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应用价值

2017-06-27刘頔

神州·上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奥尔夫乐器应用

刘頔

摘要:20世纪初,许多音乐教育家思考着音乐教育的改革,他们认为对于音乐教育有重要意义的节奏训练及音准练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詹姆士·L.穆塞尔,贝尔·格连在《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法》中说“没有一种乐器的媒介能够被认为是理想的”。当时似乎很难找到—种适合于学校音乐教学用的乐器,但是乐器教学对于音乐教学又有着重要意义。早在穆塞尔的呼吁之前,奥尔夫就已经从音乐教育的革新入手,开始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尝试,奥尔夫乐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关键词:奥尔夫;乐器;教学;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引入到学校音乐教学中,促进了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巨大进步。它成了教学的器材和培养丰富想象力的工具,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观念,这种观念肯定了学生主动性 和创造性的首要作用,对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原理予以反对,突出了对人的天赋、内在激情和 感性的重视。

一、乐器教学和使用——奥尔夫乐器教学的意义

奥尔夫乐器的诞生来源于一个教育原理:人们只有在音乐实践中才能学到音乐。新的教学一改过去以抽象的理性来进行初级音乐教育的陈旧方法,而是采用先感性、后理性,从音响开始的新教学法;这对于先技术、后音乐的旧教学理念而言,也是一种革新。这些无需技巧准备的乐器,为孩子们参与和体验音乐找到了捷径。这些教学方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讨、实践,已为世界广大地区所了解并推广。

在讲述使用奥尔夫乐器进行教学的意义和作用之前一一首先,要对一些容易产生的误解给予说明:乐器的引用并非是取代歌唱的教学,相反,歌唱是人们首先用来表达音乐感情的工具;可以说,作为学习、发展和形成音乐的第一乐器还是人声。歌唱在音乐教育中始终保持着首要的地位。但是乐器可以用来帮助和加强歌唱的表现。使用这些乐器并不是把它们当作音乐教育的目的,而是用来作为实现教学和艺术所必须的方法和手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歌唱,有的是由于生理原因造成的,有的纯属性格、爱好所致。同时,也不是每个学生在任何时期都爱好唱歌。其实每个学生都会经历一些缺乏歌唱兴趣的时候,这在初中年级最为突出。还有一个时期是常被忽略了的:

生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儿童从5岁开始是小肌肉迅速发展时期,但声带还非常娇嫩,即使“童声”也要到八九岁开始成熟,大脑对它的控制开始形成;而在这之前,唱不准音常常并不是耳朵的问题,而是嗓子还没达到大脑能加以控制的时期,所以在这种时期发展乐器教学是更合理的。

在生性活泼的学生中,存在着声乐类型和器乐类型之分,是有些学生对乐器的兴趣极浓,而且具有天赋;但正如有些喜爱歌唱、天生一副好噪子的学生对掌握器乐并不爱好和擅长一样。

还有一类学生个性内向或反应迟钝,他们相对更爱听音乐,或仅是个旁观者而不情愿参与音乐活动。

我们的音乐教育就是要运用各种手段,使学生对音乐能产生兴趣并分享到音乐的快乐,在音乐教学中增加乐器教学会极大地提高这种教学的成果。

乐器的演奏,只有当它作为人类行为的时候,才真正是有意义的,因为只有人才能进行乐器演奏。这就意味着,不但使用工具以求生存是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的重要标志,使用工具以表达人类的情感,也是人类才具有的本领。因此,通过亲自参与的演奏,会使学生在充满欢乐和严肃的气氛中得到人格的升华。

器乐教学对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参与社会生活时的自我把握、发展与他人合作、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情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功效,这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器乐教学社会功能的体现。

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演奏,一般讲是属于集体性的活动,是一种集体的体验。在一个合奏整体中,每个声部、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合奏活动中,即使是天赋差的学生,也都能依据自己的能力参与一定的活动。三角铁与演奏旋律的木琴一样在演奏过程中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在合奏中,每件乐器都有可能在音乐的某个片断中充任“主角”,而它随时也要让位给别的乐器,而充当“配角“。通过这种音乐上角色转换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观念、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观念,因为每个人既是集体(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也必须为集体(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由于音乐要求完美,所有合作者必须有严格的纪律性和一丝不苟的责任感,晚1/4拍、高1/4个音都会破坏音乐的完美,这种对完美的追求是人心理内趋的本能,对美的追求带来的约束代替了枯燥的说教,它的纪律性来自内在要求而不是外在压力。

