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衡阐释,缘事说理

2017-06-27李清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山腰山脚权衡

李清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对于登山,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但杜甫认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梁漱溟则认为,人生当如在山脚,寻常人过寻常人生,有无成就,亦可不管。

同样是登山,三者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你更认可何种观点?请综合考虑三类人“登山”的判断,体现你的思考、权衡、选择。

【思路点拨】

上述材料,从体现思考权衡选择,这个层面来看,与2015全国卷Ⅱ“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和2016年全国卷Ⅱ“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很相似,均属于任务驱动作文中的权衡比较型材料。题目中“更”字尤为关键,审题时要体现对比,优中选优。先要针对三种看法,选一种并表态,陈列所选定的这种看法存在的优点及其理由,再陈列没选定的另外两种的优点及其理由,接着陈列所选定的这种观点存在的弊端及其理由,最后整合驱动理由。

[方向一]尼采认为从半高处看世界更美,是因为视野开阔,又可催人奋进,最大可能延展生命。

名师解题:

“半高处”指身处半山腰,仰可见山峰之雄奇,俯可察山脚之隽秀,由此延展到人生处世的体验及启迪。为了体现肯定山腰的态度,则需与山脚、山顶进行比较,如果仅陈述山腰的优点,山脚及山顶的劣点,那么这种比较价值就不大,这就要对三者进行优中选优,才更显山腰之优势。比如山腰的优点相较于山脚,既欣赏了沿途的风景,又亲历了登山之艰难与快乐,在付出中增加了生命的厚度。爬至山腰视野开阔,又超越了山脚的安于现状,心甘平庸。而相较于山顶,有催人奋斗的动力,更大可能地延展生命,避免了登顶后可能出现的种种不测,种种诱惑危险。这些谈了三者优点之余,也要谈些不足,比如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之嫌,斗志疲软的消极心态。这样才会更客观理性地体现思辨性。

[方向二]杜甫认可凌绝顶,是因为拥有一览众山小的自信,锻炼心志处变不惊,确立了人生的大器局。

名师解题:

“绝顶”指身处山的巅峰,满眼风光,俯视众山小。由此延展到处世态度,同理,只谈登上山顶的优点与身处山脚、山腰的劣点比较,不会鲜明彰显山顶的优点,因此也该针对三点进行优中选优。相比于山腰拥有山高人为峰的自信,君临天下的豪情,还可以锻炼心志,培养百折不挠性格。相较于山脚一样可以处变不惊,但磨砺过的良好心理素质更有意义,因为知山外有山,方可树立更宏伟的目标,确立人生的大器局。这样一较量,山顶的优点越发光亮,不过仍也存在劣点。登顶面临的是悬崖,风光无限之时危机四伏,登顶可能会让人狂妄目空一切,迷失自己,这种二元对立起来也会突显优点,所以思考时应做到在对比中彰显思辨,思辨中突出优点。

[方向三]梁漱溟认为山脚过的是寻常人生,胜似闲庭信步,有无成就无所谓。

名师解题:

“山脚”不是指停滞不前,毫不奋斗,而是指位居起步阶段,或同一层面的工作环境,过着普通清淡、无关成就的人生。貌似无波无澜实则有相较于山腰山顶的独特优点,因为身处山脚会清醒认识自我,做力所能及的事,不好高骛远,进而领悟脚踏实地的真谛。而爬山腰登顶都有向往浮华与功利,身处山脚则追求内心闲适恬静,保持那份真善美。比较之中山脚的优点就显而易见,为了客观评价,可以进一步谈些山脚不足,因容易获得会心生倦怠,消解斗志,甘于平庸,从而缺乏高远的目标,不追求卓越梦想等等。

【习作点评】

站在“山腰”看自己

尼釆认为站在半高处看世界最好;杜甫认为站在山顶看世界最好;梁漱溟认为应在山脚看世界。三者观点有其不同理解,但我认为尼采的观点是最好的。

评析:开头转述材料进行了适度摘抄,只稍加整合,而且用词重复较多。开头宜简明概括材料,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

