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探索和实践

2017-06-27王朝泰

中学物理·初中 2017年6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信息素养德育教育

王朝泰

摘 要:作為基础学科的物理教学,怎样才能在新课标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探索和实践:一、初中物理教学渗透德育物理教师具有举足轻重作用;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失时机渗透安全思想教育;三、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四、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刻苦学习精神;五、利用创新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六、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网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德育教育;安全教育;勤俭节约;德育素材;创新;信息素养

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以解决.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把学校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强调和习近平主席多次不同场合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新育人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物理教师的职责,教书固然重要,但育人更为重要.作为物理教师应该育人于课堂之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借助教材中的思想品德形象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思想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活动. 物理教育与德育始终联系在一起,“授业”和“传道”不能脱离.物理教学中如果不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不注重德育,就等于是没有灵魂的教学.德育是教书育人客观规律的反映和要求,是物理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笔者下面六点做法,旨在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大家共勉.

1 初中物理教学渗透德育物理教师具有举足轻重作用

教师的言行举止和综合素养深深的影响着学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肩负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下面几点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习近平)“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因为教师的思想品质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是深远的.有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勤勉的教学态度,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具有育人的智慧,既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要学习犹太人:“犹太人崇尚读书,比如以色列,在崇尚读书的背景下,带来一个国家的高度发达,令人深思”,教师要做到:“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带领一群人跑得很远,学习永远在路上”因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来,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要有一潭鲜活的水.老师有些刻板,学生可以原谅,但老师知识浅薄和败坏的道德品质,学生是绝对不能原谅的,所以教师的综合素养深深的影响着学生思想,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只有具有坚定理想理念和优良品质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格培养,所以全面体现物理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因为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物理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上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同样都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失时机渗透安全思想教育

现在中学生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十分必要,使学生时刻牢记有安全意识,有安全防范措施,因为生命安全高于天.安全思想教育上课时不是简单的说教,不是下死命令,而是引导:课标内容提出“了解家庭电路,有安全用电意识.如在上焦耳定律和安全用电时,请你反思一下你如何做到安全用电,如播放视频:电热危害猛于虎:这是某中学监控录像记录:2016年4月18日夜晚,某教室由于线路老化,加上学生使用劣质充电器长时间充电,导致导线过热,引发了火灾及一系列的爆炸,直接经济损失达六万多元.严酷的事实,时刻在告诫我们:要科学利用电热,防止电热的危害!如图1所示在上到光的折射时,引导学生分析池底(河底)变浅的原因,看起来很浅,实际很深,不识水性的同学千万不要下水!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如图2,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为什么?

3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中小学生守则》第九条要求学生:“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课标要求:由于物理学与生产、生活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教师不可能将庞大数量的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塞给学生.因此必须改变“只有讲过才算教过”的观念.有些内容可以精选、精讲,有些内容可点到为止,更丰富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其他补充材料(包括视听材料)、收集各种形式的信息、调查研究和讨论展示等方式学习.除了教材介绍的内容外,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一些相关的小课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例如,在讲了电功和电功率之后,让学生观察家庭中各种用电器的铭牌和说明书,看看铭牌中的电功率是怎样标记的,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功率分别是多少,根据自己家中的用电器估算每月使用的电能和电费,跟实际电费作比较,根据自己家中的用电情况思考节约用电的途径,提出节电措施,并在实施一段时间后观察节电效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失时机渗透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不是当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活动中渗透.如在上焦耳定律和安全用电时,不是下死命令:出门一定要关灯、关空调——节约用电.而是就地取材,把教室两台空调的铭牌拍照后投影(如上图3所示):

