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理念下的高层建筑设计浅析

2017-06-27李雪青郭稳娟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绿色理念策略

李雪青+郭稳娟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是在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促进建筑行业新发展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也是建筑行业创新的重要举措。绿色建筑设计就是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采用绿色环保理念建成的绿色建筑工程。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建筑资源,减少建筑成本,同时,也会使建筑工程更加人性化,增加舒适度,环保节能,提高生态价值。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实现建筑、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绿色理念;高层建筑设计;策略;

导言

随着我国建筑领域发展速度与规模的不断提升,建筑业内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凸显,直接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为进一步体现建筑项目的节能环保性能,关键在于发展绿色建筑,通过节能设计措施的综合应用,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物能耗水平,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下即针对绿色建筑中的节能设计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1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与原则分析

1.1节能要求和原则

节能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基本要求。这也是充分体现绿色建筑设计价值的主要表现。建筑工程本身就是资源、能源需求量较大的系统性项目,节能,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资源供需矛盾,更能够降低企业的建设成本,有利于其提高经济效益。

1.2以人为本原则

在绿色建筑设计应用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是满足人们实际需要,体现建筑工程实用价值的关键。这也是建筑工程长远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在建筑设计中,考虑人的实际需要,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舒适度,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其实际价值。

1.3系统性原则

这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也就是说在实际应用中,要对建筑工程设计问题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保证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避免环境受到损坏。

1.4舒适化的设计理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重视建筑功能和质量的同时,更重视生活环境的改善。通过对建筑功能进行改善,有效的提高建设的舒适度,这已成为当前建筑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近年来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生态学和建筑学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些综合性的科技成果为建筑设计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人们更重视建筑舒适性化的设计,这种设计理念成果以健康的、舒适的环境作为重要的基础,需要从湿度、温度、空气质量、光线、声音等多个方面入手,充分的利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有效的降低建筑材料有机化合物挥发过程中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减少气体、电波及辐射等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自动控制环境温度,提高调节系统的功能性,使建筑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建筑中还应具有合理的桌面照度,避免出现建筑之间的对视及室内通视现象,充分的利用吸聲材料,有效的提高建筑防噪声和抗干扰功能。

2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理念发挥的内涵与趋势研究

2.1绿色理念高层建筑设计的内涵

首先,要求能够实现建筑行业和环境的统一协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得到开发,一方面这说明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城镇化发展速度更快,但是另一方面也容易带来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建筑项目开发过程中,建筑材料和资源的浪费率较高,产生的废气废物也增多,对环境形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建筑行业的发展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前提进行,尽量在进行项目开发和施工时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实现行业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其次,实现绿色节能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让居民能够获得更好的空间享受。从居民的居住需求来看,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目的实际上也是为了能够让居民居住得更加安全和安心。

2.2超高层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近些年,能量资源短缺、环境破环严重等问题日渐突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因此,加强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倡导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变得刻不容缓。超高层建筑设计是城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低层建筑和别墅洋楼设计,超高层建筑更好地体现了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目前,绿色、节能、环保的超高层建筑设计逐渐成为了建筑设计发展的主流方向。对超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土地资源有限、能源资源短缺的约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建筑周边的环境规划和设计,大力促进新能源的应用,促进节能减排,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尽量采取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重点改善建筑内部的环境质量。

3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中存在的缺点

从目前来看,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已普遍运用到民用建筑领域,但其在很多方面仍存在着各种问题:首先,社会大众的环保节能意识有待提高。目前,政府方面相当重视绿色环保的意识,但从整个社会来说,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对环保节能领域仍有较大差距。例如:相当一部分的居民在装修新房的时候,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布局,打掉墙皮,换了窗户,拆掉隔板,严重破坏了建筑原有设计的节能性和环保性。其次就是我国的建筑工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现阶段我国的绿色建筑和西方国家相比还处于萌芽阶段,我们需要利用现代化的工业建造手段和方式代替传统的建筑模式去建造房屋。再次我们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上有待加强。我国在建筑垃圾处理方面的基础不是很多,用于这方面的资金保障不足,很多企业相对于改造、维护建筑更倾向于拆除建筑,大量的浪费建筑资源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很多建筑的废弃物。

4绿色建筑设计的优点

超高层建筑设计体积规模庞大、操作复杂,实际建设过程中常常出现能源消耗过大的现象,因此,对超高层建筑设计的节能多元化研究通常要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因素考量和探究。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群体的综合布局、建筑单体的设计以及构造体系的设计等都是实现节能多元化设计的关键。在超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现各方面的合理设计和开发,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选择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高、能源消耗低的设计方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超高建筑的综合能耗问题一直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对超高建筑的能源消耗课题研究主要包括: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低能耗设备的选择、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智能化的资源管理等,这些研究课题的主要目的都是降低能源的消耗、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后期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并最终达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超高层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建筑主体庞大、体积较高,所以在进行整体结构设计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在确定建筑主体高度时,更要充分考虑由于地震、洪水、暴雪等自然灾害可能产生的影响。超高层建筑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在结构抗震性设计上,要采用弹性和弹塑性材料对结构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程度的抗震加强,从而确保在地震的损伤下,可以人为地进行建筑物的损伤顺序和损伤程度的控制。在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设计中,大部分会采用钢材结构体系设计,但钢材等建筑材料也存在高导热性、耐火性不足等缺点有待改善。此外,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人们的生活区和工作区必须具有明显的分区,同时,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活区的对应生活配套设施的布局,从而最大可能地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结束语

绿色建筑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宏观的概念,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且范围大,包括循环利用建筑材料和自然资源,包括开发利用新能源。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应放眼大局,不能只停留在独立的建筑上,应将其与整个城市的规划相结合进行设计。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设计师们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依靠政府机构的政策要求,还需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构建绿色建筑的的过程中,促进绿色建筑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玉萍.关于高层民用建筑的设计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8).

[2]范芳菲.浅议如何加强对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J].安防科技.2011(06).

[3]刘浩.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18).

猜你喜欢

绿色理念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基于绿色理念的室内装饰设计分析
基于绿色理念下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论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理念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运用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