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教育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2017-06-28王秀妹
王秀妹
(广东省惠州市第二小学)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教师应当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自身的榜样性作用,以身作则的去引导学生。并且,通过语文教学将生命教育理念较好的体现出来,使小学生追寻生命的深层内涵,意识到应当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在有限的生命中创作出无限的生命价值,意识到生命的不可复制性和唯一性。因此,从生命教育指导角度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不管是在课堂内外都应该爱惜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和逻辑起点,因此,教师需要将生命教育有效的融入其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其教学之中的义务及责任之一是,向学生渗透并且传递生命教育的意识;人文性赋予生命教育理念广阔的外延和深刻的内涵;也更加的强调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生命教育理念,具备着终极关怀和人文关怀的双重理念,而当生活、生存以及工作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会对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这就是缺乏生命教育理念的支撑。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教学中应当强化且增加生命意识。
一、生命教学的提出及发展
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所首次出现“生命教育”的词语,而在世界上则最早产生于60年代的美国。为了引导中小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逆境,张扬和发展个性,珍惜、保持、爱护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上世纪中后期的时候,基本上开展了生命教育理念课程学习的是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在现在的社会之中,生命意识逐渐的渗透到了人们的内心,因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等原因,生命教育也逐渐的走进了大中小学,这是关爱和尊重学生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的担当和责任。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之中,应当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社会主义思想情感、爱国主义感情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已经有相关的研究表明,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生命、了解生命、真爱生命,是语文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加深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过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促使其成为开展学生生命教育的主阵地,是因为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底蕴。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将生命教育理念应用于其中,教师可以通过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教”“学”结合、实施个性化教学评价,来达到凸显生命灵动的目的,促使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让学生的生命自由发展,激发学生生命潜能。
二、基于生命教育为指导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策略
(一)自主学习中生命教育理念的融入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的环节,就是此过程最为主要的体现,生命教育可以融入对段落、词句,或者是全文的讲解之中。除了教材中许多篇目的内容,涉及了孝顺、集体主义、自救、互助等,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之中,在许多的课外阅读材料的字里行间,生命教育的素材同样也渗透于其中。所以,就要求小学生应当就生命教育理念进行观察探索。教师促使学生在课外感知生命教育的美好,要按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恰当布置和生命教育有关的课外阅读作业。比如,在对《沉香救母》这一篇文章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要促使学生通过画面和文字进行双重的体会,要求学生观看同名动画片,将骨肉分离的悲伤,以及沉香对母亲的深沉思念深刻领悟。为了引起共鸣,还应当在下節课请学生讲述自身的体会。
(二)写作教学中生命教育理念的融入
小学语文写作课程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语言文字的核心体现,是小学生自我情感交流和表达的主要方式,是小学生传递个性化内心世界的反映。写作教学中生命教育理念的融入,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珍爱生命的意识,促使小学生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奋斗,提升对生命内涵的理解,所以说写作教学对小学生心理教育有着极大的价值意义。不仅如此,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发学生对生命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和学习写作有关的素材,启发他们探究生命意义,促使学生学会对人类生存问题、自然界生命进行探索,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培养小学生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写作是思维训练及综合性语文活动,有利于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对学生思想状态及身心健康进行观察,充分调动小学生听、视、感等多种感官的运用。比如,在对《陈毅探母》的课程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在课后布置的描写母亲的作文,是为了通过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爱戴之情,要求学生将母亲和自身之间的点滴,通过语言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为了引发小学生对母爱问题的思考,调动起学生在生活中对母亲观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母亲生活中爱护自己的举措,反思自身对母亲的爱是否对等。
(三)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理念的融入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许多有关生命教育的佳作,教师在对此类文章进行讲解的时候,要选择适用的生命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要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注重挖掘文章深层次的内涵。不仅如此,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从实际出发,结合起当地的自然灾害和自然环境,联系生活实际,将保护自身健康和生命的技能传授给学生。除此之外,在学生充分阅读了文章之后,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教师将深入浅出的讲授文章的深层次内涵,对其进行深入的拓展和讲解,促使小学生把健康积极的生命观,植根于自己的内心深处,感受生命的伟大和力量。教师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利用趣味多样、图文并茂的教材。比如,在《奶奶的白发》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奶奶的故事,也就是说需要描述奶奶,并且表达情感。在此时,教师就可以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将话题引到生命的传承和流逝上,从而起到榜样的作用,为年纪更小的学生敲响警钟。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回报、体谅亲人养育之恩的观念,培养学生尊老的传统美德。教学中生命教育理念的融入,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小学的教学质量。童年时期,小学生的记忆量增强,这也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抽象记忆渐渐超过形象记忆,从无意识向着有意识的方向转变。所以,就应当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怀,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生命意识。
总之,小学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是其学科特质决定的,在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成为教育的主阵地,也在传播文字和语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备课、课外的各项实践之中,帮助学生树立起生命意识,促使学生最终成为一个有幸福感、有文化的人,以及拥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成就生命的理念。以上是针对以生命教育为指导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的探究,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曾盈奡.生命教育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亚太教育,2015.
[2]文云雷.浅谈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上旬),2016.
[3]张喻.鄂教版小学语文中的生命教育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阳金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新课程(上旬),201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