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2017-06-28田俊芝

神州·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学化幼儿教育

田俊芝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是不利于幼儿教育长远健康发展的,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纠正,按照教育规律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做好幼儿教育,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方式

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由此可见,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现阶段,幼儿教育却出现了小学化倾向,即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对幼儿提前进行小学教育,将一些小学才会学到的知识,如拼音、算术、汉字书写等融入到教学中,甚至将学前班的幼儿当成“小学生”来教育。而且,为了迎合一些家长的心理,这种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在一些地区已蔚然成风。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且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损害,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下面,笔者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方式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是课堂讲授代替了游戏、活动。幼儿园教育应该是寓教于乐,即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相应的教育。这是由幼儿的心理特征决定的。如果幼儿教育小学化,即重视课堂教育,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多,就会使幼儿的游戏时间大大减少甚至没有,幼儿只能死记硬背教师传授的知识,成为了典型的“灌输式教育”。这样,幼儿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自主探究能力不断降低。

二是课下作业多。小学化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讲、做,幼儿只能听、看。教师机械地将知识传授给幼儿,幼儿不管懂不懂,只能生吞活剥,勉强自己去消化这些知识。然后,教师还会给幼儿布置大量的课下作业。这些作业比较单调、枯燥,多是重复性的练习。幼儿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这些作业,玩耍的时间会大大减少。这实在是违背了孩子的天性。

三是评价标准重结果、重成绩。幼儿教育小学化一个明显的特征及时评价标准的明确化,即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幼儿学会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为标准。也就是说,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幼儿的学习过程不被重视,甚至不管幼儿是怎样掌握的知识,只重视结果,只要幼儿学会即可。这样“一刀切”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幼儿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理,忽视了幼儿探索知识时的思考、迷茫和乐趣,单纯强调成绩,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有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家长的错误需求。很多家长并不懂幼儿教育规律,又受到了社会攀比风气的影响,于是在孩子回家后,问得最多的就是:吃饱了没有?吃的什么饭?学什么了?认识几个字?学了几个单词?背了几首诗?家长这种对幼儿园教育的盲目、错误需求,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

二是幼儿园的功利性较强。很多民办幼儿园或是承包性质的公办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错误需求,更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违心地去搞幼儿教育小学化。比如,凸显幼儿的外显行为,多学习语言、识字、英语、速算等知识,让幼儿看起来掌握了很多知识,显得幼儿园的素质很高,很负责任,让家长对幼儿园更加信任。但是,这些外显行为都是经过短期培训就能看出效果的,而幼儿的良好习惯、智力潜能等却需要长期培养,也不容易看出效果。这种功利性较强的办园目的导致幼儿教育逐步小学化。

三是幼儿教师素质不高。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教学理念、教育素养对幼儿园教育有着直接影响。但是,一些幼儿教师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理论素养不高,还有一些幼儿教师甚至就是从小学退休老教师中返聘的,他们的教育理念比较传统,教学方法不灵活,使得小学化倾向非常明显。

四是监管不到位。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的师资要求比较宽泛,培训较少,监管力度不到位,也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后果

首先,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身体处于发展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学习导致幼儿的大脑容易出现疲劳。而且,幼儿的眼睛比较娇嫩,容易对视神经系统造成一定伤害,出现近视等眼科疾病。幼儿的骨骼发育还在进行中,如果不注意,长时间的规范性学习容易导致出现驼背、消瘦等身体问题。

其次,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发展。对幼儿园的幼儿实施小学教育是不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因为他们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教师提前对幼儿进行超前教育,幼儿的学习可能会很吃力,导致幼儿不愿意学习,甚至产生抵触、畏惧心理,对以后的学习不利。

再次,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园时期就进行专项教育,不仅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得不到有效发展,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是不利的。

四、改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措施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促使社会对幼儿教育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我们要多宣传幼儿教育的宗旨,让社会对幼儿教育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扭转家长的错误认识,让大家都认识到,幼儿园的教育,学习知识只是其中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集体意识、自理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一方面,对幼儿教师的聘任要严格把关,保证期素质、水平达到相关要求才能进入幼教领域;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幼儿教师要加强培训力度,促使他们继续接受相关教育,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三,加强监管。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幼儿园加大指导、监管力度,对幼儿园的考核评价标准、教师职称评定、教学用书和玩具的管理等进行指导,禁止幼儿园随意增设课程,强化评估年审机制,并对幼儿园教师的资质进行考评,以便更好地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总之,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是不利于幼儿教育长远健康发展的,必须要进行嚴格的纠正,按照教育规律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做好幼儿教育,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快乐学习。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化幼儿教育
如何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
浅析学前教育中的问题和“小学化”的危害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