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7-06-28纪书妙

神州·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普通话交际交流

纪书妙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培养出新世纪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在新课程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们都努力地尝试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极力地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实际的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由于大多数教师都处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初期或尝试阶段,没有观摩课可以借鉴学习,因而也出现过不少的问题。根据我和同事们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际中出现过的一些问题,及作出的反思与总结,来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要注意甄别和筛选有价值的问题。

合作学习属于探究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其过程比较复杂,学生的参与度高,言论范围广,对待一人问题有时异议颇多,比较耗费时间,所以在教学中,不能把所有的问题全都拿来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和探究。例如字词就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换词填空或是看图理解。朗读课文,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或是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独特感受进行语感训练,只要符合实际就应给予肯定。那么值得讨论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因为合作学习的规模较大,所以要集中精力解决的就是课文中的重难点。例如:学生在自习过程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及对同一事物可能存在多种不同角度的看法的问题。像这样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可见,但却不是每篇课文都有。因此,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有必要拿来探究一番的。

二、要注意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在家庭生活和学习的小学生,每天除了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以外,其余大部分时间的言语交流都是用方言进行的。例如课下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谈话;在家与祖辈、父母、兄弟姐妹的交谈;在社会上与邻居、与朋友的交谈;甚至在课堂上,有的老教师普通话说不好,照样用方言给学生讲课。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这些小学生一旦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上课时也免不了情不自禁地就说出方言来了。很显然,这不利于提高学生自身普通话的表诉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与人相互沟通的交往能力。不符合国家全面推广普通话的要求。作为教师,为了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种情况我们绝不能视而不见,应当严格制止,坚决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学生讨论之前要有充分地自学准备。

如果在讨论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自学准备,那么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出现无话可说或是急于发言,而当学生的一种观点被别人的另一种观点推翻以后,常常会很快地没有条件地接受别人的观点,导致了学生发言的语无伦次,前后矛盾。所以在讨论之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自学准备十分必要的。而自学则是需要學生独立去完成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对课文内的知识点进行了一次梳理,即对课文内容按要求进行默读思考,圈画批注,找出自己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为自己通过自学所理解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并为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在文本中找到充分的依据。为讨论时的发言做积极准备,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有理可据。那么学生在发言的时候,也不至于弄得前言不对后语,或是对自己的观点没有一点的自信心了。

四、明确责任分工,形成良好的秩序。

明确讨论时的责任分工,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针对这次讨论提出要求,对每个参与者分配以一定的任务。二是根据不同的组别讨论不同的问题作出明确的分工。其一,对个人分工。如果不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往往是你一言我一语,甚至还会出现争论不休的情况,难以自觉地形成良好的秩序和讨论氛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与人交往能力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在讨论之前,教师就应提出相应的要求;其二,对小组分工。在有的课文内中,同学们提出来的疑虑较多,如果一个一个的用来合作学习,将会大大地延误教学时间。但是问题也不能草率解决或是弃之不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自愿选择想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开展合作学习,最终在全班交流汇报过后,根据学习的成果情况评选优胜小组。这样一来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让大家都能明白问题。

五、教师要积极参与,善于引导。

有些人以为合作学习就是学生的事,教师不便于介入。所以有的教师在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站在讲台旁边袖手旁观,或是在学生中间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新的课程理念提到: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教师应当积极地加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一个成员,融入各小组倾听,和学生共同探讨,交流。也要做一名引导者,适时点拨、引导和帮助。以利于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或存在的问题,采取更好的措施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也就是说学生只有在心情愉快、兴趣高昂的时候才会“畅所欲言”。要使学生想说、乐说,首先要调动学生说的兴趣。譬如我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注重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即一切要适合儿童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内容的选择上,我没有完全让学生按教材中的交际主题进行交流,而是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选一些如“说说我自己”、“介绍我的朋友或家人”等这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又有话可说的内容,来激发他们与人交流、沟通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口语交际其实就和我们平时跟别人说话一样,人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语言的实践需要大量的活动作基础,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在课外有更广阔的天地。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不少家庭在节假日纷纷带孩子外出游玩,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这给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我常让学生把自己在游玩时看到的或感受到的讲出来,他们参与的热情很高。

总之,新课程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成长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普通话交际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两块磁的交际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17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
Ways of Communication
情景交际题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