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灾”之后这两年
2017-06-29王莹莹
王莹莹
“去年年底,我把股票彻底清空,刚好把亏掉的老本拿回来,全身而退。过了两个月,我没忍住,又放了5万,后来又加到30万,现在账面亏损15%。”刚从2015年股灾中恢复“元气”李素有些无奈。
本月是A股股灾两周年。
两年前的6月12日沪指攀升至5178点,旋即在6月15日百点大跌,开启股灾之殇。有人算过,2015年沪深两市一年蒸发的市值相当于去年GDP的三分之一还多,一场股灾下来,相当于全国4亿多人一年白干。平均到1亿股民头上,就是人均账户损失将近24万。
如今,上证指数回落到3100点附近,两市成交不足4000亿元,除了账面上的数字,中国的A股市场都经历了什么?
“韭菜地”小了
李素2014年底被同事带入股票市场,最初只投资5万元。当时股市正处于稳步增长期,获利后,她开始加注,每次5万,最终加到40万。
2015年6月,体验了账面资金从70万跌至20万的“过山车”后,李素被彻底套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有动过自己的股票账户。
2015年6月8日至6月12日那周,也就是牛熊转折点的前夕,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登公司)登记的期末投资者数量为8891万人,期末持有证券余额不为零的投资者数量接近4940万,期间参与证券市场二级市场集中交易的投资者数量达到3588万人。
一年之后的2016年6月13日至6月17日,随着股市回暖,持仓投资者数量也略有上升,达到5103万人,但由于市场缺乏热点,一直横盘震荡,真正参与交易的投资者仅为1694万人,较2015年同期骤降超50%。
今年2月上旬,中登公司對统计报表进行集中调整,持仓投资者以及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据再没有出现。不过最后一次(2017.1.23-2017.2.3)公布上述数据时,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已经降到1186万人,也就是说活跃股民还不及两年前的三分之一,2400万股民“离开”了A股。
实际上,股市大跌让股民很受伤,加速了股民离场。有投资者表示,咬咬牙终于割了肉,把股市里的钱都转出来了,现金为王,短期不会再玩儿了;也有人称,买了些稳健的个股,但仓位很低,平时不怎么交易,留着这些无非为了能够有额度打新股。
李素重归股市也算是无奈之举。“钱不知道干什么好,余额宝、理财通的收益太低了。就想着炒股挣点小钱,以为能抓住一个涨停。”李素庆幸的是,自己没有玩杠杆,“身边的人还建议我加杠杆做配资,说是炒个半年,就够一套首付了。幸亏我胆子小,而且不贪心。”
“末日轮”
“配资的话,不建议新股民做,毕竟还是有风险。”
“第一次接触配资的话,建议选择低杠杆,3倍比较适合,可以拿小额资金先试一下。”
近日,本刊记者以新股民的身份咨询配资公司普臣资产,得到较为谨慎的回复。这与两年前行情大好时截然不同。“行情好时,他们随随便便就会配出一比五的杠杆,甚至配出1:8,1:10的高杠杆,对客户没有什么风险承受测评,几乎是想配就能配。”除了场外配资,场内融资融券的门槛都被券商悄悄降低,原本50万元的融资门槛降到10万元。
6月股灾后,证监会迅速将监管之手伸向配资公司。7月12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意见》,督促证券公司规范信息系统外部介入行为,并于2015年7月底前后完成对证券公司自查情况的核实工作。
清理场外配资,也得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网信办”)的支持。当日,网信办下发通知,要求各互联网平台、媒体单位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全面清理所有配资炒股的违法宣传广告信息。
9月,“配资公司”再次成为市场的焦点,证监会清理配资账户升级,违规存量资金亦被要求退出市场。据悉,此次清理场外配资进程是按以下标准执行——“存量10亿以下的要在9月11日前完成;10-50亿要在9月18日前完成;50-100亿要在9月25日前清理;100-150亿则在9月30日前;300亿以上有两家证券公司,清理工作要在10月31日前完成。”
这份时间表,无疑是一份“最后通牒”。这一轮的清理配资账户,被配资业内人士称为“末日轮”。据报道,此番清理后,仅温州一地的配资公司,80%已退出。
“退出的配资公司有些转去做小额信贷,有些专门做创业企业股权抵押的理财项目,还有些转型做起汽车金融。”一位基金经理告诉本刊记者。
留下的配资公司,其客户更多的是老股民,“现在很多做配资的,其实都经历过股灾,一直做过来的,他们基本都做5倍杠杆。”普臣资产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
郭腾飞曾被“配资”深套了两次,他告诉记者,身边一些做配资的人,额度都变小了很多,他们在等机会,试图赚一笔,然后就跑。
2007年,还在上大学时郭腾飞就见识了一次牛市——6124点。不过,那个时候他手头没钱,又不是很了解股市,于是开始学习一些相关知识。2008年,郭腾飞开户,真正下场炒股,结果一下子就碰上了熊市。
由于从事金融类工作,郭腾飞一直关注股市,并断断续续地炒股。2015年,他终于又等来牛市。为了扩大收益,他玩起配资,1:4的杠杆,共计配资140万。在股市达到5100点高位时,郭腾飞的账面资金就翻了3倍。
