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增效略谈

2017-06-28郭美蓉

神州·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郭美蓉

摘要:减负提质增效是新课标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减负提质增效就是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此,我们以学生的需要为起点,以学定教,研究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提质增效;教学模式

减负提质增效是新课标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我们知道学生学习苦,对语文学习比较被动,好像除了背诵还是背诵,顾名思义,减负提质增效就是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此,我们以学生的需要为起点,以学定教,研究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从备课入手,让我们的教学能力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指引学习的方向,提供脚手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铺路塔桥。

一、抓好课前的预习预设

上课前,我们备课时根据教材,编写预习提纲分发给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和预习要求,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提纲中的习题。

在预习《前方》一文时,除了让学生了解作者曹文轩个人生平,识记字音:迁徙( )袭( )击 按捺( )不住 颠簸( )外,我们还提出了两个开放性作业:

(一)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富有文采与人生哲理的语句,结合自己的经历说出自己的理解或理由。(至少两处)

(二)请根据文中的3—7节,说说在文章中说“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的原因。我想这样安排就有利于学生对文章自主查漏补缺,完成主动探寻的角色转换,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学生在预习案写下自己的心得、经验,老师在课堂上一推广,学生自然兴奋异常,认识到了自我的存在价值。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90后的孩子,经不起挫折却好表现,预习案正好给予他们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有时,我还让学生在课堂上推广他的学习经验或心得,其积极性更高,学习兴趣自然就提升了;有了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效率也就高了。通过预习,能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老师知道了学生的困惑,就让老师学生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堂效率不高也难。

我们发现,学生在预习也会争辩,他们常常为预习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在争辩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赋予文本新的注释,我们也发现,学生更喜欢亲近老师了,他们会有针对性来在课前来询问问题,这让我们课堂更充满魅力和期待。预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预热过程,是提质增效的蓄势储存能量,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效果很好。

预习,就是帮助明确了探究学习的目标,语文预习不再成为一句空话,而是落到了实处,提前点燃了学生学习文本,解读文本,探究文本的热情,一般情况下,我们把预习提纲与预习作业上新课前一两天发给学生,次日收齐,然后,我们老师逐步审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并把学生困惑修订到我们教案里,进行第二次备课,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有效生成做好准备与预设。

二、抓好课中的训练与巩固

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给学生互动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当堂训练的巩固实践操练,尽量减少我们指导与讲解,争取给学生更多的讨论交流,我们的老师更多的对突出问题做补充性讲解、对疑难问题做拓展性讲解,让位于学生,给学生主体性参与课堂的语文实践活动。

这一环节,主要着重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结构的理解与反馈,二是疑难问题的讨论与解析,通过这样的处理,活化了课堂学习语文的氛围,给学生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例如在《声声慢》的学习上,对于文本解读,我们这样设置问题:开头连用七个叠词分别表达了什么情绪?词人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在词人哪一首词中也说到雁?看到大雁南来北往,会伤心些什么呢?我们通过这样的引领,把学生带入了词的意境中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接着,我们把学生带入小组讨论中,让学生提出问题,深化学生的认识,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构建美好的向往和福祉。在讨论环节,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这首词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渲染愁情?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哪几方面的情感内容?

在讨论环节,我们老师少讲或不讲,由学生互动,相互讨论,不规定答案,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去参悟,依靠学生的自我建构,达到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抓好课尾总结与延伸

学生交流环节之后,我们要适当对学生所学进行当堂检查,不留尾巴,突出方法的指导,意在让学生能够及时记忆和巩固,我们的检查以填空题和选择题为主,以基础性和知识性为主,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收获,看到自己的记忆与巩固的情況,在此基础上,我们适当拓展。

比如学习《阿房宫赋》后,我们让学生自学杜牧的另一首《过骊山作》诗,请学生找出《过骊山作》中的后两句与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的哪句内容一致?简要概括《过骊山作》诗的主旨和立意是什么?

通过这样比较与延伸,我们把学生的视野拓宽到课外,突破课本的条条框框,让学生以课本为母本,去尝试学习相近的文本,这样,让学生根植于课本的方法有了用武之地,让学生的思维有突破性的发展和领悟。

在学完《屈原列传》和《报任安书》之后,我们把学生分成两组,以选择生和选择死为话题,进行写作辩论,在课中让这两组的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增加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深入的探讨交流,完善了自我超越,实现了对文本的穿越。

当然,高中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减负增效提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的坚守与坚持,我相信,只要能够抓好课前的预习预设、课堂上的训练巩固、抓好课尾的总结与延伸,减负提质增效一定会实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提质增效的思考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