220V,3850W.如果每天出门不关空调5小时(空调正常工作),每天浪费多少电能:W=Pt=3.85kW×2×5h=38.5kW·h,引导学生计算,学生从计算中有了深刻的体会:每天不关空调浪费38.5 kW·h的电能,一个月或一年呢?并渗透了即使生活富裕了也不能浪费国家能源.课后还布置作业:请你如何“节约用电?”写成科学小论文.想方设法考试和练习中体现渗透勤俭节约思想,例如: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占水资源的6%,是全球13亿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但是水资源的浪费却十分严重.小华看到一个水龙头常开不关,他对此进行了测算,测量水龙头出水口直径为1.2cm,若水流出的速度为10m/s,那么,1h浪费了多少吨的水?(π=3.14,结果保留2位小数)你如何做到节约用水?写出两点(琼海市嘉积中学海桂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科试题).此外利用低成本物理实验资源开发和利用来渗透勤俭节约思想,特别是利用废弃饮料瓶做物理实验,透明的塑料饮料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容易剪割.利用它特有的结构和广泛存在于生活之中的独特之处,可以十分方便地指导和启发学生做很多的物理实验,其演示效果十分显著,并不违背物理学原理.善于利用生活中常见废物——饮料瓶做实验,跟朱正元教授提出的“物理教师要能为无米之炊,要有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思想,探索到一条依靠广大师生,自力更生,勤俭办学,探索实现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新路子”的指导思想相辅相成,有利于启迪学生观察、思考、探索生活周围很多发人深省的物理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形成稳定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精神,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对抽象理论在实验中变得清晰可见.特别是在教学仪器设备不齐全的农村中学,这种做法更应该倡导.同样道理,在教学仪器设备较齐全的重点中学,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角度考虑,这种做法仍值得倡导.随处可见、容易剪割的饮料瓶,竟有如此多的变化和作用.利用低成本实验(废弃物)做物理实验改进和创新,不仅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而且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思想,即使有实验室这方面仪器:可能不完善、效果不是太好,达不到节约资源.利用低成本实验(废弃物)做物理实验改进和创新(节约资源),如图4所示浮沉子、覆杯实验如图5等(论文利用废弃饮料瓶做物理实验的探索和实践已发表),特别是覆杯实验学生怀疑“覆杯实验小塑料片被水粘住不掉下来”消除:厚纸片是少有粘力,稍作改进,黏住在废弃塑料杯中底铝一小洞.演示:用手指按住小洞口,小塑料不掉下,手指一松开,小塑料片就掉下,还演示小魔术:听话的覆杯.这说明只要善于发现、勇于实践,就可以因陋就简的利用身边的饮料瓶,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具有:便于操作,费用不多,可见度大,直观性强,效果显著,所制教具能长期保存,反复使用,还克服许多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缺点,增加许多课本上没有的实验演示,如:液体和气体具有惯性实验演示、空气有质量实验演示……等等优点.因此,颇值得推广,从而不断地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也是高效课堂所必须倡导的.

4 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刻苦学习精神

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物理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学习中.例如在核能一节教学中,可引述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不图荣华、不畏艰辛、矢志不移回国,报效祖国的故事.在分子原子结构的教学中,可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奖时的情景,他坚持用汉语演讲,中华之声响彻大厅,结束了从1901年到1976年长时间在受奖大厅没有汉语的历史.渗透物理学家刻苦学习成才的故事:.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1889)) 是自学成才的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因他从小体弱不能上学,但热衷于自然科学,尤其对实验特别感兴趣.焦耳具有从观察到的极细微的效应中作出重大结论的胆识,具有从实验中逼出精度来的高度技巧.后人为了纪念焦耳,把能量和功的单位定为焦耳,简称焦(J)一生致力于实验研究.用近 40年的时间做了400多次实验,研究热和功的关系,根据所测电流通过电阻放出的热量,提出焦耳定律. 瓦特(Watt)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童年时代的瓦特是个喜欢寻根问底的孩子.他发明了现代蒸汽机的原型机.为了纪念瓦特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人们把常用的功率单位定为瓦特,简称瓦(W)焦耳和瓦特这两位科学家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联系在一起就是1W=1J/s.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瓦特).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还有牛顿、法拉第、杨利伟……,只要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来渗透初中物理教学当中,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唤起学生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初中学生好奇好动,易于受感染,物理教材中科学家刻苦研究、、献身科学的精神及他们的爱国热情,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共鸣,激励他们发愤向上,为振兴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