当大盘开始下挫时,经历过牛市的郭腾飞仅仅以为是回调,认为大盘冲上6000点绝对没问题,甚至8000点都有可能。“当我感觉到不对劲时就来不及了,后期我仅保留20%的仓位,最后还是遭到强制平仓。”
2015年11月,大盘降至3000多点,郭腾飞判断已经触底,为了将股本赚回来,他再次选择做配资,结果他又碰上“熔断”引发的千股跌停。“那天我正在出差,没时间盯盘,忽然发现停止交易了,看新闻才知道护盘熔断了,两次熔断后,我就莫名其炒地被洗了出来。”
消失的“救市队长”
2016年1月4日,A股新年开盘第一天,当千万股民期盼新年新气象时,由于实施熔断新政,当天交易仅持续140分钟,就触发5%的熔断阈值;1月7日,全天仅交易15分钟,再次触发熔断阈值。
4天时间里,上证指数下跌488.87点,A股蒸发市值逾6万亿。这是我国A股20多年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葩事件,不亚于美国灾难片中描述的场景,整个市场千股跌停,哀鸿遍野,满目疮痍……
肖钢为此结束了证监会主席的职业生涯。2月20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中共中央决定任命刘士余为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免去肖钢的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职务。国务院决定,任命刘士余为中国证监会主席,免去肖钢的中国证监会主席职务。
此前,任职3年的肖钢多次传出“下课”。外界普遍认为,2015年6月股灾,2016年年初熔断机制推出之后引发股市惊魂,将肖钢及其所领导的证监会推到风口浪尖之上,也是肖钢此番去职的最直接原因。值得一提的是现年58岁的肖钢的下一站,至今尚未公布。
不仅仅是肖钢,2015年股灾还触发了证监会的人事“大地震”。
2015年9月1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披露,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
张育军拥有经济学和法学双料博士头衔,曾执掌过深交所和上交所两大证券交易所。就读于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的张育军,师从第一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案发前的职业生涯堪称“完美”。
股灾发生后,张育军曾主导救市工作,多次召集券商、基金等业内高管研究救市策略。在商定的救市方案中,多家券商需使用自营资金救市,上海某家大型券商由于救市不力,在一次会上被张育军当众点名批评。救市主力中信证券则深得张育军欢心。
主导中信证券自营盘的灵魂人物程博明,为张育军同门师弟,两人私交甚好。就在张育军被查前一天,中信证券公告称,程博明、运营管理部负责人于新力、信息技术中心副经理汪锦岭等人因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被公安机关依法要求接受调查。
一位参与过救市会议的券商高管透露,证监会诸多救市措施,基本都是在这些会议上商讨出来,因此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
一位券商高管指出,本次股灾中,张育军在监管层面存在一定的责任。在本轮牛市启动之初,张育军主抓的创新业务得到迅猛发展,包括券商兩融以及场外配资,但4月以来,张育军对于场外配资的态度开始出现明显转变,随后,暴力去杠杆,没有任何缓冲余地开始引发A股巨幅震动。
张育军落马后,11月13日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被调查,或因为拟上市企业IPO提供便利,存在不当利益输送关系。
姚刚任职证监会副主席之时,推动了证监会的两项重头任务:新股发行制度的变革以及创业板的推出,一度被市场归为“改革派”的代表之一。
至此,两个月时间不到,证监会已经有两位高层官员接连落马。
在证监会人事地震的余波下,券商高管们开始接连“出事”。截至2015年12月17日,共有13位券商高管确认被带走调查,6人失联,1人离奇去世,1人被撤职。其中中信证券因独占15个席位而格外受瞩目。业内人士称,这是券商行业继综合治理之后掀起的最严厉监管风暴,整个行业格局有望被重塑。
有人离去,也有新的血液补进来。2016年6月15日,证监会对10名即将提拔的局级干部进行了公示。这10名提拔的干部将分别任职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稽查总队、福建云南证监局以及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公司协会以及中证金融研究院。
逮鼠打狼敢于亮剑
不管是多年赚钱的“股神”,还是长袖善舞的资本玩家,在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面前都很脆弱。没有实战经验的专家无视市场规律一样会被反复“打脸”,此轮股灾及后来的救市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市场教育课。股灾既教育了投资者要控制风险,也明示了市场规律绝不可违。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曾公开谈论2015年股灾:“反思这次股市异常波动,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是一个重要原因,包括不完备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不成熟的交易者、不适应的监管制度。对此,证监会将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快改革,转变职能,加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就任后,刘士余称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监管。