站在山脚下,仰望山顶,一片绿色,满目繁枝树叶交错,令人眼花缭乱,不知西东,这好比一个人工作刚开始奋斗,面向远方,一片迷茫,就停滞不前,认为自己的目标遥不可及,无法实现,宁愿在原地打转,也不愿意向上攀爬。相较于站在山腰,身临爬山体验,也领略过沿途风光,虽沒有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酣畅,但毕竟尝试过,经历过,奋斗过,然而山脚的人虽说稳稳当当、平平淡淡、悠闲自在,但我认为没目标仅是借口,没尝试没经历,怎么就终了此生呢?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懦弱者。

评析:这段体现山脚与山腰的对比权衡,但脱离了语境,对比力度不足。虽有让步说出山脚的优点,再就山脚的不足进行定义与阐释,然后与山腰的优点作对比,但语序的不连贯简明,造成选择山腰的理由说服力不足。

诚然,站在山顶上风景尽收眼底,风光无限,俯视群山,云雾缭绕。但容易被这一时的成果蒙住双眼,方向偏转,这好比那些自诩高贵的人,俯视一切,自我满足感膨胀。回首清王朝,自视大朝天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不屑与海外夷国交往,殊不知某些方面已经和西方的差距逐渐拉大,随即才有了不堪回首的近代史,可以说是典型的自负者。可见居高者,不应过度高估自己,应该学习山脚者坐看云卷云舒,坐思过往云烟。更应该学习山腰者,进退自如,仰可揽山顶之风光,俯可收山脚之风光,两全其美,不亦悦乎!

评析:这段体现山顶与山腰的对比权衡,摆出山顶的优点之时,也指出了山顶不足,但个别句子指向不明,表意不明朗。段中还有山脚与山顶的比较,有些突兀。同时为了增加山顶优劣的立体感,可补充些同质例,让说理更深刻有层次感,更充分体现选山腰的理由。

的确,为人处事就应该像尼采那样站在半山腰。站在山腰上的人,既有敢于回顾失败,吸取教训的决心,又有继续攀登,积极奋进的勇气,相较于在山顶的人,志得意满,居高临下,目空一切。估计此时已收获不到什么东西,有的也只是身处高枝的满足感。然而在山腰上的人,既不会像山脚下的人那么懦弱,又不会像山顶者那样自负;既可囊括到山腰的美丽风景,又可积累经验教训;既收获了迎难的信心,又积蓄了再创新高的勇气。由此而来,使人积极向上的动力就会油然而生,如越王勾践站在“山腰上”回顾惨痛教训,忍辱吞声,最终卷土重来,一雪前耻。这些名人虽站在山腰,但懂得“收缩”,回想之前的经历,在经历中吸取教训,在前进中总结经验,付之行动,最终方可登顶。

评析:这段阐述山腰的优劣,因某些词语及句子的使用不当,造成表意不明表达烦杂,单向度说理太明显。还有同质例的阐述也不合适,使用“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方式,勉强行文,落脚点不好处理,宜更换。

三处风景不同,感受也不同:山顶者是被满足感蒙蔽,山脚者胸无大志,没有方向和理想,不敢尝试,碌碌无为,之所以我要选择山腰者,是因为他有奋斗的勇气,明确的目标,可以看到自己的短板与缺点,又敢于努力去弥补短板,再次攀高。

评析:此段结尾分析依然单向度明显,说服力不足;三者的选择,应是优中选优的辩证思维,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作为文章结束部分,应有适度的拓展,当承接持中之论引向传统文化,深化主题。

【习作升格】

站在“山腰”看自己

梁漱溟认为人生应如山脚般恬淡闲适,无欲无求;杜甫认为登顶可使人“顿生浩然之气,豪情于胸”;而我却认为尼采的看法更有道理,人生当如处山腰,仰可揽山顶之雄奇,俯可收山脚之俊秀。

