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转阅读快乐分享新体验
2017-06-28胡绿香
胡绿香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石林镇中心小学)
摘 要: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它能开阔视野、丰富积淀、愉悦心灵。阅读不是平面的,而是由“选书”“阅读”“阅读反应”“阅读分享”连成的一个循环圈,阅读总是开始于选一本书,又回归于选书。以轮转阅读分享实践为纽带,从选一选阅读书目我做主、做一做阅读卡片我设计、写一写阅读感受我体验、说一说阅读分享我快乐四个方面对轮转阅读进行总结,旨在让学生爱上阅读,用有温度的文字分享自己的阅读快乐。
关键词:轮转阅读;阅读反应;阅读分享
一、阅读分享的现状与思考
阅读能开阔视野、丰富积淀、潜移默化、愉悦心灵。语文新课标也强调大量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因此我们的老师和父母在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会阅读技巧”“大量的阅读”上下了许多功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一)雁过无痕读了就好了
课堂上,老师问:“知道《城南旧事》这本书吗?”
“知道”“我读过了”……
“谁来说说书上说了什么,哪件事印象最深刻?”
“我知道有个英子,其他都……忘了”“我也忘了”……
(二)格调齐整套公式就行
“你读了《××》,你读懂(知道)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读了《了不起的狐狸》,我知道了我也要做一个聪明的学生。”
“读了《第七条猎狗》一文,我懂得了动物也是很聪明的。”
“读了《森林报》一书,我懂得了森林的动物有很多的本领……”
(三)模范搬运做了就完成
近期布置学生搜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资料,并从中整理归纳材料。看着同学们交上来的大篇大篇原封不动的手抄稿,内容杂而乱,毫无头绪,只是一个搬运工。
(四)快餐阅读有趣就行了
图书管理员的借书单:爆笑校园、查理九世、民间故事、漫画、斗破苍穹……
【我的思考】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并不等于拿着书,让印刷体的文字在眼前晃过这样的活动。有阅读就会产生反应,就会留下痕跡,会有自己的理解。笔者认为阅读的理解可以分表层的理解,就是进行文本快速浏览,内容再现,是记忆性学习;二是深层的理解,根据已有信息对隐性的信息进行思考判断,是钻研性学习;三是评价性理解,对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价值评价,是批判性学习。反思孩子们的阅读,我们不禁发现:在这个电媒充斥的时代,快餐式的碎片化信息占据着主要阵地。孩子读了大量的书,但与孩子交流阅读的感受时,却发现孩子仅仅是读过,囫囵吞枣没有自己的思考,甚至按照老师的套套直接填补进去,对待资料的处理应用更是直接做个搬运工了事。
那么如何引领孩子关注在阅读过程产生的“阅读反应”,乐于阅读、乐于交流呢?笔者对“有趣的汉字”综合性学习板块进行了试验,效果非常好。在这个学习板块中,采用了大量的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比如,走街串巷收集错别字、店商招牌我会猜、书法作品鉴别会等,同学们进行资料收集整理打印,编写手抄报、知识竞赛、开交流会,玩得不亦乐乎。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针对学生的需求,我觉得“分享”对学生阅读获得本质上的进步很重要。
分享阅读的概念是新西兰教育学家Don Holdaway提出来的。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是分享阅读的主要目的。它强调阅读过程中的“分享”,学习不是其直接目的,强调阅读过程中“分享”比“阅读”更重要。鉴于此,笔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提出轮转阅读分享的思路。
二、轮转阅读分享的策略
轮转阅读分享,即把阅读活动看成“选书”“阅读”“阅读反应”“阅读分享”连成的一个循环圈。其中阅读分享又可分为反馈、正式讨论、闲聊等。阅读是一项令人振奋的活动,它总能让奇迹发生。阅读开始于选一本书,英国艾登·钱伯斯认为阅读任何东西都会产生反应,如“高兴”“厌倦”“激动”“有趣”“享受”“狂喜”等等。孩子阅读的这种反应,渴望引起他人的关注、赞扬,希望得到他人肯定,引起他人共鸣。讨论分享也是选定一个话题进行,然后重新回到选书环节。
(一)选一选阅读书目我做主
选书是轮转分享阅读的第一步,我们得先读一本书,然后才能进行讨论与分享。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标要求学生进行广泛阅读,读书的面要广,要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不仅要读人文的、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推荐书目对学生的阅读书目进行推荐,名家名作者也为中小学生罗列了必读与选读书目。从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到文学名著,从科普科幻、动物小说到历史、传记等,都可以作为选书的参考。
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比给学生一份书单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选择。我认为“读什么”比“谁要你读什么”更重要。在选书上,可以依照两个原则:
1.尊重学生的品位
可以根据教材必选读物和自选书目来选择要读的书,也可以与学生讨论读物的选择,就是从学生痴迷的书中选。或者让学生成立读者圈子,让他们自己每学期选择一两本喜欢的书。学生一旦受到鼓励,知道自己的意见受到重视,就能喜欢阅读,就能畅所欲言。
2.尊重学生的经验
每一次的阅读都得依赖先前的阅读经验。比如,为了完成教材规定让学生读讽刺小说,学生之前本来就不大读此类小说而经验不足,阅读兴趣就会慢慢消失。因此要根据学生当前的情况而定,同时考虑每个学生的特质,通盘考虑,找出最合适的答案。
