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内控制度与绩效管理的有效结合

2017-06-27高志敏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绩效管理关系内部控制

高志敏

摘要:建立起良好的绩效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有助于客观公正、良性竞争、协作交流的工作氛围的形成,提高团队协作意识,获取良好业绩。本文在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绩效管理基础上,充分应用内控制度中注重过程执行的特点及规范化、高效化的理念,来弥补绩效管理、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不足,从而确保企业日常经营运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内部控制;绩效管理;关系;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一、绩效管理与内控制度关系

绩效管理指“企业管理者采用一定的方法和制度以保证企业及其子系统(部门、流程、工作团队和员工个人)的绩效成果能够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促進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也是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能力的管理方法以及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

在公司管理规划层面将制定的经营目标指标进行分析、分解、下达,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和调查,从而不仅明确了公司的考核指标,而且也明确了公司内部各部门,员工的分解指标。通过将年度指标分解,充分体现出了公司的战略指标,因此员工可以清楚的了解公司战略的重点,有了明确的目标,也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团队合作效益。在单位内部,员工薪酬调整或是职位变更都与绩效考核的结果相联系,从而对于激发员工工作潜能,鞭策员工起到正面的作用。与此同时,绩效管理所倡导的公平、公正、积极主动的企业文化逐步扎根下来,与绩效管理内容相关联的管理机制,渐渐的已形成和完善。

绩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绩效管理没有与企业目标相结合而流于形式;绩效管理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督和控制;绩效管理的方案没有严格被执行;其结果缺乏考核;在公司内部管理层与基层员工之间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等。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可以有效地改善绩效管理的现状。

内部控制制度几乎是与企业组织同时产生的,企业要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必须首先做好内部管理控制工作,但内部控制概念的提出经历了由 “内部牵制”逐步演进到“内部控制”的过程。根据我国《基本规范》的定义,所谓内部控制即“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内部控制的内容不断丰富,逐渐演变为内部控制结构。按照不同的内部控制目的,可以将内部控制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其中会计控制是指“为了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合规等相关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针对保证经营方针、决策贯彻、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的有关控制”。有效地实施内部控制可以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绩效管理,规范管理层权力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二、内控制度与绩效管理改进建议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要保持市场控制力,得到持续的发展,就要适应周围环境的快速变化,把内控制度和绩效管理这两者结合起来。一方面,将极大的促进绩效管理工作持续改善,更好地服务于公司战略目标的完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员工工作潜能,实现其自身价值。

(一)以公司战略目标为中心

企业的日常运行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为中心。构建内部控制制度即在公司内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方法,从而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保障,内控注重的是程序化的制度设计和在执行过程中的约束和控制,对公司内相关人员施加外部压力,属于“他律”的管理方式;绩效管理则强调员工绩效的考核、评价与激励,进而培养出良好的企业竞争文化环境,增强企业活力,有利于企业长足发展,增强企业整体实力。它注重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强调的是“自律”。将两者结合起来,会弥补各自原有的不足,促进其共同发展。

(二)将两项制度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首先,需要在企业内部形成较强的团队精神,才能发挥出整体优势。其次,可以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管理层与基层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误解,以及管理者之间的意见分歧,从而有助于管理思想的传播与执行。再次,把充分发挥每一个个人的的主观能动性与协调各种关系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在健康、有序、和谐的环境中,才能保障内控制度和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最后,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董事会职能,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定计划及组织实施方面,要始终坚持企业的文化理念。

(三)将内控制度执行与绩效考核指标结合

在具体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的时候应考虑到执行内控制度的情况,可以对内控制度业务流程的执行效果有量化的评价,并将其与对应部门的绩效计划联系起来,一起纳入到绩效考核范围之中。同时在设计内部控制流程的时候,要考虑到绩效管理工作的环节,将内控制度与绩效管理相关关节点的设置结合起来,从而有利于绩效管理工作高效地施行,以内部控制制度所具有的规范性和强制性来确保绩效管理目标的完成。内部控制尤其是强化内部审计对提高内控及企业绩效的有效性具有巨大作用。如建立起完备的内部审计体系以监督内控制度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执行,并及时地把检查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

综上,内控制度和绩效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重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将为达到提高绩效管理有效性的目的做出巨大贡献。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确保企业的经营运作有序、科学、高效,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美金.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管理相互配合的模式构建[J].企业文化旬刊,2013(4).

[2]雷娜,杨文杰.管理水平、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3(32).

猜你喜欢

绩效管理关系内部控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