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经济发展思考

2017-06-27董大林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林下经济思考发展

董大林

【摘要】:林下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对于国家与人民都极为有利的先进发展方式。发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创新新型林业生产,将森林资源再利用,形成一种循环经济,并持续挖掘森林资源潜力。我国的林下资源发展,多年来遵循“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发展原则,已取得明显进步。基于此,本文将以亳州市林业发展情况为例,林下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行思考探究。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思考

【前言】:亳州市是典型的平原地貌,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因素,加上水陆交通便利、土壤条件良好、气候适宜等诸多因素,都十分适合林业发展。由此,也为林下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目前,亳州市的林地面积有223万亩,其中农田林网的建网率已经达到91%,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林下经济系统,为当地农民创造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1、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林下经济发展由国家倡导并支持,旨在“发展森林、白虎环境、惠及广大农民群体”,为广大山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补充。对于林改后的山林地区,林下经济的发展为山林地区的农民提供了一种有效致富的方式,林下经济的提出,缓解了林农矛盾,以及人多地少的生产难题。目前多数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由于认识不足,导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当地政府不认可林下经济的的发展前景,投资力度与补贴政策不到位,使得林下经济得不到发展;还有些地区,由于缺少技术支撑,使得林下经济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林下经济的建设当中,缺乏相关的技术服务支持和政策保障,使资源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林下经济发展,是森林与农业共同发展的一种科学、合理的途径,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当地的发展条件,因地制宜,科学的选择发展模式。正确的发展模式,能够改善林分状况,并由此提高林分的质量,增加森林效能,使主、副业之间达到相辅相成的平衡关系,取得共同发展[1]。成功的林下经济模式,能够为全国各地的林下经济拓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作为发展准则,进行科学发展,最大程度的防治纰漏产生,避免恶性循环。为其有序、健康、良性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思考与改进。

2、 林下经济发展方式

2.1生态优先、科学发展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身寸法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森林更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发展林下经济,需要以林地资源、森林资源为依托。只有在森林森林生态环境资源和谐稳定的情况下,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以及森林旅游等经济生产才能有效进行并发展。尊重自然规律,是经济长久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发展林下经济这项民生工程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适度发展,不能以牺牲森林生态系统为代价,换取林下经济发展的一时利益。此外,林下经济的发展,要在配合当地林业管理部门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因为林业的管理工作的责任,就是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林产品、培育森林资源[2]。林业部门的监督管理,能够弥补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缺陷,提供短期林业产品、培育森林资源、实现持续发展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当贯彻“以林为本、生态优先、科学发展”的准则,实现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亳州市谯城区的2017年最新的林业生产意见中指出,要全面实施林业的增绿增效行动,提出工作重点就包括:实施水系防护林、道路造林、农田防护林、森林创建四大实施工程。在此之前,全区实行坡耕地退耕还林面积,累计达42500亩;荒山荒地造林面积达35000亩。在实行退耕还林的过程中,科学实行生态林与经济林分别进行的方式,能够有效维护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同时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

2.2因地制宜、优势发展

林下经济的发展,需要根据地域条件、资源状况的不同,选择合理的发展方式。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最有效的发展方式,就是“因地制宜、优势发展”。这张发展方式,能够有效利用当地资源、以及产业基础,而且,“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更符合林农的认知程度,有利于鼓励林农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投资成本。“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需要当地领导与实践者共同努力、开拓发展思路、探索发展优势[3]。“适中选优,优中选精”,合理发展优势项目。林下经济的发展不能盲目进行,避免“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的失败发展。此外,培养优秀人才,能够在林下经济发展的初期起到带动发展的榜样作用,带领农民们,在抱哈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大前提下,最大程度实现经济效益。