(二)做一做阅读卡片我设计
“不动笔墨不读书”,将自己在生活学习娱乐阅读中,看到的听到的有所感悟的点滴及时记录,让阅读变得有计划、有条理,并分享反馈自己的阅读反应,让阅读反应及时留下痕迹。
1.反馈阅读让阅读留下痕迹
其实,每个学生读过之后都会有“感”,问题是如何将这种“感”表达出来。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格式化的卡片来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结构整理自己的思绪,提炼自己对书的理解,根据纸上的框架用文字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
(1)记录型
记录每天所读的书名和作者,以及阅读的时间。可以将最近阅读过的所有书籍在一张纸上做记录,让阅读变得更有计划,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记录一本书的阅读心得,尤其对于故事书和绘本而言很重要。
(2)挑战型
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挑战目标,设定好完成的时间、书目类别,30本书、20本书、15本书……都可以,激励性的任务游戏会让学生更有阅读的动力。
2.轮转阅读让阅读充满魅力
轮转阅读分享,就是及时记录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孩子的独特阅读体验是在原有文本理解基础上的创造性推理和判断,是孩子凭借自己的背景知识、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和吸收那些文本中没有明确表达的、却又与主题有联系的信息。后面读的人,依次在阅读卡的后面写自己的感受。既可以是自己的阅读共鸣,可以是阅读的不同理解,也可以是对他人的评价。
(1)提炼型
故事中的人物永远是书中最关键的元素,用这些方式和孩子进行讨论,主人公说了什么,想了什么,感觉如何,做了哪些事情……还可以拿起画笔,画一画故事主人,都会非常好玩,孩子也会喜欢。
(2)反思型
思维地图在各学科都有应用,同样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让孩子通过一张清晰的地图,整理阅读思路,也可以绘制关系图,如写出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人物网络”。
(三)写一写轮转阅读我体验
轮转閱读的写一写,就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设计的格式化的纸,及时将自己的阅读反应记录下来,可以是老师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独创的。无论学生的语言是稚嫩的还是无序的,都没有关系,只要能表达自己真实的阅读感受,写下阅读时的喜欢、愤怒、惊叹都可以。最后形成阅读圈,在阅读中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收获快乐。
(四)说一说分享讨论我快乐
说一说就是由学生分享和交流阅读体验,强调学生的社群参与。社会上盛行的各种阅读活动如文学圈、持续静读和读者剧场等,都强调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展现阅读的收获和体会。
1.口头交流
读完书的学生向没读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感受及体会。主要形式有:一是向全班同学介绍、推荐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主要介绍读物的书名、作者、主要内容、有趣片段、作品特色和读后感想等;二是对读物的主旨、人物形象或情节作互动双向的口头交流。如师生问答、学生相互问答及辩论等。口头交流要选定一个讨论方向,做好开场白,列出几个基本的问题,如:
你喜欢这本书哪些地方?有什么特别引起你注意的?
有没有什么不喜欢的地方呢?哪些部分让你觉得无聊?
有没有什么章节让你觉得想不通?有没有什么情节是出乎意料的?
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些重复在书里出现的固定模式?
你曾经读过这种类型的书吗?
2.艺术表现
以艺术的形式呈现读物中的信息或传达自己的理解。
(1)先画后交流
学生先以图形或画的形式呈现读物内容及阅读体验,再向其他同学展示或介绍。学生在阅读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或难忘的某些情节、人物形象和场景用图画描绘出来,可以进一步制作成小书签、封面等;也可以绘制关系图,如写出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人物网络”。
(2)戏剧表演
可以是小话剧,也有人称为“情景剧”:学生进行适当的打扮,以对话为主,把书中的情节发展加上一定的表情和动作演绎出来。也可以举行“有声剧场”活动,不必专门打扮和记忆台词,也没有舞台不需动作,只需学生把合适的材料转化为戏剧化的朗读就可以。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这样一句话:“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轮转阅读分享为学生开辟了一条风格迥异、风景别样的文化之路。它是学生汲取知识、享受快乐的过程,也是学生交流的过程,是知识流动、智慧碰撞、能力提高、价值升华、资源共享的多赢过程。轮转阅读分享促使学生在自由与愉悦中完成一次次阅读的旅程,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1]谢倩,杨红玲.国外关于亲子分享阅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7.
[2]方素珍.绘本阅读时代[M].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3.
[3]许雪梅.互动式分享阅读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叙事能力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4.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