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后进生心理问题的研究

2017-06-27项铮

神州·上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差生优先后进生

项铮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高质量的教育可以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开发出强大的人力资源。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的一个重要内涵,是把那些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后进生”及时加以转化,坚决杜绝低文化、低素质状态流入社会,以避免成为社会发展的包袱。

转化后进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永恒话题,是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师履行神圣职责的最直接的体现。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素质教育才能落实。

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 智力发展正常而达到体育教学大纲的“合格”要求还存在一定程度困难的学生。

“后进生”问题,一直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是实施新课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未能避免的问题。“后进生”是“差生”的代名词。“差生”这个名词,对学生缺乏人格尊重,因此在我国比较流行的是“后进生”或“学困生”等等;国外通常称为“慢生”、“学习困难者”。

通过调查及分析

(一)“体育后进生”心理问题:

1、体育后进生的心理表现

(1)胆怯心理:瞻前顾后、优柔寡断、难为情、容易紧张、依赖性强。

(2)自卑心理:为难、沮丧、萎靡不振;甚至破罐破摔,厌烦体育课。

(3)嫉妒心理:心胸狭窄、喜欢猜疑、贬低他人、排斥他人、与同学关系紧张,心理处于压抑状态。

(4)执拗心理:固执任性、自负、爱逞强;喜欢坚持己见;不主动帮助别人。

(5)急躁心理:爱发脾气,搓手跺脚,摔打东西,情绪波动大,甚至行为过激,与老师顶撞,与同学打架等。

(6)无所谓心理:认为体育课上不上都行,课堂听讲不认真,练习偷懒,我行我素,纪律涣散,行动自由。

2、体育后进生心理形成因素:

(1)学生自身原因:一是智力原因。二是体能原因。三是性格原因。四是学习态度。五是先天因素。

(2)家庭原因:家庭的不良影响会造成体育后进生的心理得不到正常而全面的发展,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3)学校原因: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支配下,学校为把体育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体育课为“文化课”让路,应有的体育教学的器材的不到及时的维修等等。另一方面是教师素质的影响。

(二)关于体育差生的教学措施和方法

1.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体育差生多数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如有的认为身体强弱是先天决定的,有的把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对立起来,也有的只求不生病就行等。因此,就要用生动的事例和科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把提高认识和培养兴趣结合起来,调动起积极因素,教育他们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2.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师应加强业务学习,师德修养。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树立教师的人格榜样,用自己的崇高思想、精深的业务能力、良好的行为感化体育差生。

3.投入师情,耐心施爱。投入教师情感是一种满足体育差生需要为出发的措施。由于差生所处的“恶劣环境”、“地位低下”,教师稍对他们关心爱护,学生就会在内心激起自尊、自强、积极向上的强烈欲望,从情感上,亲近他们,从生活上关怀他们,从心理上理解他们,就會使差生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情感上引起共鸣,增强向师性,进而以正常的心态进行体育课的学习。

4.区别对待,引起兴趣。不同的体育差生,不同的心理,支配不同的行动。因此,对不同的体育差生应有不同的教法,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千篇一律。身体素质差的标准降低,把练习中经常尝“苦头”的体验化为尝试成功的喜悦引起学生的兴趣。胆子小的,用风趣诙谐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体型特殊的,可组织他们多参加娱乐性节目,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兴趣。总之,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可行目标,调动体育差生内心的积极因素,改变其消极的自我认识,逐步树立自尊心,自信心。

5.抓住时机,表扬激励。首先,体育教师不要让体育差生长处与被人遗忘的“角落”,而应大胆放手,多给他们参与表现的机会,让探们积极地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愿做而又能做好的事情,会归集体当中,缩小同学、师生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并及时发现体育差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激励体育差生的上进心,发挥他们的优势,从而认识到自己价值,不断进取。

6.优化组合,表率帮带。利用优生影响差生,带动差生,利用学生之间的"比、帮、带”,使差生产生“他能做,我也可以完成”的竞争心理,充分调动周边积极因素,通过集体的力量帮助他们,带动他们,在最优化的环境中得以进步。

7.坚持三个优先

(1)课堂练习,差生辅导优先。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必须对差生优先安排辅导。差生掌握动作慢,完成技术动作往往达不到要求,教师不能横加指责,要耐心、细致的加以讲解辅导。当他们有一点进步时,就要给予表扬、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差生树立信心,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2)体育教学比赛,差生优先考虑。在体育教学比赛中,体育成绩好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参赛欲何求胜心,而差生则“知趣”地退到一边当观众,或者,表现出“与我无关”的态度,这时教师则要考虑安排差生参加各项体育教学活动,特别是集体项目更要给予优先的安排。这样,对转化差生的工作是很有好处的。

(3)课外活动,差生优先安排。促使体育差生转化的直接条件是多练习。在安排体育活动中,对差生在锻炼时间、锻炼内容、教师辅导上等方面都必须优先安排,为差生创造条件、是差生经过努力练习,学有所进,练有所获,不断的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成绩。

总之,体育差生的转化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抓准时机反复抓,不少差生都是经过“进步--反复--再进步--再反复--更大的进步”的曲折道路而转变为先进的,这需要体育教师付出艰苦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时时关注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自强心;充分调动他们的锻炼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的体育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差生优先后进生
多端传播,何者优先?
站在“健康优先”的风口上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