APP下载

汽车驾驶过程中节油的技术探讨

2017-06-29赵雪峰

科技资讯 2017年15期
关键词:汽车驾驶节油技术探讨

赵雪峰

摘 要:文章首先对汽车驾驶过程中影响节油的因素进行研究,包括4个方面,分别是汽车驾驶者的自身素质、驾驶汽车的发动机研制水平、驾驶汽车的车身和重量和汽车外形对空气的阻尼系数,为了从驾驶技术上做到节省油耗,文章从5个方面做了阐述,分别为汽车驾驶时的快速启动和缓慢加速、注意在汽车启动前的预热、注意汽车的负重和起步、注意行驶的车速和适当的滑行和日常驾驶的注意情况,给出了一般的駕驶技术节油手段。

关键词:汽车驾驶 节油 驾驶过程 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U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c)-0104-02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拥有数量越来越多,车辆的增多也使得资源造成了更大的消耗,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我国很多地区开始倡导节油驾车,从日常的生活中做到低碳节能,所以对汽车驾驶的节油技术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

1 汽车驾驶过程中节油影响因素分析

1.1 汽车驾驶者的自身素质

驾驶的自身素质包括开车的技巧和心理素质两部分。如果驾驶者的开车技术不过关,在每个环节都没有采取节油的手法,则会导致油耗很快,例如在起步时大力的踩油门,在换挡和滑行时不注意控制驾驶的速度,习惯性的采用废油的操作方式,对节油造成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还是驾驶者自身的心理思想上就没有油耗的正确意识,耗油不仅对经济造成影响,也污染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和公德,总是以一种无所谓的心态进行驾驶,不仅造成高的油耗,也会造成责任心的麻木。

1.2 驾驶汽车的发动机研制水平

国产水平中的发动机技术还是较落后于国外的技术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发动机研究技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目前国际领先的发动机还是分布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汽车发动机制造业,中国还是较为落后的。优秀的发动机可以实现为汽车的驾驶过程实现低油耗,但是也正因为这项优越性,国外的先进技术一直对中国封闭,很多技术只能依靠进口,这就造成了节油发展的制约。

1.3 驾驶汽车的车身和重量

不同的地域对于汽车的设计要求不同,欧美国家因为身材魁梧,喜欢将车身设计的宽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大的钢材消耗和其他材料的添加,导致车身的重点很大,为了带动较重的汽车,则需要的油量也就增大。亚洲的汽车制造厂则是偏好于为亚洲人的体型设计,较欧美的空间小,也就在重量上轻了不少,还因为亚洲的资源没有欧美丰富,更要在耗材上进行合理的计算,所以日本的汽车就在节油上比欧美的汽车做的好,这也是欧美和亚洲在汽车领域的一个突出不同。

1.4 汽车外形对空气的阻尼系数

设计汽车需要考虑流体力学和动力学的参数,因为汽车在行进中有一大部分的消耗是在抵抗风速的阻尼上。我国早期的汽车产品在外形的设计上基本没有考虑风力阻尼的避免,车头和车位都是棱角分明,十分不适合驾驶,按照空气动力学,大的接触面和角度会在车高速的驾驶的过程中产生大于地面摩擦力的风阻,车身为了克服阻力和摩擦力所进行的耗油会是很大的一笔能量开支。例如早期的桑塔纳,就是因为方形的线条结构而十分的耗油。

2 汽车驾驶过程中节油的举措

2.1 汽车驾驶时的快速启动和缓慢加速

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驾驶者启动汽车的时间越短则越省油。因此这就考验了驾驶者的一次性快速启动的技术,如果快速启动第一次失败,则尽快完成第二次,将空转的情况避免到最小,一般保证启动的时耗在5 s左右。和启动相反,在加速时越快反而越耗油,因此在驾驶者操作汽车加速时,正确的节油手法是一边踩油门加速一边注意发动机转动的声音,保证发动机平稳的转动,实现汽车的缓慢加速。

