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2017-06-27匡天悦
匡天悦
摘要: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是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的关键,因而围绕内部控制的研究也开始日渐广泛而深入。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旨在发现内部控制审计领域的研究机会,期望对深入研究内部控制的人员给予一定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文献综述;整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02
一、引言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前进以及公司经营需求的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理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表现在内容上的持续扩充以及理论概述上的更加规范。1990年以后,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层出不穷,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研究内部控制的成果,这其中的一些成果成为业界的“标杆”,是后来各个国家的学者研究的方向。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在探索内控方面的成就要属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所发布的名为“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的报告,即“COSO报告”。该报告对内控进行了新的归纳与概括,并讨论出了构成内控框架的五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到了2004年9月,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又发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文件,该文件在内控方面增加了关于从各個方向进行风险管控的新内容,进一步将风险管控与企业的内部控制联结在了一起。
另外一个著名的探索内控方面的成就是《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即“SOX法案”。该项法案提出了新的观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出公司尤其是已经上市的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要保障其内部控制是有作用的,其不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审计委员会汇报能够合理保证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可靠性的控制程序以及其完成的状况,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外界发布该企业对其内控现状的评价与分析的资料。
二、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一)在探索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与人事管理层面
Jennifer Altamuro, Anne Beatty(2010)认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与管理是否有作用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企业需要更专业、更尽责的审计师来对其内部控制进行监管。
Chan Li, Lili Sun, Michael Ettredge(2010)试图对各企业财务总监的专业资格是否具有重大缺陷做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他们认为对于萨班斯法案中某些不良意见表示认可的财务总监们在其专业方面并不合格,这些公司需要聘请更为合格的财务总监才能改善其内部控制的现状。
Davide Rizzotti, Angela M. Greco(2013)认为许多国家的监管框架因为监督机制都强调审计委员会的重要性,一个尽职尽责的董事会能对内部控制委员会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Dean Neu, Jeff Everett, Abu Shiraz Rahaman(2014)研究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对抑制企业财务舞弊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控制行为来强化企业及其管理者的伦理和道德。他们特别强调了米歇尔·福柯和德勒兹的见解,提出防止财务舞弊必须依赖于企业内部良好的理解与沟通以及有效的监管行为。
(二)在探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层面
Theresa F. Henry, John J. Shon, Renee E. Weiss(2011)根据萨班斯法案研究了财务总监的薪酬与内部控制结构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如果加强企业的监管很有可能也会增加企业不可预见的费用。
M. Dale Stoel, Waleed A. Muhanna(2011)呼吁企业的高层人员要密切关注其信息技术的监管与控制。他们认为对企业内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控制在基于信息系统风险定价的资本市场中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
Ryan LaFond, Haifeng You(2010)根据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促进法案,认为必须增加贷款损失的准备,保证未来有持续的现金流及足够的盈余,才能保障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可预测的以及有效的。
(三)在探索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管理层面
Michel Benaroch, Anna Chernobai, James Goldstein(2012)认为IT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缺乏IT内部控制时会对内控的整体目标产生重要影响。公司规模越大,风险越高,对银行业来说尤其如此,因此企业有必要加强对信息和安全漏洞的关注。
Iris Saliterer, Sanja Korac(2013)认为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开始带动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变化,尤其是地方公共服务的多元化和分散化,导致了公司的内部控制受到了来自政府部门以及公共管理者外部问责制的挑战。而有效的处理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以及对信息的控制,使其保持高度流通状态。
三、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研究成果颇为丰富。
(一)国家相关政府机构所做的关于内控方面的规定
由于受1997-1998年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相关部门对于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日益关注。财政部于2001年发布了两套关于内控的试验执行的规范,规范中清楚地规定我国企业不仅需要初步形成内部控制的框架,进而逐渐健全和优化整个内部控制系统,并且还要加强对企业内部资产尤其是货币类资产的控制。
2006年底,央行颁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该指引强调银行的内部控制与企业一样,也是以其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而实行的一种动态的程序,只不过与企业相比,银行更要注重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价与分析以防止损失的发生。
2008年,财政、审计以及其他各监管部门在一起进行了研讨并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从1992年的《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中受到启发,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情況,建立了我国企业必须形成的内部控制的整体构架。该规范以更加严谨的角度重新概括了内部控制,对其实施的准则和需要实现的宗旨等都进行了更加确切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实践及借鉴作用。
(二)相关学者的研究
1980年以后,由于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不断实施,许多学者将精力日益投入到对内部控制的探索中。他们在吸取外国专家优秀研究成效的基础上充分立足我国的国情,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拓展和创新,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有以下观点较为典型:
1.在探索内部控制的理论层面
吴水澎、陈汉文(2000)以内部控制的原理为起点,对其作了各个角度的分析,并提出企业应根据《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中描述的五个构成内控的主要元素来建立企业自身的关于内部控制的框架。
陈汉文、张宜霞(2008)采用多种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对其他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并得出只有构建高效的控制体系才能保证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结论。
2.在研究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层面
阎达五、杨有红(2001)认为董事会或经理层等高级管理部门是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中枢神经,必须明确且保障其核心地位,分清各层级部门的具体权限,以完善和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
杨雄胜(2005)广泛的从各个相关学科进行研究,强调若要使内部控制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以管理控制为根基并融入公司治理的新观点,这样才能使内部控制具有实践性的价值。
3.在探索内部控制信息的揭露与评估层面
李华、陈丽娜(2004)在对上市公司信息揭露的研究中指出了其影响因素,并对信息揭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优化,以解决实际发生的问题。
蔡吉甫(2005)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效益良好的企业更愿意分享其内部控制的资料和相关信息,且这类公司的财务报表大多具有较高的质量。
仇莹(2005)初步构建了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和评价的模型,并分析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其五大构成要素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4.在探索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层面
邓春华(2005)比较分析了国内外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之后的具体情况,并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朱荣恩(2001)为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设计了详细的控制方案,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陈志斌、何忠莲(2007)认为加强监管与明确职责分工是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企业应该引入关于经济方面的新的观念,并增加信息与信誉等方面的体系以促进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
四、启示与展望
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从上文的回顾中可以看出,随着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相关领域的学者们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也在逐步得到拓展。但是不得不承认,当前针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现阶段对于内部控制尚未有一个统一认识,大部分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方面,而立足于内部控制实务的研究却比较少,应该加强实验、调查等可验证性的方法;另外,内控审计仍然注重其经济后果,针对其影响因素及动机的研究还是很少。总之,完善内部控制、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内部控制还有许多领域值得学术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晓舟,伍丹.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的综述及评价[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4).
[2]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 way Commission(COSO).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M].1992.
[3]COSO.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Evaluation Tools[M].1994.
[4]陈海平,毛倩.内部控制国内外文献综述[J].科技资讯,2016,14(24):65-67.
[5]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