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问题琐议
2017-06-27郭博菡杨漾
郭博菡,杨漾
(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问题琐议
郭博菡,杨漾
(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成语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文章从调查《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一至六级词汇与常用对外汉语教材中成语的分布现状入手,分析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认为对外汉语成语教学要想取得成效,除了要对大纲和教材的编写作出合理的安排外,还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
对外汉语;成语教学;大纲制订;教材编排;教学设计
成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汉语语言的“活化石”。了解和掌握成语是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成语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一、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现状
成语形式简洁,意义精辟,很多成语蕴含着典故,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来用,不能随意插入其他成分。因此成语在汉语语汇系统中有着特殊地位。近年来,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杨晓黎①、洪波②探讨了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法,张永芳③、王若江④重点考察并分析了外国留学生的成语偏误,包括偏误的原因、类型等。郑丽芸⑤从汉外对比的角度研究了不同语言中对应的成语。魏庭新⑥分析了外国人学习成语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不过,就总体而言,成语教学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一)HSK大纲中成语的分布情况
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是目前考察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汉语水平的一个基本手段。HSK大纲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备考的一个重要指南。本文所参考的大纲为商务印书馆2009年出版的《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以下简称HSK大纲)。经考察,成语主要出现在HSK六级大纲的词汇中,五级大纲中只出现了2个成语,四级以下的大纲中没出现成语。HSK六级大纲规定需掌握的词一共有5 000个,而其中成语仅为116个,只占词汇总量的2.3%。可见,成语在词汇大纲中所占的比例十分低。需要指出的是,按照HSK规定的语言能力等级标准,凡是达到HSK四级的考生“可以用汉语就较广泛领域的话题进行谈论,比较流利地用汉语与母语者进行交流”,凡是达到HSK五级的考生“可以阅读汉语报刊杂志,欣赏汉语影视节目,用汉语进行较为完整的演讲”。从HSK规定的语言能力要求来看,成语至少应该在HSK四级及以上等级词汇表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常用对外汉语教材中成语的分布情况
为了考察成语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分布及应用情况,我们选取了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近几年使用的主要教材进行统计。这些教材包括:零起点及初级阶段使用的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成功之路·起步篇》和《成功之路·顺利篇》;中级至高级阶段使用的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发展汉语·中级综合》《发展汉语·中级口语》和《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我们重点对各阶段汉语综合课所使用的教材进行考察。调查发现,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和中级阶段,教材中出现的成语数量极少。比如,初级阶段的教材《成功之路》系列4本书中仅出现了4个成语。中级阶段的教材《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Ⅰ)》和《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Ⅱ)》2册书中分别出现7个和5个成语。到了高级阶段,教材中成语的数量激增,如《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和《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Ⅱ)》2册分别出现72个和77个成语,共计149个。
成语在不同阶段的教材中分布极不均衡,这种分布是否合理,怎样分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成语,值得广大教师思考和探索。
二、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语在HSK大纲及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分布问题
成语教学在初、中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基本上是缺失的。然而到了学习汉语的高级阶段,成语突然大量出现,这不仅令外国学生望而生畏,也使教师感到措手不及。
在对HSK大纲及常用教材进行对比后,我们发现,教材中出现的成语与HSK大纲中的成语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存在很大差异,教材和大纲中相同的成语很少。综合课全部教材包含的成语为165个,大纲中成语有116个,二者所覆盖的相同成语仅为17个。这说明日常学习的成语与HSK大纲中所要求掌握的成语是脱节的。
此外,教材中成语的难度分布是否合理也值得商榷。比如,中级阶段的教材中出现了成语“五花八门”,高级阶段的教材中出现了成语“笨鸟先飞”。相比之下,“五花八门”无论在语义内容上还是文化内涵上都比“笨鸟先飞”更难理解和掌握。
(二)成语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呈现问题
成语承载了许多中国文化信息,学习成语是外国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提高汉语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教材对成语的介绍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如成语的界定和注释问题。在《发展汉语·中级口语(Ⅰ)》中出现了成语“百闻不如一见”“别来无恙”“不见不散”。教材认为前两个词语不是成语,没有标明词性,而第三个词语明确标明是成语,这和成语词典对以上三个词语的界定大相径庭。此外,教材对成语的注释过于简略,通常只是语义的英语注释,问题很多。第一,它没有考虑到母语非英语的外国学生的理解需求。第二,注释常常有很多问题甚至错误,懂英语甚至母语是英语的外国学生阅读后也是似懂非懂。第三,这种问题注释不但不能表达成语的很多重要信息,如感情色彩、语用环境等,还会直接导致两种后果:一是部分学生在看了成语的意义注释后,会认为成语很简单,与之前学过的一些词语差别不大,日常表达中根本没必要使用;二是感兴趣的学生尽管喜欢用成语表达,但如果没有经过课堂讲授和课后操练,只是依据注释的意义机械地套用,便会张冠李戴。例如,成语“吹毛求疵”的英语注释为find fault,义为“发现错误、毛病等”,注释中没有提及这个成语贬义的感情色彩,如果仅参考英语注释理解成语,学生可能会造出这样的句子:“老师在我的作业中吹毛求疵。”
三、成语教学中的方法选择和方案设计
(一)成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法
成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法有翻译法、视听法、听说法、任务法等。
所谓翻译法,是运用学习者的母语帮助学生学习。人类的文化是共通的,因而很多语言中存在与某些汉语成语类似的表达。对于这样的成语,可以引入外国学生的母语进行对比,让学习者有更直观的感受。英语中有许多谚语和汉语成语含义相近,例如:爱屋及乌与Love me,love my dog,笨鸟先飞与A slow sparrow should make an early start,和气生财与Harmony brings wealth。
翻译法也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成语翻译要么还停留在对成语字面意义的翻译,难以体现成语的文化内涵,要么语义和文化内涵“貌合神离”,甚至相去甚远。试比较“骨鲠在喉”与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从字面意义看二者完全对等,其实不然:“骨鲠在喉”的意思是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而英语谚语义为难以启齿。如果用英语谚语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来解释成语“骨鲠在喉”,必然会造成该成语在使用方面的偏误。此外,翻译法无法体现成语的使用条件,对教师的外语水平有很高的要求,一种外语翻译不能满足不同国家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翻译法只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成语语义。
