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思维的波折起伏
2017-06-28张莹
张莹
(安徽省淮北市梅苑学校)
《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以机器人大赛为题材,回顾条形统计图初步感悟数据的变化情况,为引出折线统计图提供途径。对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适用性和优势。在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中了解各自的特点,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统计思想,借以教学实践与同行切磋统计教学的有效课堂。
一、情境引入
师:出示机器人比赛,老师收集近几年参赛队伍(大屏幕出示)。这是什么?
生:参赛的队伍统计表。
师:除了统计表,還可以用什么整理这些信息?
生:条形统计图。
师: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2012年参赛队伍最多,2007年参赛队伍最少。
师: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但是大赛主办方工作人员却画这样的统计图。
师:认识它吗?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特征
1.合作交流
师:折线统计图能表示参赛队伍的数量信息吗?仔细观察图,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流。
2.读图信息
师:看懂折线统计图的信息吗?
生:和条形统计图一样都有横轴、纵轴。
师:还知道什么信息?具体说说好吗?
生:这个点表示2006年的参赛队伍是426支……
生:这个点的位置最低,参赛队伍最少,这个点最高,参赛队伍最多。
生:点的高低表示数量多少。
师:折线统计图上还有线,线有什么作用?(小组合作)
生:(手势演示)2006年到2007年这条线向下斜,说明参赛队伍减少;2007年到2008年这条线向上斜,说明参赛队伍增加……(掌声)
师:通过线的走势看到了参观人数的变化趋势。
师:线的走势谁能看明白?
生:线向上斜,说明参赛队伍增加;线向下斜,说明参赛队伍减少。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2010年到2011年这条线最长,说明人数增加得最快。
师:这条线看上去?(平)平说明变化?(不大)
师:这几年参观人数整体是什么样的变化?
生:上升。
师:折线统计图上的线有什么作用呢?
生:通过折线的起伏变化能够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师:折线统计图能看出哪些方面的信息?
生:点表示数量多少,线表示折线的起伏变化能够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3.总结特点
师: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优势?
生:折线统计图能够看出数量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师:现在知道为什么大赛的工作人员做成折线统计图吗?
4.初步预测
师:参赛队伍数量什么变化?什么感想?预测一下,2013年会有多少人来参观?
师:大家推测的人数都是增加的,为什么?
生:这幅折线统计图的整体变化趋势是上升的。
三、实践应用
1.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2.患者体温情况统计图,分析解决问题
3.辨析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出示五个同学的身高统计表,一个同学五年来的身高变化统计表。你认为,用什么统计图合适?
四、知识梳理
师:你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认识?
教学思考:
如果把数学课堂活动看做是学生认知达成、思维活动的一段旅程,那么能触动学生思维波折起伏的课堂才算是有效的课堂。怎样触动学生的思维?笔者实践后有些感悟。
1.折线统计图如何呈现
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之后,“折线统计图”就要登场了,学生第一次认识折线统计图,制图过程要不要展示?认识折线统计图关键是要会读图分析,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过程不是要讲授的必要问题,让学生认识统计图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折线统计图,直接呈现绘好完整的折线统计图,这样教学更自然。
2.新知学习是否需要问题驱动
揭示课题后,第一种预案:从图上你能发现什么信息?学生小组合作看图讨论。第二种预案:条形统计图已经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了,为什么要绘成折线统计图?比较两个问题,第一种方案学生关注图中信息,学生发现信息,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将课堂向前推进。第二种方案:着力引发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用开放式的大问题,“为什么绘成折线统计图”?引领学生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先让学生直观感性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的初步印象,问题驱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展开下面的学习,更能贴合学生的思维发生发展的走势。课堂上采用第二种教学预案更好。
3.预设与生成怎样调和
“点”和“线”是折线统计图中主要的信息,合作交流活动之后,是从点到线分析特征,还是从线到点分析特征?对课堂生成的资源需要教师及时出击,用智慧收敛。比如,学生先说“点”反映的信息,教师要掌控课堂先研究“点”,完成之后再研究“线”。如果听任学生信马由缰,点线交叉,课堂零散就会大大影响预期的教学。引导学生有序展开交流,可以设计一个问题展开:“条形统计图能反映的数量多少在折线统计图能看出来吗?”这样把控,学生就会先从点反映数量信息进行汇报。先分析“点”,后关注“线”。生成与预设吻合一体,从点到线层次分明,突出本质特征,课堂脉络清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
4.选择不同统计图的标准是什么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孰优孰劣?同样的地位,各有用场,没有好坏之说。是因为折线统计图画图快捷,比条形统计图更好吗?并不是。根据研究的需要不同,就要选择不同的统计图。哪一种形式的统计图更能给数据分析带来方便,更能深入地分析问题就选择哪种统计图。统计图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帮手,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