5 利用创新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初中物理中不断创新,同样更要对固有价值的充分挖掘和使用,只这样才能真正的创新,真正的进步,直至飞跃.创新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人们发挥创新潜能,进行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众所周知,在历史上有所创见的伟人,一般都是同时具备独立、自信、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等良好的品质.一个只会埋头苦干,却不善于动脑的人,充其量只是一部会干活的机器;而一个富于想象的人,若没有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那也能是一事无成的空想家.教师必须对学生创造人格进行培养,促进创新精神培养.在实验中把鑄造良好的意志品质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目标,遇到困难要学生自己尽力解决,不越俎代庖;久而久之,学生的拼搏精神就会得到发扬,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就能得以铸造.这样激发了学生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如在研究水沸腾实验中,引导学生发现几支温度计不准确引起实验误差较大.老师不是只作说明罢了,而是下课后宣布下午课外活动课到实验室引导学生研究校准温度计(具体校准方法不再讲述),虽然花了时间,辛苦点,但苦中有乐,使学生探究问题精神和意志品质得到培养,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能力,构建能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深入地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学生好奇心强,有活力,情感单纯而强烈,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处在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阶段,由于学生们受到现代各种传媒的影响,有较广的知识面,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能根据学生们的情感和年龄特征,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再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增加物理与体育的学科渗透.

中考体育:男生,1000米 满分成绩3分42秒

女生:800米 满分成绩3分32秒

引导学生,中考体育想要考满分,先计算自己应达到的平均速度

v男=s1t1=100m222s=4.5m/s

v女=s2t2=80m212s=3.77m/s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教学中,地点安排在操场,体育老师用秒表测出每个学生进行1000米(男生)、800米(女生)的时间,要求学生计算自己的平均速度和满分成绩平均速度比较,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如何测平均速度和平均速度概念的形成,做到人人参与,有机地把物理和体育课相结合,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人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图6所示创新模拟人肺呼吸分别体验:让学生深吸气和呼气:吸气膈肌(实验装置薄膜相当膈肌)向下運动,呼气膈肌(薄膜)向上运动,引导学生观察:人肺是如何呼气吸气的?

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一门功课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去构筑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学习成绩.相反,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厌学情绪,主要原因是对学习的过程和所学的内容没有产生兴趣,总感觉是在被迫去做别人要求做的事情.然而,要使学生对学习有浓厚兴趣,有赖于教师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和培养.全国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这样说:如果你一堂课上得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兴趣,学得生动活泼与愉快,那么,你就是要他不要学,他也是欲罢不能.可见,兴趣是启动学习车轮的强大动力,是燃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导火索;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基本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没有教师的创新,哪有学生的创新,因此利用实验改进和创新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6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网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正确引导学生网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因为有相当多的学生绝大多数利用网络玩游戏娱乐,甚至个别学生沉迷网吧不能自拔,越来越多的学生无心向学,在课堂上的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大部分的人课堂上无心听讲;有些是精神萎靡;还有的是神情木讷、面无表情;更甚于有的是一个人独自坐在那里喃喃自语.课后没有及时完成作业,对老师的询问采取了一种抵触的情绪,往往答非所问.在课后,通过同学和家长了解到,这些同学都沉迷在网络中无法自拔,有的是迷恋网上聊天,有的是沉迷于网上游戏,更可怕的是有些人对网上的黄毒缺乏判断,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说话语言猥琐,不堪入耳.那位在课堂上一个人喃喃自语的学生就是因为沉迷网上游戏,由一个原先比较开朗、活泼的学生变成了一个神经质的人,他不仅对父母的规劝无动于衷,对老师的劝导更是怀有一种莫名的敌意.此时的他两耳不闻窗外语,一心只想打游戏.影响身心健康,利用手机来作弊.在课堂不失时机的引导正确上网.

例如:如图7所示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哪些现象是利用大气压:吸尘器、冷水沸腾、宇航服、钢碗吸人 .播放视频:生活中的电热利用与防止后引导学生:11月9日是我国消防日,根据中国电气火灾调查数据显示:线路老化、使用大功率用电器过载、短路、接触不良等导致温度过热引起的电气火灾占了整个火灾起火原因的90%.为什么线路老化和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容易引起火灾呢?请同学们利用焦耳定律相关知识解释,并结合网络资源查询如何防止电热危害,正确引导学生会运用网络学习,并能利用有关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失时机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不断自我完善.“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教育方针),这将是教师心中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2]《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八、九年级物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

[3]《中小学生守则》.

[4]《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信息素养德育教育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