2.2 注意在汽车启动前的预热

汽车预热是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会引起驾驶者的注意。由于启动温度低于5 ℃时会因为润滑油的粘度太大而影响润滑效果,使阻力增大而增加耗油量,因此这时需要汽车需要预热。在零上10 ℃的时候或者在常温的情况下,也应该对汽车进行启动前的预热,这种情况下不再考虑润滑油的阻尼问题,而是当发动机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时,汽油的汽化程度不够完全,没有形成稳定的工作气压和气体,这时启动汽车也不会利于节油。所以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应该预热。预热的方法是注入热水,一般保持温度在20 ℃~40 ℃是为最佳,当满足不了该温度时可以放到热水重新注入循环操作,直到满足要求,并要保持一段时间再启动汽车。

2.3 注意汽车的负重和起步

汽车都有其自身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开车起步之前要注意是否超载,并要合理的分布汽车的负责,不可出现偏重的情况导致重心不稳,特别注意油箱在短途行驶中不必加满。确定好汽车的自重之后还有在起步时注意节油。起步时要保证水温超过40 ℃,确保汽油的汽化效果最好,否则会因为磨损和阻力增加不必要的油量使用。起步时需要充分踩踏离合器,并配合踩踏刹车的操作,离合器的力度要大,刹车的力度则要小。然后轻轻抬起离合,感受到车头振动时就要彻底离开离合,可以保证节油的情况下汽车稳定的起步。

2.4 注意行驶的车速和适当的滑行

为了避免油量的大材小用,在驾驶汽车时要掌握好车速,每种车型都有自己的适用速度,但是要考虑风阻,道路的情况等多种因素,节气阀的开度也要合适。如果道路的坡度合适,并且周围情况安全,则可以采用滑行来节省油耗。滑行的好处是借助汽车在重力作用下的分量,无需发动机输出。在道路平坦,周末开阔的环境下,可以将汽车调到高速挡(40~50 km/h),然后在不熄火的情况下脱档,在滑行速度降低(25~30 km/h)之后重新提速。在下坡的坡度适中的情况下,可以脱档行驶在笔直平坦的坡路上,当道路较起伏的幅度小时,也可以上坡时使用车速30~40 km/h冲到坡顶然后脱档下滑。如果遇到需要减速和刹车的情况下,当减速的安全距离足够时可采用滑行代替减速和刹车,不必踩踏刹车造成多余的油耗。

2.5 日常驾驶的注意情况

汽车驾驶要注意保养,好的汽车性能也能起到节油的作用。在平时驾驶时要注意水温的控制,一般在80 ℃~100 ℃之间,并要定期清理冷区系统,防止冷却水管出现水垢和污染堵塞循环。不同的季节和温度下对汽车选用不同粘度的机油,时常检测车轮,防止定位不准导致的滑转产生大的能量损耗。做好对车轮的保养,避免车轮的磨损造成发动机的负荷多大,需要控制轮胎的气压和弹性,并及时更换破坏程度较大的轮胎。驾驶者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不可超速超载,尽量匀速行驶,驾驶时锻炼预见性,避免突发的踩踏刹车等。

3 结语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耗费和环境的污染,低碳环保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雾霾的加剧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具有直接的关系。在汽车的数量增多的同时注重驾驶的节油,既具有节约资源的意义也具有环保的意义。驾驶者只有在车技和驾驶关键上提高对节油的认识并加强锻炼,并注重每个环节的节油手法,才能真正的做到节油。

参考文献

[1] 孙强.浅析汽车驾驶中的节油技术研究[J].时代汽车,2016(11):25-26.

[2] 李照利.分析汽车驾驶过程中的节油技术[J].化工管理,2016(20):186.

[3] 王开德.浅议汽车驾驶过程中的节油技术[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0(6):93-95,97.

猜你喜欢

汽车驾驶节油技术探讨
如何提高汽车驾驶的技能及节油措施
微永磁铁磁化汽车节油器的设计
等离子点火技术在国电费县发电厂的应用
山区二级汽车专用公路改扩建为一级高速公路桥梁加固利用的技术探讨
电力工程数字化变电站实用技术探讨
浅谈水电站厂房施工技术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