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究

2017-06-27吕贵清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措施

吕贵清

【摘要】:林业资源是我国资源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我国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促进作用。因此,林业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林业规划管理的重视程度,运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对林业资源进行规划,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规划管理;可持续发展;措施

引言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但是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林业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危害,其可持续发展进程受到阻碍。林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人们居住生态环境,促进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林区经济效益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林业可持续发展内涵概述

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使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政府加大了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相互协调。林业发展作为生态环境发展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其可持续发展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林业生产包括森林产品、木材等相关林木资源经营活动。林业生产经营不仅包括对林木的采伐,还包括对林木的保护和更新,使林木资源能够持续不断地供应给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因此,林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开展林业生产时,要根据林业生态环境的特性采取科学合理的开采方式进行,保证林业生态系统不受到严重破坏,使林业生态系统能够稳定、健康的持续发展,使林木资源能够持续更新,而不是被无休止的完全开采,使林业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增加。

2、我国林业管理工作的现状

2.1采育失衡,森林资源锐减

采育失衡是现阶段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林业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普遍存在于我国林业资源生产管理过程中。当今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的进步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该种现象导致大量树木被砍伐,树木生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树木更新速度。技术性的保护与培育对林业资源长远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林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培育,进一步加重资源匮乏现象。树木生长需要一定的周期,难以满足大量的木材需求,继续进行砍伐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长时间没有形成对林业资源科学有效的管理,最终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受到影响。

2.2林业产权结构模式单一,林业基础设施薄弱

林业资源产权范围属于公有制,不属于地方或者具体单位,因此,林业资源经营以及管理方案都是由国家直接下发。但该项制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完善的制度对地方进行补贴以及基础设施缺乏都是其重要表现。林业资源管理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资金不足会对林业资源的长远发展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国家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從根本上促进林业资源管理与经营。

3、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3.1加快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繁荣的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消费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以弘扬生态文明为核心,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全面系统地宣传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科学知识,大力弘扬先进的生态文化,摈弃落后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大力宣传森林文化、树文化、花文化,使更多的人认识生态文化,接受生态文化,吸引更多目光关注林业,凝聚更多力量建设林业;二是加强生态文化产品建设,围绕森林文化、古树名木,大力开发、挖掘、收集、整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价值的文艺、影视、歌曲、舞蹈、书画等生态文化产品;三是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选择生态教育内容丰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革命纪念林、树木园、植物园、动物园等作为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加强教育基地基础设施和文化展示建设。划定特定区域,开辟专门的纪念林、纪念树营造基地,组织群众积极营造“友谊林”、“三八林”、“青年林”、“结婚纪念林”、“名人纪念林”等,展现森林的绿色文化、生态文明和人文历史。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林木认养、认领、认建工作。全力抓好各地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文化博览园等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在传播生态知识、生态文明教育和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面的作用。

3.2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完善

国家应当制定并颁布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进程,比如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并开展了重点保护和建设,需要结合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增强当地群众开发和建设自然保护的积极性。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多种生物展开保护,在保护区内设置不同的监测点、物种养育点,实施监测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物种,救治濒临灭绝的稀有物种,并积极引进促使自然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外来物种,增加保护区内物种的多样性,全面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此外,还可以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旅游、科研、生态保护研究等相关行业发展,使林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

3.3促进区域化经营的发展

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由自然资源环境基础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决定,其实践过程也主要依赖区域复合系统,通过政府、公众与市场的相互协作实现。基于林业部门难以解决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所有经济、森林发展、生存的问题,需在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复合系统中,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并综合调控区域政策、法律法规、行政手段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才可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符的经营途径和经营模式,从而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要取得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就要重视与保障生态效益,同时足够地认识目前林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障碍,并积极探索解决对策,并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市场机制,开展多种经营模式,以推进科技研发并创新林业产品,努力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和融入到林业发展整个过程中,最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焜,杨影,贾利.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1):53-54.

[2]宋贺.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6):217.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