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体系

2017-06-28梁世友

神州·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新课标小学数学

梁世友

摘要:数学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测评。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是有效、成功的教学的一部分。要清楚的是评价只是一种教育手段,用它来增进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成绩取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新课标

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重新构建一套完善的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课操作性强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教学评价要求:淡化甄别与选拔的作用,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并有效地进行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用激励的方式开发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一、传统的小学数学评价的不足之处

当前对小学生数学学业的评价内容仍然以封闭性问题为主。评价的目标比较强调考察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并以此作为考察学生能力的基础。因此,学生只要记忆加苦练,再加细心,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这样取得的好成绩,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作用不是很大,传统的小学数学评价有下列不足:

第一,评价反映出一种支离破碎的数学观点,而不是把数学知识作为一个整体。它的基础是把数学看作一套孤立的技能和概述。

第二,评价面向事实性的知识和程序的技能,而不是高层次的技能。测量数学成绩的方法并没有测量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第三,评价侧重点是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关注的是结果而忽视了学生思考的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评价中应该引进一些开放性问题。

二、构建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几点策略

1.巧设情景,点滴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向学生质疑。教师应从学生是否在情境中产生了问题,是否受到问题情境的浸润和诱导等反应来评价学生。对于问题意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问题,是否很快发现了问题,发现了多少问题,问题有无思维深度,问题是否与情境的指向一致等。对于学生受问题情境浸润的程度,教师主要观察学生的投入状态,如精神饱满,积极思考,兴趣盎然,乐于探究,有充实感等。对于问题情境是否诱导了学生,教师主要通过聆听学生的问题交流来判断,主要考察学生是否剔除了情境中的次要信息,抓住了主要信息,是否在当前的新信息中涵盖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是否有预见性等。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发现应作出及时的评价,鼓励和肯定。

2.重视过程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关键是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重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这就要求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强调诊断和调节的功能,也就是通过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因此,我们将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重点放在了对学生发展过程进行评价,即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以评价激励学生,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获得的体验和进步,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课堂观察,将评价融入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注意留心观察学生是否对数学学习具有兴趣、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是否乐于与同伴交流与合作等等,并注意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突出的表现予以即时评价。利用班隊会时间引导学生每周进行一次整理和分析,帮助学生找到本周里学习过程中自己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从而引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同时教师也据此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可见,课堂教学中融入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评价使学生和教师都能获得实际的好处。

(2)成长轨迹,将发展过程及时记录。随着岁月的推移,学生在教育中发展成长,为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他们留下成长的足迹,我们为学生建立了“成长的轨迹”记录袋,并建立了月记录表。记录袋里的资源是丰富的,有学生最满意的作业,最满意的考试试卷,有每周获得的小五星、小红花、各类表扬信,有学生在“用数学”中的实践成果……这些都是学生们最珍贵的宝贝,所以我们把收集的工作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学会收集资料,及时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而教师的工作,则是每月引导他们进行整理,填写月记录表,并根据各袋中的“我的宝贝”做出评价,反馈给学生及家长,同时收集家长的月反馈意见,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3.采用二次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评价的根本目标是要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因此,在评价中,我们关注的是运用评价了解学生现在的状态,突出反映学生的纵向发展,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评价中,我们设立了二次评价,允许部分学生对测试结果不满意,可以要求再试,让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其满意的成绩为止。对于二次评价,我们允许学生再次测试前一次的试题,也允许学生测试与前一次测试难度相当的试题,同时要求教师详实记载每次的测试成绩。为了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二次测试所达的等级,我们在成绩统计上也做了统一的规定──即适当降低二次评价所达的等级,如二次测试达到“A”级,则统计成绩为“A-”。二次评价的尝试,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学生再试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的过程,也是其逐步完善自身发展的过程。

总之,学生的发展需要有效的评价,教师的观念需要改变,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评价要倡导多元化。评价机制需要彻底的改善,新课标的理念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学生才能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教师,中国的教育事业迫切的需要新的课标、新的理念、新的评价。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性评价新课标小学数学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运用“发展性评价”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略论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足球选项课采用发展性评价实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谈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发展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