在这个集体中,他们学着自己管理自己,因为你演奏的每个音符、每个节奏不可能全靠提示,每个人都需自觉地参与。每个学生必须注意指挥,养成数拍子、记小节和服从的习惯,而这种服从又是充分发挥个性的投入(音乐)的服从,即在指挥的"领导"下充满了主动精神地去表现自己的那部分内容。他还要兼顾与别人的合作,该响的时候要敢于"出来";不该突出的时候要努力地让自己的声音与别人的融合得当,让音乐的传递不露痕迹。在这里,每个学生学会了有条不紊地工作。这些经历将对他们终生产生影响。

当然,这里所说的是合奏。而在许多课堂的器樂教学中,常常只是大齐奏,缺乏美感,更谈不上丰富性、协调性。器乐教学本身是一门教育科学,不是随心所欲的花招,需要从乐器、教材、教法以及师资方面认真加以对待才能达到目标。

奥尔夫由于创造简易乐器,使学生无需经过冗长枯燥的技术练习,便可通过演奏而做出反应。由于打击乐器是所有乐器组(弦乐、管乐等)中音色最独特、最丰富的,加上音条乐器设计得充满情趣,这对诱发学生即兴创作的欲望,就会产生非常理想的效果。一个儿童拿着一件小敲击乐器,从最简单的节奏即兴表演,就开始进人了充满神奇、幻想的创作天地。奥尔夫教育法利用这套乐器,创造了一个引导学生通过即兴演奏,发展他们创造力的教学场景,我们曾看到过数十人即兴合奏的精彩表演,每一奏乐者全无乐谱,只是根据奥尔夫乐器基本配置原理即兴演奏,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即可产生一部“新的”作品。endprint

这种教学方式为我们打开眼界:原来创造性教学并不是神秘莫测的。由此得出结论,奥尔夫乐器演奏是给予学生亲自参与音乐活动及发展创造性的理想方法之一。

二、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作为节奏训练的工具,还可以作为学习音乐各要素、概念的教学媒介和工具,通过奏乐可直接训练音乐感,领悟、表现和理解音乐,并实现用音乐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在音乐教学中,唱、奏、动作等音乐活动和听力训练以及乐理认知、读谱学习,都可以利用打击乐器来学习。

1.节奏训练

打击乐器或节奏乐器最擅长的当然'是节奏感训练。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有大量的教材、课例和教法是关于这方面的。根据朗诵、声势提供的节奏基石、节奏小品均可以从“说”、到“动”、到“奏乐”。

2.音乐要素的学习

节奏乐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并不只是在训练音乐要素时的节奏感受,而是在其他要素里都会涉及。在音量、音色等训练,乃至曲式结构的学习中,都可以运用节奏乐器进行训练。

3.打击乐器为节奏朗诵、歌曲、声势伴奏

正像声势可以为节奏朗诵、童谣、儿歌、歌曲伴奏一样,打击乐器也可以通过固定节奏型来担任伴奏。在这里有两个原则:第一,采用多声固定节奏型是人门教学的最佳途径,就是一个节奏型无休止地重复,这样可以分出精力去关照与别人的合作,没有任何心理压力与技术负担。第二,是编配原则,注意声部的交错互补,而不是填得满满的大齐奏,其中的一个声部哪怕全曲只敲击一下,在节奏感的训练效果上,也一点不亚于从头敲到尾,甚至可能更加困难。

4.即兴创作

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法,最核心的要点之一,就是即兴创作。奥尔夫说:“我追求的都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我的教育思想中有这样的想法:尽量使学生能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动作伴奏,哪怕比较简陋。为这些乐器设计音乐,又是通过在乐器上演奏本身产生。在这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即兴艺术,将起很大的作用。这些练习应当首先使学生能够即兴地去进行自己的音乐表现。”

奥尔夫把这种先于智力的、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的即兴说、唱、奏、动作,即心灵力量所能兴起并發展的一切,看作是避免人类心灵走向荒芜空虚,而保持人自身平衡发展的一种决定性的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和比较研究[D].乔雅荣.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

[2]奥尔夫教学法运用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探索[D].陈旭.苏州大学 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奥尔夫乐器应用
学乐器
乐器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