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自创实验”优化概念教学

2017-06-28吴国荣

新课程·上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科学概念情境

(浙江嘉兴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

摘 要: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许多科学知识都需要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获得。但在小学科学课本中,有一些概念教学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科学学习要求,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感到困难。而针对以上现象设计的“自创实验”,能通过创设情境、制造矛盾、变抽象为直观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优化概念教学。

关键词:情境;科学概念;自创实验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许多科学知识都需要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获得。但在小学科学课本中,有一些概念教学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科学学习,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感到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资源,自行设计和创造一些小实验即“自创实验”,对课本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就能突破课程难点,优化概念教学。

一、创设情境,促进概念建构

有些科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这类概念对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通过一些“自创实验”,能让学生对这类科学概念充分体验,实现科学概念从无到有的建构。

例如,在五年级“沉和浮”单元中,像“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大”这一类问题,学生常常似懂非懂。为了帮助学生建构起正确的沉浮概念,可以通过自创沉浮的小实验,实现概念的建构。

实验材料:

相同体积的一红一黄两个塑料球,弹簧测力计,水槽。

实验过程:

教师出示用细线系好的相同体积的一红一黄两个塑料球(塑料球的重量不同),并将它们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红色的塑料球下沉,黄色的塑料球上浮。

教师问:这两个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哪个大?

学生一:黄球受到的浮力大,红球受到的浮力小。

学生二:黄色的浮了所以浮力大。

教师:“好,那么我们一起來测测看,这两个球受到的浮力是不是和我们想的一样。”

利用书本知识,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浮力,教师用弹簧秤测出两个球的数据并计算出浮力的大小。显然由于两个球的体积相同,而浸入水中的体积红球大于黄球,因此实验的结果显示红球的浮力大于黄球的浮力。

通过上面这个“自创实验”,学生发现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在水中的沉浮没有必然的联系,浸入水中的体积才是浮力大小的主因。由此,对“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大”这个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并能够逐步形成正确的浮力概念。

二、制造矛盾,促进概念反思

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告诉我们,小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总是试图用原有的知识来理解,当学生无法解释时,就会对自己已有的观点提出异议和自我反思。所以,基于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合适的小实验,引发认知冲突。

例如,在五年级“沉和浮”单元中,在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时,许多学生会认为“重量重的物体容易沉,重量轻的物体容易浮”,对此,可以设计这样的“自创实验”:

实验材料:

石块,大泡沫(体积相对较大),水槽。

实验过程:

教师呈现活动需要的材料:石块,大泡沫(体积相对较大),水槽。

教师:泡沫是轻的所以浮?石头是重的所以沉?

学生:是的。

教师出示两种材料,接着问:“那把一块石头跟一块泡沫绑在一起是不是比石头更重?”

学生:应该是的。

教师:那么绑在一起后,它们应该是沉的吧?

学生:好像不一定的!

教师:为什么不一定沉呢?

教师:好,那么我们试试看,结果到底是怎样的!

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结果是怎样的?

学生:它们浮在水面上了!

教师:石头和泡沫绑在一起不是更重了吗?它们怎么浮起来了呢?

在这个经过精心设计的“自创实验”中,教师从学生原先认可的“重量越重越容易沉”这一概念出发,制造出“石头绑上泡沫重量更加重,就更容易沉吗?”这一前后矛盾的问题。学生虽然较为认同“物体越重越容易沉”,但同时又发现,绑在一起后,石头会因为泡沫的浮力而不易下沉。如此一来,学生原有的认知与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就被放大,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迫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并最终发现绑在一起虽然更重了,但体积也改变了,所以光说“重量”是不够的,还要同时考虑“体积”的因素,从而开始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促进了科学概念的形成。

三、变抽象为形象,促进概念内化

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感性的认识居多,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从现象归纳出本质的能力较弱,很多时候他们认识的往往是事物的一个现象,而不是事物的本质。因此,在教学比较抽象的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学情,适时采用一些“自创实验”,把抽象变直观,转变学生原有的认知,建构和内化科学概念。

例如,在四年级“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概念,学生往往认为,只要敲打物体就能发出声音。而正确的科学概念是:物体振动发出声音。“敲打物体”只是使物体“振动”的一种方式。为了向学生揭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本质概念,可以设计这样的“自创实验”。

实验材料:

纸筒,双面胶,气球,镜片,激光笔。

实验过程:

教师将气球膜蒙在圆形纸筒的一端,然后利用双面胶在气球膜上贴上镜片。

教师:同学们,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

教师请三名同学帮忙,一位同学帮助固定住圆形纸筒,第二名同学使用激光笔,并使激光通过镜片反射到墙上,第三名同学把嘴对着圆形纸筒的另一端说话。此时,反射在墙上的激光会随着说话声音的高低不断振动变化。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圆形纸筒的一端播放音乐,能看到反射在墙上的激光振动得更明显。

教师: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声音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声音又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对小学生来说难以探究。在教学中通过这个“自创实验”,学生看到了声音的另一面,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了。从而引导学生归纳揭示科学本质,建构产生声音的物体都有的共性——“振动”这一概念,最终实现科学概念的内化。

科学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学校资源,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设计的“自创实验”,能对课本知识进行有效的补充,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吴国荣(1981.6—),男,浙江嘉善人,本科,一级教师,单位: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在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科学概念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科学概念”教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