站在山脚,虽说稳稳当当、平平淡淡、悠闲自在,但向上仰望时,只见满目繁枝树叶,令人眼花缭乱,不知西东。这好比一个人工作刚开始就安于现状,面向远方则目光迷茫、停滞不前,认为自己的目标遥不可及,宁愿在原地打转,也不愿意向上攀爬。与站在山腰相比,没有经历爬山的奋斗与付出,也无法领略过沿途风光,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懦弱者。

诚然,站在山顶上风景尽收眼底,风光无限,俯视群山,鸟瞰天下,油然而生山高我为峰之感。此时若谨小慎微,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态尚能维持巅峰之势,稍有不慎则堕入万丈深渊。何况,处于山巅者容易自我膨胀,目空一切。回首清王朝,历经康乾盛世,国力鼎盛,乾隆更是认为自己是“十全老人”,自我极度膨胀,自视大朝天国,不屑与海外夷国交往,殊不知某些方面已经和西方的差距逐渐拉大,随即才有了不堪回首的近代史。可见居高者,贤人有堕入深渊之危险,常人则容易自我膨胀。而处山腰者,进退自如,既无坠入悬崖之险,又不滋生自我膨胀之念;仰可揽山顶之形胜,俯可收山脚之风光,两全其美,不亦悦乎!

的确,为人处事就应该像尼采所言:站在半山腰看世界。站在山腰上的人,既能回顾过往历程,吸取经验教训;又有继续攀登,积极奋进的目标。既不会像居山脚下的人那般视野狭隘,又不会像临山顶者那般进退两难;既可观赏到由山脚到山腰的美丽风景,又可积累经验教训,收获了迎难的信心,积蓄了再创新高的勇气。

亦如当今的中国,处于山腰看风景,既经历了从一无所有到如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又积极追求大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蓝图。向下以自身的奋斗经历给亚非拉国家提供建设的范本,向上告诉那些高度发达的国家我们执着的追求。君不见,对于朝鲜核扩散问题,我们既不居高临下急哄哄地对予以制裁,又不消极避于山脚没有态度,而是持中坚持六方会谈为解决的唯一途径。

先哲云:不偏谓之中,不倚谓之庸。中庸要求人们为人处世始终保持不偏不倚,永遠持中协同,这是必须坚持不能改变的法则。中庸之道既是处世之道,又是治国之道。山腰之道亦是如此:持中而处,进退有据。立足于山脚夯实基础,仰望山顶催生动力。既不安于山脚之现状,又不涉及山顶之倾覆;既能俯视山脚之秀美,亦能仰视山峰之雄奇。

升格总评:

升格文开篇恰如其分地概括材料,点明山脚、山顶的优点;接着笔锋一转,一个“而”字,凸显己方观点。第二段谈及山脚之优劣,呈现硬币之正反面,与山腰作比,认为处山脚是一种典型懦弱者。第三段谈及山顶之优劣,也呈现正反理由,恰当引入同质事例说理,再次与山腰作比,阐述处山顶有坠入悬崖之险,又会滋生自我膨胀之念,故肯定山腰之好。接着用“仰可揽山顶之形胜,俯可收山脚之风光”过渡,一并将山顶、山脚与山腰进行权衡,让读者明白处山腰可以两全其美,甚是精妙。接着第四段极力阐述“站在半山腰看世界”的非凡意义,又介入中国的发展现状,体现联系实际的说理方式,直抵人心。最后结尾牵及中庸之说,厘清概念,将中庸之说与山腰之说合为一谈,把浅浅的处世之道升华为儒家中庸之道,格调飙升。

总而言之,全文论说条理清晰:肯定表态——比较山脚——比较山顶——正面阐述山腰优点——总结升华,论证层次分明。充分体现权衡型比较说理的优中选优特点,彰显观点,说理针对性强,同质例使用恰当到位,极赋说服力。篇末引用名言将理由推向高潮,回味无穷。

[作者通联:福建福安六中]

猜你喜欢

山腰山脚权衡
坐佛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抢抓机遇 砥砺前行 为山腰盐场开创百年发展新纪元而努力拼搏
抵达山脚
基于探索与开发权衡的地磁仿生导航搜索方法
白云绕山腰
山西山阴宝山腰寨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山阴宝山腰寨煤业有限公司
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