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师资转型研究

2017-06-27曾婧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2期
关键词:民办师资转型

曾婧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高等教育进入转型阶段,民办本科高校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在学校转型背景下师资如何转型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民办本科高校师资现状、转型困境进行分析,从人事管理者发挥管理职能、学校出台政策保障、教师培养转型能力三个维度为民办本科高校的师资转型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民办;师资;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2

1979年起,中国社会投入转型的历史洪流,进入了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双重转型阶段: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迎来了重大变革,实施高校扩招政策,扩招政策之后我国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从而迎来了新的教育转型。在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转型的双重转型下,民办本科院校转型势在必然,其师资转型的需求则更为迫切。

一、民办本科院校师资转型的背景及意义

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大學生就业难,用人单位人才荒的状况,这种就业难和用工难的矛盾反映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困境以及高校服务社会经济的困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

为了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型、职业型或技能型转型,教育部拟定了《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就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地方本科院校办学面临的问题,转型的方向和政策支持等提出了一系列原则性意见。民办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本科高校的重要构成,作为民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将成为其加强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也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切入点。那么,在民办本科民转型背景下,师资队伍如何适应学校转型发展需要,将成为民办本科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民办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师资转型的现状及困境

转型发展是在教育改革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提出的重大决策,只有加快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进程,才能推动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然而在师资转型过程中,民办本科院校存在着诸多困境,如以学术资格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师制度与“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和灵活用人制度的矛盾,教育内部自成一体相对封闭的治理结构与应用技术大学行业企业直接参与治理的矛盾,以知识教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内部运行机制与真实应用为基础实现培养与需求无缝对接的矛盾等等。

上述矛盾凸显出一个问题,即教师转型对于民办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性。教师转型属于民办本科院校转型体系内的一个具体问题,教师转型不仅是民办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反过来也影响着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格局、办学思路、办学传统,也影响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的转型,这一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基础的,因为教师是人的因素,是高校转型发展的主题,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师转型是高校转型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转型的基本推动力量。但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民办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是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缺少。目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重学历、重理论的现象,对教师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专业实践能力没有硬性要求,民办本科院校在教师招聘方面均要求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这使得学校的青年教师基本上成了“从学校刚毕业马上进学校当老师”的情况,缺乏实践经验;同时,拥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历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往往因为学历的限制无法进入高校。二是师资队伍结构问题突出。民办本科院校发展历史不长,原有师资数量不足,为了达到国家关于本科院校的教师要求,同时也为了迎接各类检查评估,民办本科院校往往大幅度突击引进教师,这种突击性做法虽然让教师在数量上有所增长,但也带来了总体质量较低、结构性严重失调的状况,如年龄结构不平衡、学科专业结构不平衡、性别比例不平衡、职称结构不平衡等等。三是校企合作难以真正深入。为了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师急需下企业锻炼,然而很多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或浮于表面,难以深入有效开展。

三、民办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师资转型的建议

民办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要做好师资转型,可以从人事管理者发挥管理职能、学校出台政策保障、教师培养转型能力三个维度来进行:

一是民办本科高校人事管理者要充分发挥沟通、组织等管理职能。经过路径分析发现,在对引导教师转型的直接影响上,奖励表彰和职称评审引导的效应较强,路径效应分析结果支持了民办本科高校人事处管理者应该起到师资转型的主导作用的理论假设。由于绝大多数民办本科高校的师资建设都归口于人事处,因此人事处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加强沟通、计划、组织、领导等管理职能,通过出台“双师”激励措施,设置利益导向政策为师资转型做好组织工作;另一方面是要积极联系其他部门,争取学校各部门对师资转型的支持和配合,促进师资转型的顺利开展。必要时,民办本科高校人事处可以围绕学校转型目标进行机构调整,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

二是民办本科高校要扭转教师对待转型的态度,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转型。教师面对转型的观点和态度将直接决定转型的成功与否,有为数不少的教师面对转型持否定和迟疑态度,对此民办本科高校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教师转型:民办本科高校应科学规划、配置师资队伍的结构和层次,建立以专业技术与实践性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的教师培训平台,以院校自我培训、校企合作培训、交流与共享型培训等形式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每年选送一定比例的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和实践锻炼,鼓励教师获取专业技能证书;完善薪酬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转型的积极性,构建质量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是民办本科高校要培养教师转型的能力,从而深化教师转型。教师转型既要有内在动机,也要有外力牵引,为了培养教师转型的能力,民办本科高校可以构建教师发展中心,为师资发展和培训提供专业化指导,为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提供有利条件;可以成立政产学研平台建设中心,为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为师资转型提供平台。教务部门和二级学院可以加强教研室的建设,为学术梯队建设和项目化教学提供良好环境;加强教学质量评价与督导室建设,测评“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善理论与实践强有力结合的教学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促进教师顺利转型。

参考文献:

[1]张应强,彭红玉.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地方政府竞争与高等教育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12).

[2]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5:19.

[3]丁志同.高校教师转型的内涵及其动力机制析论[J].理论导刊,2014(9).

作者简介:曾 婧,女,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工商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研究课题( 项目编号:2014A055);2015年湖北省人文社科专项课题(项目编号:15Z164)。

猜你喜欢

民办师资转型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转型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沣芝转型记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