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菲特思想在中国行得通吗?

2017-06-27孙涤

中外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定力巴菲特争议

孙涤

21年前的1996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方兴未艾,证券交易市场也刚刚起步不久,当时我在《上海证券报》上发表专栏文章开始向中国介绍沃伦·巴菲特时,知者寥寥。而在中国同世界并轨最关键的这二十多年时间过程中,作为曾经长期占据全球财富榜的巴菲特先生,他传奇的财富人生故事也渐渐为中国普通百姓所熟知。他所倡导的巴菲特价值投资思想,更是被投资人士誉为经典。尽管如此,巴菲特投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也伴随着质疑,争议。

谁说行不通?

回溯历史,中国股民对于价值投资的追逐也类似过山车,来回颠簸。总体来说,总是牛市的时候备受追捧,而熊市却陷入“价值投资困境”。

关于巴菲特所倡导的价值投资思想如何在中国更好地应用,一直以来都颇有争议。而争议无外乎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美国股市成熟,集中全球优质资源;相对地看中国股市作为新兴市场,不规范,投机气氛浓,政策也是朝令夕改。第二就是中国没有好的企业值得长期投资。关于第一点,有趣的是2010年巴菲特在中国之行时表示:“如果我在中国,我也能取得同样的成功”,并曾反问过:“如果不是价值投资,难道还有非价值投资吗?”至于中国没有优质企业,也并不符合实情。包括万科,格力等最早上市的蓝筹股,持有到今日,复权后的涨幅相对于发行价都是百倍之巨。更不用说,在科技日趋发达,人们生活品质要求更高的当今社会,中国的优质高科技创新企业层出不穷。

因此,重要的问题不在于价值投资的失效,而是怎样因地制宜,掌握好价值投资的哲学真谛。关于价值投资的哲学,恐怕最重要的是追问一个问题:我们还能,或者说还该,从巴菲特学到些什么?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过去是出于好奇、眼下在反复琢磨、日后仍将不断探询对它的回答。

不行的,并不是价值投资

巴菲特是不是个幸运儿?诚然就连巴翁本人都一再承认自己是特别的幸运,他所处的市场环境助成了其事业的发达。青年巴菲特刚迈入股市的1953-1954年,美国的股市刚重新回到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前的峰值,折腾了竟有二十余年市场的规范得以重建和增强,证券交易才从“不务正业”的投机提升为促进经济成长的正当职业。

研究专家们认为,在巴菲特的诸多优异禀赋中,最难学的是他的“定力”。要知道,巴翁的定力是他综合考量的结果,从长计议是其中的一个特质。巴菲特深知,证券投资是一种人际博弈,也许是人和人竞争中很艰难的一种,就是你和“万众海选”的结果——“市场先生”在斗:趁着“市场先生”赚的时候一起赚,在“市场先生”赔的时候比他少赔甚至不赔,你就胜出了。能够领悟到如何“出众”,并能切实贯彻之,那么你就应该保有信心,必能在股市里保值和增值。毕竟,股市是财富最有可能做到保值增值的场所,比起其他的金融工具,存款、債券、房产等等来说,都是如此,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的年代。这已在长跑竞赛中为他国的实践所证明。

“从长计议”,也终将在我国得到证明,除非你本就不适合做金融投资。借用巴菲特的一句告诫,要是你会因为短期的亏损而痛苦紧张到睡不着觉的话,那就自当别论啰,请阁下就此收手吧。

猜你喜欢

定力巴菲特争议
涵养宠辱不惊的定力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巴菲特的慈善午餐是什么味道
行政行为公定力研究之学术梳理
争议一路相伴
圈话
增强政治定力 担当发展使命
我眼中的巴菲特
巴菲特给我冲击最大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