亳州市谯城区的主要林下经济作物中有药材这一种类,而在药材的种植面积的18%,种植的品种是牡丹。在种植前期,首先调查了牡丹的经济效益,由于牡丹油的成功开发,市场对牡丹鲜荚、牡丹籽以及牡丹苗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种植牡丹,有着良好的经济前景。而且,在谯城区种植牡丹,有着天然的优势。谯城的土地资源豐富,气候条件也极为适宜“凤丹”品系的牡丹生长;谯城地区的药农有将近20年的栽培和管理经验,充分掌握先进种植技术,可以使牡丹的出产率得到很大提高。谯城区种植牡丹的药农,还保持着传统种植与育苗的种植习惯,使牡丹每年的育苗都能保持在4000亩左右,年产牡丹苗平稳保持在10亿株左右[4]。

2.3完善法规、加强监督

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加以支持,只有在一个有序的、规范的发展环境下,林下经济才能得到更加快速、稳健的发展前景。目前林下经济的发展就面临着法律法规不完善、林业管理只能不健全的严峻形势。由于林地权属、经营单位性质、林木权属、和主管部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管理办法、侧重点、思路等也不尽相同;加之各项法规的不健全,存在着轻林木、重利益的错误思想,假发展只占地或不发展等错误现象;特别是在林改后,有些集体林地为追求眼前利益,以林粮间作的名义,做着“退林还耕”的实际。这些行为严重阻碍了林下经济的发展,为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相关法规的建设,制定完善的管理条例,字鼓励林下经济发展的同时,着重解决发展中的乱象[5]。加强监督依法执行,为林下经济的稳步发展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软环境。

亳州市谯城区林业局依据林下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开展学习型机关活动,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完善学习制度,使林业人员能够在全面学习相关知识之后,能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要求完善政府的廉政建设措施,强化廉政意识,并将其与林业工作紧密结合到一起,全力促进林业工作的发展。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效监督实行了“退耕还林”的验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对森林资源管理制定了相关规定,并在5年中有效查处违法案件120余起。

2.4引进科技、创新发展

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层面也会得到不断地提升。林下经济的发展也要遵循这种发展形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及技术,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拓展发展领域。在加固原有发展基础的前提下,发展更多的经济模式,在保证森林生态资源的情况下,促进林下经济的更大发展[6]。

亳州市谯城区,目前已经形成牡丹、桔梗等中药材和林木、农作物进行套种的传统习惯,随着近年来林下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亳州市成为了全国最大的药材市场,该地区的林下套种产业也在不断探索更大潜力、规模的发展模式。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以杨树林为主,进行了牡丹、桔梗、白芍的林下套种,在国家的支持与林农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此后,随着产业模式的不断成熟,该地区,有进行了新模式的探索,林——药模式增加了杜仲、女贞、国槐等中药材的林下种植;林——农模式下进行了泡桐与小麦、西瓜的套种模式;林——菌模式下,采用杨树与菌类套种的技术,在五月份至十一月份期间,林下种植灵芝、天麻等菌类,其余时间种植全年均可的食用菌,以此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林——禽的经济模式下,在杨树林下养殖土鸡,良性循环,林下养殖能够使粪便为杨树提供有机肥料,从而促进林木的生长[7]。

结束语:综上所述,林下经济的有序发展,是利国利民的良好经济形势。本文以亳州市谯城区的发展为借鉴,简要总结了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及发展要求。亳州市谯城区的林下经济发展,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发展案例,值得广大林下经济发展地区借鉴学习,总结相关经验,开发科学合理的林下經济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林下经济发展,都有待科学、合理、创新的发展模式,希望广大林业工作者,能以成功案例为蓝本,进行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朱洪革,白雪,李海玲,米松华.大小兴安岭林区职工住户发展林下经济的调查与思考[J].林业经济,2014,09:26-30.

[2]王莉.肃南县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及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4,09:257-258.

[3]赵晓东.嵩县林下经济发展的调研与思考[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5,03:58-61.

[4]肖永青,孟宪平,李娟,刘志炜.河北省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考[J].河北林业科技,2013,02:81-82+88.

[5]刘桂新.伊春立足林下经济促进绿色发展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3,22:58.

[6]郭波.关于壶关县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3,24:84+82.

[7]王吉国,张彦吉.对甘肃古浪县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思考[J].甘肃农业,2013,18:51+53.

猜你喜欢

林下经济思考发展
区域发展篇
吉林省林地清收背景下林下经济推广的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