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阳光体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2017-06-28黄芙蓉
黄芙蓉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第二小学)
阳光体育犹如春天吹进校园的一股暖风,召唤学生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到大自然中去鍛炼身体,陶冶情操。自从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以来,我校将体育与艺术、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校园文化建设与体育文化教育相渗透,形成了一套师生乐于参与的有益身心、具有学校特色的阳光体育活动模式。阳光体育在小学教育中究竟有怎样的作用呢?
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一代新人,是一个国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阳光体育运动能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和自身能力发展的需求,以培养每个学生成为更健康、乐观、主动、自信、团结、协作的和谐个体为宗旨,对塑造学生健康个性心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凸显了对儿童生命主体的尊重、热爱和对其生命成长的积极关照和引导,阳光体育像阳光一样温暖人心,像阳光一样澄明心智。
二、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对于孩子们来说,也许每天的书本学习是枯燥的,但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不仅是对紧张的室内文化课学习的一种调剂,还能满足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加强了学生对正确身体姿势的感知和对美的感知。
在悦耳的音乐声中,在欢快的节拍下,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学生的生活增光添彩,让孩子们的脸上写满笑容,让校园里处处充满着活力!这些新颖有趣的活动不仅是力的凸显,也是对美的表达和心与心的交流,更是孩子们在今后生活中积累的一大笔宝贵的财富。
孩子们由衷地说:大课间的时候,老师、同学一起抖空竹、踢毽子、做游戏……同学间的关系是那么的亲密,老师间的关系是那么的融洽,我们喜欢这种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喜欢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孩子们的课本学习与阳光体育在相得益彰中变得丰富多彩、快乐有趣起来。
三、学生终身体育的起点
阳光体育是一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起点。学生到学校来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文化课,也是来学习如何生活的。全身心的大课间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大汗淋漓之后的畅快,体会到运动的乐趣,继而爱上运动,是学生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体育一个不可忽视的起点。
因此,终身体育意识就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对于可塑性极强、正在茁壮成长的小学生,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引导尤为重要。体育教师的正确示范,优秀学生的展示,都能让学生产生运动的欲望,进而体验不一样的运动项目,畅游在体育世界的海洋里。对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孩子要及时地表扬,会让他们更优秀,更喜欢运动,容易形成自觉锻炼的意识,让“每天锻炼一小时”有了保障,再加上科学锻炼的方法使学生体育素质得到提高,更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位家长在QQ日志上写道:“因为孩子每天都参加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孩子渐渐形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既充实了课余生活,又提高了身体素质,孩子回家也喜欢和我交流了,孩子特别快乐,我也非常高兴,很喜欢陪孩子一起锻炼。”
四、加速教师专业成长,开发了学校精品课程
阳光体育促使教师认真学习和理解阳光体育与小学教育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得到了完善,并激发了教师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欲望,实现他们自身的创造价值和人生价值,加速了学校教师优秀群体的形成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滴水无声胜有声。在学校教育中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学校以“快乐、主动、健康、发展”为目标致力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全校教师积极投入,把学校的教育理念巧妙地融入阳光体育工作中,相继创设了丰富多彩、风格迥异、适合学生参与的校园韵律操、古诗词手语操、放松操、扇舞(老师的目光)和数项小型班级体育项目(竹竿舞、花样跳绳、呼啦圈、篮球)等学校课程,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教育的综合功能和自己的教育才华。
五、形成了阳光校园文化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环节是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发挥寓教于景、润物无声的作用。
阳光体育给校园生活带来生机和活力,师生间、学生间流淌着生命与生命的互动,学校自然、和谐的人际关系也随之形成。小学生天真可爱、活力四射,像新芽一样鲜嫩,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学校开始了一生能量的吸收和积蓄。
阳光教育更是学校办学精神的象征。一个“成”字浓缩了我校快乐、健康、人文的育人理念。朝气蓬勃的孩子,阳光健康的成长;辛勤耕耘的教师,乐观从教的态度;开拓进取的班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铸就了我校“成”文化建设,阳光体育工作正是学校“成”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阳光体育使校园充满生机,阳光体育使生命充满活力,阳光体育在小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落实阳光体育长效机制,挖掘阳光体育内涵,提升阳光体育价值,提高家庭、学校、社会对阳光体育在小学教育中价值和魅力的认可程度。在阳光体育运动中,认识、理解、尊重、热爱生命,让阳光体育成为广大师生的内在需求,使终身体育成为师生的终身理念和行为。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LZ2016_303]。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