所谓视听法,是指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教学,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感受。在成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学习。这样的学习比较直观、生动和形象,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但是运用视听法存在的问题是资源有限,要制作或找到表义准确又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资源比较困难。
听说法,又称口语法,结构法。这是一种通过反复操练句型来培养学习者听说能力的教学法。听说法产生于二战以后,目的是在短期内提高美国军队士兵的口语能力。这种教学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成语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规律,归纳结构类似的成语,有助于学生词汇量的扩展。不过,单纯的听说法对于深入了解成语的意义、掌握成语的使用方法等没有帮助。
所谓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要求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这是目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法。学生在履行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参与、互动、交流和体验,通过完成任务提高对目的语的认知能力。外国学生使用成语出现偏误的主要原因是对成语的感情色彩、使用条件了解不够透彻。因此可以针对这些问题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教师在任务设计环节中,要注意难易适中,设计符合学生汉语水平的任务,过难的任务会影响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在任务前应该将重点、难点、易错点解释清楚。任务完成后,要进行总结,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任务中使用的成语。
总的来说,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以及所教成语的特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二)成语教学方案的设计
我们设计了一个教学方案。教学对象为非单一国籍的外国学生,汉语水平为初级、中级。
对于汉语水平较低的外国学生,首要的教学目的是让他们理解成语的含义,对学习成语产生兴趣。其次要让学生了解成语的语法结构、使用规则、感情色彩等。
教学示范成语:人来人往(英语注释:coming and going of a large number),七上八下(英语注释:at sixes and sevens)。
1.教学环节一:热身
方法一:利用图片(见图1)选择成语。
这两个成语的含义都很简单,即使不懂英语,通过汉语的字面意义也能猜到该成语的含义。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选择相对应的成语。这样的热身活动,让学生很有成就感,活跃了课堂气氛。
图1 看图猜成语之“七上八下”
方法二:观看成语故事视频。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所学成语的视频。这种方法适合那些来源于某则简单寓言故事的成语,比如“守株待兔”“对牛弹琴”“自相矛盾”等。具有情景描述性的成语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比如,成语“人来人往”。
2.教学环节二:成语相关知识的讲解
语言学家Cohen和Nation认为要掌握一个词,就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该词的字面意义;
(2)该词的多层意思;
(3)该词运用有何限制,如地域限制、口头或书面用语等;
(4)由该词而来的转化词;
(5)该词的句法特征;
(6)该词的语义特征;
(7)和该词密切相关的词,如搭配等等。⑦
以上这些原则也可用于指导成语教学,检测外国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的成语,具体可判定如下:(1)属于最浅层次的掌握,学生借助词语注释或查词典,可以初步了解所学成语的大概意义。(2)~(7)属于对成语知识内涵的掌握。这些内容在教材注释或词典中是不能得到全面体现的,要通过教师详细讲解学生才能理解。
以成语“七上八下”为例。从字面意义看,该成语的每一个字都不难理解,教师要重视比喻义、感情色彩、使用限制和搭配等方面的教学。“七上八下”多使用比喻义,用来形容心神不安,心里慌乱,所以直接主语多为“心里”一词。“七上八下”是“七A八B”式成语,其中A和B是相近、相对或相反意义的词,“七”“八”表示零乱、杂乱之义,因此“七A八B”式成语一般是贬义色彩的,类似结构的成语还有很多,可以进行相应的扩展,如图2所示。
图2 “七A八B”式成语教学扩展
3.教学环节三:练习和应用
前两个环节均属于成语知识的输入环节,此后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练习和应用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输出,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练习检测教学效果,查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该成语,及时总结和查缺补漏。练习可以从口头练习和书面练习两个方面进行。口头练习可以使用看图说成语法或者情景表演法。看图说成语属于识别层次,情景表演属于较难的表达层次,既考察学生的理解情况,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书面练习考察学生对成语的深层语义、语用条件、感情色彩、常用搭配等的掌握情况,可以采用“词语填空”“运用成语完成句子”等多种形式。
综上所述,教师的讲解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而教学效果需要练习和应用来检测,教学的成果也需要练习和应用来巩固。总之,教师需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法,讲解要深入细致,课堂环节应系统和完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成语。
四、结语
成语在汉语言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成语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汉语成语教学可以帮助外国学生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迄今为止,对外汉语成语教学在考试大纲和教材的编写方面以及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应引起重视。
注释:
①杨晓黎:《由表及里,形具神生——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探论》,《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89-92页。
②洪波:《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探论》,《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第2期,第297-300页。
③张永芳:《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3期,第25-30页。
④王若江:《留学生成语偏误诱因分析——词典篇》,《华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3期,第28-35页。
⑤郑丽芸:《日汉对应成语对比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3期,第57-64页。
⑥魏庭新:《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成语的难点分析及对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第2期,第62-65页。
⑦吴霞、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1998年第1期,第54页。
[1]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3.
[2]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六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成语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刘洋.21世纪以来成语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11):58-62.
[5]吴霞,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1998(1):53-57.
责任编辑:赵 青
10.3969/j.issn.1673-0887.2017.03.014
2016-12-27
郭博菡(1981— ),女,助教。
H195.3
B
1673-0887(2017)03-00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