2017年的首个工作日,刘士余选择调研稽查局,强调稽查对市场违法违规的强大震慑。2017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刘士余再次明确,“证监会的首要任务是监管,如果说还有第二任务,也是监管,第三任务还是监管,这一点不能含糊、不能动摇。”
A股市场最强监管背后,罚款狠狠地创了纪录。
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共对183起案件做出处罚,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书218份,较上一年增长21%,罚没款共计42.83亿元,较上年增长288%,对38人实施市场禁入,较上年增长81%。行政处罚决定数量、罚没款金额均创历史新高,市场禁入人数也达到历史峰值。
今年1至5月已产生罚没款61.44亿元,市场禁入29人,全年又将创历史新高。
很多金融从业人事都切身体会到监管之重。“原来只是正常的制度监管,现在对再融资、杠杆资金的监管是频繁的窗口指导,一事一议,对举牌行为更是一刀切式的监管。”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告诉本刊记者。
比罚款更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刘士余的“妖精论”、“大鳄论”、“羽毛论”。刘士余说,希望所有机构遵纪守法,不做坑人害人的“妖精”,要严惩挑战法律底线的资本大鳄,逮鼠打狼敢于亮剑,为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不担心掉几根羽毛。
随着监管趋严、IPO提速,并购难度越来越大,无论是卖壳还是收购都越来越难,哪怕搞点高转送都被监管层关注。仅在宁波,今年年初就有宁波建工、宁波富邦两家上市公司分别退出重组计划。市场分析人士称,国内再融资政策发生变化让他们“知难而退”。
“大妈式”投资思维过时了
两年时间已逝,融资崩盘、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去杠杆、熔断,国家队火速救市……这一幕幕深刻地印刻在股民脑中,挥散不去。
2015年4月初才开始炒股的王军依旧记得早上起来一睁眼,就损失5000多元的日子。“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是跌停,根本卖不出去。我的股本很少,第一次感觉穷点挺好,身边很多人,一睁眼就损失好几万。”作为还是嫩苗就被割的“韭菜”,王军现在基本不碰股票,今年只利用账户里的余钱操作过一次,赚了1000元就跑了。
“虽然监管越来越严,各种政策频出,很多政策还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但事实上,一般的股民特别是散户并没有感受到实际意义。”资深老股民郑乾告诉本刊记者,“股灾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一些股民们开始重视上市公司价值的研究,无论能否看懂,越来越多的人都去看研报了。相信股市能让人一夜暴富的人也少了很多。”
事实上,很多股民在股灾中“倾家荡产”,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对理财的认知偏差和“中国大妈”式的投资思维。在情绪化的决策下,还没弄清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就试图利用杠杆撬动巨额财富。结果, 当初响应“4000点是牛市开端”而入市的投资者们,大多都在股市中惨败。
针对这样的投资者行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在相关研究与分析中得出结论:中国投资结构散户化问题突出,投资理念偏短视,价值投资理念弱化,中国股市中存在着非理性、不科学的“羊群心理”。
“听消息拍脑袋买股票,看利好拍巴掌叫好,看股票涨了但是没买拍大腿后悔,追高被套亏钱了就拍拍屁股不炒了,但过几天又会重新开始这个流程。”郑乾说,这么多牛市、熊市过去了,但业界所传的“四拍炒股法”还是很普遍。因此,投资者们的投资行为和投资心理表明,除了政策和制度管理,健康的财富管理理念也至关重要。
然而,在中产阶层越来越多、“全民都想理财”的时代下,银行类理财产品、大宗商品、互联网金融、信托、保险,可投资的产品要么收益太低,要么坑太多。这也需要监管机构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并引导投资者进行合理投资。
股市,永远不会淡出舆论中心,只是时间节点不同,话题不同。在股灾整两年之际,股民们仍在期许A股重返牛市,但永远别忘了“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