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重塑“白鹿精魂”,《白鹿原》有哪些妥协与惊喜?
2017-06-27茴香豆
茴香豆
正是这样一种“上帝视角”使得《白鹿原》被一种瘆人的荒诞感所笼罩,行文充满质疑与唐突,处处是平铺直叙的血腥,以及不动声色的恶心。它的价值指向相当模糊。对待守旧者与革新者,是一模一样的讽刺口吻。这也是这部文学经典影像化的最大难度所在。
白鹿原上有白鹿,世间再无陈忠实。
《白鹿原》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虽然没有达到《百年孤独》的高度,但书中用近乎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从清朝灭亡讲起,将军阀统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后到“文革”,以跨越几个时间段的宏大手笔,将气势磅礴的“不苟且、不妥协,我们都是原上人”的鸿篇巨制娓娓道来。
有人说陈忠实的《白鹿原》与曹雪芹的《红楼梦》颇为相近,其实两者不尽相同。陈忠实始终把自己蒙在一个荒诞的滤镜后面,他的立场是疏离的、审判的、质疑的;而曹雪芹在行文间,无法抑制地流露对过往的留恋与珍惜。《红楼梦》尽管有消沉与诡异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人间烟火。《白鹿原》的叙事者对剧中人物同情有限,例如对于白灵的死,作者居高临下,以全知全能的视角,借此嘲讽革命对于生命的视如草芥。
正是这样一种“上帝视角”使得《白鹿原》被一种瘆人的荒诞感所笼罩,行文充满质疑与唐突,处处是平铺直叙的血腥,以及不动声色的恶心。它的价值指向相当模糊。对待守旧者与革新者,是一模一样的讽刺口吻。这也是这部文学经典影像化的最大难度所在。
电影版《白鹿原》选角功力精深,陈忠实老先生生前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时间太短,承载不了历史背景的转换而拉長的时间线,电影只能讲好一个故事。”他说这话,是对主创的鼓励和安慰,也说明了电影版的可取之处。
电视剧的难度远远大于电影。因为要在相当长的时间线上讲故事,要对众多人物关系和历史背景做取舍,编剧的工作量实在太大,需要一个编剧团队来进行,绝非是一人之力能够做好的。电视剧《白鹿原》的改编之路是颇有诚意的:“10年立项,6年筹拍制作,总投资2.3亿元,提前10个月布景,开拍前集体去农村体验生活20天,94位主演,400位工作人员,超过40000人次群演,大规模转场10次,拍摄227天。”
改编之路排除了《白鹿原》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笃定于对历史秩序的信仰。
从播出的剧集来看,张嘉译饰演的白嘉轩几乎颠覆了小说中的白嘉轩,把一个能够代表传统中国最后一位仁义道德的封建族长演成了略带二流子气质的人;何冰饰演的鹿子霖虽与书中不符,但他利用精湛的演技在重新塑造一个有着小人之心、喜欢阳奉阴为收买人心的鹿子霖。这个角色相对于小说的人物刻画,少了许多的老谋深算、人物的阴郁和险恶。何冰的演绎让人恨不起来,甚至有些可爱。
总体来说,不论张嘉译还是何冰,演员演技并无毛病,关键在于剧本对小说刻画的人物性格用力过猛。这也是严肃文学影像化需要做出的妥协之处。仙草的改动也很大,戏份加多了,身世也被改了。不过,把她的身世改了,其实也挺好,一来突出了白嘉轩的善良,二来把娘家人剪了,也省的在电视剧里累赘。
《白鹿原》豆瓣评分9.0分,很大程度仰仗于戏骨们的表现,他们有经过时间打磨淬炼的演技,有对角色认真揣摩的态度,他们努力让角色融入自己,才如此有味道。毕竟是85集的长篇巨制,期待后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