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环境意识特征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7-06-27吴艳
吴艳
摘要: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提高,但与此同时,环境状况日益加剧,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分析公众环保意识的特点,并认识到意识转变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只有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社会参与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意识;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02
一、环境意识内涵的界定
(一)哲学角度
哲学上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取得成功。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是人们参与环境实践活动的客观反映。因此,环境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反映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即环境价值观念,包含有心理、感受、感知、思维和情感等因素;其二是指人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因此,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可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心理学角度
刘培哲(1993)认为,“环境意识是人们对待环境问题上的心理觉悟。它包括生产、生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思想、情感、知觉、伦理道德等意识要素与观念形态的总和”。也就是说环境意识包含了人们对环境审美情趣方面的内容,需要人们从情感的角度去感知环境问题,珍惜环境。
(三)伦理学角度
环境伦理观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为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秩序。环境伦理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尊重自然,每一种生命体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二是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稳定,一旦生态链被破坏,必定会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三是顺应自然生活,实现生态平衡。
可以说,对环境意识的概念界定只是体现了不同视角的侧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但关于环境意识的内涵,却是相对统一的,环境意识都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先进思想观念的集合,以及人们参与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动程度,提升环境意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正确的环境行为。
二、居民环保意识特征分析
总体来说,公众环境意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主要表现如下:
(一)环保行动滞后
大多数公众都有环保的意识,对环保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也认识到需要加强环保学习,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没有真正做到言行合一。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当前公众超前消费行为日益突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有提前购房购车的需求,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环境的压力,造成环境负担过重,资源消耗量增加,大气污染加重,而对于超前消费带来的副作用,绝大多数受访者在考虑到自身需求的情况下而对此知之甚少或者是不予重视。
所以从目前来看,保护环境的行为也大多还只停留在“呼吁”的层面,要真正将保护环境的观念转化为保护环境的内在动力和自觉行为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二)环保态度较积极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由于环境污染给公众带来了身心健康上的痛苦,大多数人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公众环保意愿度较高。大多数人表示愿意为环保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这一点很值得政府部门的关注,也就是说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倡导者和组织者,应该引导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充分调动大家在环保方面的积极性。
(三)公众环保意识有明显的“依赖政府型”
就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而言,人类社会在经济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传统经济模式、“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传统经济模式采用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过程。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这些都直接造成了环境问题的恶化,而在这些过程中,环境的治理主要是政府主导,企业参与。
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公众希望有所改变。公众对于自身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环保工作缺乏清晰的认识,因此,公众环保意识依然呈现较强的“政府依赖型”,普遍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是环境改善的主体,希望政府能够强势干预进行环境改善,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受到抑制。
三、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对策建议
(一)政策保障,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目前,我国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但地方政府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困难,可操作性弱。因此应鼓励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当地的环保情况,开展环境立法工作,加强对当地企业的环保监管,因地制宜解决本地区环境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政府仍需加强以下方面的推动:
1.环境知情权与监督权
信息的不透明使得公众对企业的監督难度加大,因此,政府应通过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方式,要求企业定期向公众公示相关的环境信息,尤其是重点企业环境信息公示和污染严重企业环境信息公示,如企业的能耗、水耗、物耗、企业节能举措等,而公众通过查询相关信息,关注企业环保方面的进展,有助于加强社会监督,增强社会责任感,维护自身权益。
2.环境索赔权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公众是信息的弱势方,如果企业隐瞒生产过程、排污状况、污染物危害等相关信息,实行污染行为,而公众由于信息比较贫乏,讨回公道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因此只能放弃,这就使得很多企业进一步放纵对环境的破坏。
从法律层面上,作为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公众需要突破传统的侵权诉讼模式,摸索设立集体赔偿、污染保险等机制,真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环境议政权
政府要通过立法的方式让公众可以参与到环保政策制定、环保行政议事,能就环保事项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个可以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通过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组织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让公众参与进来。同时,各级环保部门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站、微博、微信等方式,让公众更加容易参与到环境事务中来。
(二)建立民间环保团体,扩宽公众参与途径
环境治理虽然需要政府监管、企业治理,但仅仅依靠国家治理的模式难以彻底解决问题,更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综合运用社会手段,做好环境保护工作。2015年7月2日《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已由环境保护部会议通过,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说明公众参与已上升到了法制高度。
政府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力量,一方面政府应当允许公民自行成立环境保护社会团体或非政府环境保护群众组织,并通过这类组织参与环境管理;另一方面,公众可以借助社会团体的力量,发表自己对于环境的建议或意见,使公众从不同侧面、角度均能积极有效地投入到环境保护活动中去,提高环境保护的有效性,扩宽公众参与的途径。
(三)培育生态文明
要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因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加强观念转变
加强环境认知教育,需要让公众明确环境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峻影响和挑战,使其充分了解环境变化的事实和根源。
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广泛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和观念。绿色消费主要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时选择绿色产品,如提倡购买有环境标志、有机食品和节能产品认证的商品。二是让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三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如垃圾分类,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变废为宝,对资源回收再利用。
2.重视行为引导
从途径上来讲,政府要充分发挥传媒优势,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普及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政策,让市民更多地了解本市的环境狀况;
从过程上来讲,可以把枯燥的统计数据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示给市民,着重推进社区环境宣传,从一家一户开始,以此激发市民的环保责任感,参与意识往往会更直接和有效;
从层次上来讲,要针对不同人群展开环保教育。例如,对青少年学生,应通过学校课程设置和讲座;而对于企业人员,则可以通过举办环保教育培训班来强化其环保意识等。
3.重文化培育
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政府要加大生态文化传播力度,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促进生态文明道德和行为的养成,把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文明理念上升到提高全民素质的战略高度,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风尚。
公众要树立生态环保的价值观、伦理观和生活观,政府要设立正确的政绩观、财富观,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积极参与,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倡导者与组织者需要起到推动作用;企业则需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注重环保生产;而要更有效地推动环保举措,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则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芳,杨雄.上海市民的环境意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社会学与社会工作,2006(1).
[2]韩冰雪.许昌市生态文明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5(2).
[3]汤文华,段艳丰.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http://epub.cnki.net/kns/Navi/ScdbBridge.aspx?DBCode=CJFD&BaseID=GWCG&UnitCode=&NaviLink=%e5%9b%bd%e5%a4%96%e5%9f%8e%e5%b8%82%e8%a7%84%e5%88%92.对策与战略,2014(12).
[4]周景博,邹骥.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的总体评价与影响因素[J].北京社会科学,2005(2).
[5]陈宜菲,邱罡.潮州市公众环保意识总体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6.
[6]刘闻佳,明庭权.我国居民环保意识及环保行为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