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一滴雨的下落作出分解

2017-06-27余锦斌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老巷慢镜头惠安

余锦斌

当代汉语诗坛卓有成就的诗人胡弦曾经这样解释一首诗的秘密创作过程,他说,这个过程就像对一滴雨进行凝视,并运用慢镜头,“试着将一滴雨的下落作出分解”。其过程如下:

①它在高处凝聚,犹如思考获得了结果。

②下落,在加速度中越来越快。

③变形。(或者仅仅是我感觉上的变形。为什么看上去的一条雨线,落在皮肤上只是硕大的一滴?)

④进入我的视野,如上所说,像一道明亮的眼神。

⑤落地……

这个分解步骤让我们豁然开朗:一件事情的发生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竟然曲折着如此多变的过程。徐悲鸿曾说“尽精微,致广大”,只有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才能养成精细的能力。在记叙文写作中,如何避免叙述事件含糊囫囵,如何把事件过程娓娓道来,应该学一学“将一滴雨的下落作出分解”的“凝视”功夫。

请看下面病文:

咸饭飘香

饭香触动着我的嗅觉神经,不深的记忆被那饭香勾起。

太奶奶住在惠安的一片破旧的平房区里。由于有些距离,所以我几乎一个月才能见到一次太奶奶。破旧的房子笼上灰蒙蒙的一片,弱不禁风的样子。大家总念叨着:“再过两年,这楼该成危房了。”太奶奶可不爱听这话,她是真舍不得这房子。

晌午,家家户户都飘出了浓淡不一的饭香,太奶奶家也不例外。咸饭香从窗隙门缝中钻出,弥漫在空气中,与各家的菜香混杂在一起。

我急匆匆的跑到太奶奶家。推开半掩着的锈迹斑斑的门,迫不及待的要品尝一番美味。太奶奶听见动静,从厨房里出来,枯木枝般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用惠安话对我们喊着:“你们来啦,去洗手,饭要好了。”说完又进了厨房。

洗完手后,我凑到太奶奶身旁。太奶奶一手掀开电饭锅盖,另一手拿着饭勺在花花绿绿的咸饭中来回搅动。饭冒着蒸汽,她的脸有一瞬间隐在水汽中。我闻到了浓浓饭香。

确认饭熟透后,才拿起碗,往里头满满的添上几勺,一碗一碗的帮我们端到餐桌上。我用汤匙打起一口送入口中,浓、香、甘、滑……依次在舌上绽放。就那么一口,整个胃都舒服了,麻木了一整天的感官复苏了。真是美味啊!

未散尽的水蒸汽中,太奶奶驮着的背好像又弯了几分,她满头的白发告诉我,太奶奶老了,很老很老了。她的咸饭,爷爷吃过,爸爸尝过,我也享受其中。也是她的咸饭,离别了爷爷,离别了爸爸,也会离别我。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一次又一次的离别,太奶奶在这之中一点一点的老去。

成长的岁月中,我还尝过许多美味。但太奶奶手下那咸饭的味道,却没有哪种味道能够胜过。

香气总会散尽,既然留不住它,那就保存好心底的记忆,回味舌尖的香甜。

这篇文章中最感人的地方在于“一次又一次的离别,太奶奶在这之中一点一点的老去”一句。老人眷恋着年轻的一辈,但年轻的一辈毕竟要奔向新的生活。这一点谁也无法改变。与其说是时光催人老,不如说是分别染霜雪。小作者竟能从探望与分别中体会到生命的一种沉重现实,让人唏嘘。文章中描写最精妙的地方在于“我用汤匙打起一口送入口中,浓、香、甘、滑……依次在舌上绽放。就那么一口,整個胃都舒服了,麻木了一整天的感官复苏了。真是美味啊!”一碗咸饭,从舌尖上开始绽放,乃至复苏了胃部及全身的感官,如此一笔,太奶奶的一碗咸饭实在熨帖肠胃,难以忘怀。这篇文章形象刻画中最体贴人物的地方在于太奶奶安土重迁,不舍得离开生于兹长于兹的家乡老宅。

但是这篇文章的缺点是明显的,那就是文章叙事面目混沌,未能“凝视”并“分解”出从探望太奶奶到作别太奶奶的“慢镜头”,文章仅有亮点之光,没有叙事的过程之美。

升格文章:

慢点啊,老巷时光

太奶奶住在惠安的一片老旧的平房区里。我们住在泉州市区,差不多一个月才能见到一次太奶奶。也不知道老房子是哪代祖宗留下来的,屋顶灰蒙蒙,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大家担心太奶奶的安全,总以“再不搬迁,这楼该成危房了”动员她和子孙们一起住,可太奶奶坚决不动,不必说泉州厦门,就是惠安的几处新房子,也从不去过夜。

我们几乎都是踩着饭点抵达太奶奶的老房子。太奶奶也早和我们形成默契。汽车在巷口长按两次笛声后,太奶奶的身影就出现在锈迹斑驳的铁门里,抿着干瘪的嘴,招呼我们。太奶奶刚从厨房里出来,枯木枝般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用惠安话对我们喊着:“你们来啦,去洗手,饭要好了。”说完又转进了厨房张罗去了。

太奶奶招待我们的几乎都是咸饭。一是老人家年纪大,没精力弄那么多七荤八素的;二是老人家的咸饭的确很赞。嫩红翠黄,满满一电饭锅,看着就美感十足。打开锅盖搅拌均匀后,红萝卜、虾米、双层肉、牡蛎干、白米饭混成一股说不出的香味冲向鼻孔,把我们引向了饭桌。

饭已由太奶奶一碗一碗帮我们端在餐桌上。我用汤匙打起一口送入口中,鲜,香,甘,糯……各种味道依次在舌尖上绽放。就那么一口,整个胃都舒服了,被食堂饭菜麻木了长久的感官瞬间复苏了。真是美味啊!吃饭时,太奶奶喜欢坐在身边,遗憾说,要是我早年出生,她还能用柴火给我煮,那滋味才是地道了。我并不觉得遗憾,毕竟从没有见过柴火铁锅,再说眼前的咸饭就已经让我赞不绝口了。

说是探望太奶奶,其实也没有太多交谈。太奶奶并不擅长讲故事,她的老故事没有咸饭的滋味好。她见我们只是配合着听,也就很少重复说起。吃一顿饭,爸爸妈妈照例交代几句要照顾好身体,我们就准备驱车回去了。太奶奶送到门口,一手扶着老铁门,一手放在眼前,向我们挥动示意。我半个身子坐进车内,高挥手臂,向太奶奶说“Byebye”。太奶奶也跟着说“Byebye”“Byebye”......

车子从老巷子慢慢退出,我从后窗看着太奶奶还在目送我们。这条老巷,就像一个人来人往的车站,因为承载了太多的长离短别,才一年沧桑一年,一年破旧一年。巷子深处的太奶奶,每一个礼拜每一个礼拜与儿孙们的挥手告别,是否也像这老巷一样,一点一点,越来越老?

真希望啊,老巷的时光能走得慢一点!

修改后的文章,作者明确了“抵达”“吃饭”和“分别”的三个叙事节点。“抵达”时,把一个“默契”的过程用慢镜头分解为鸣笛、身影和招呼三个镜头。“吃饭”是重头戏,作者把这一个过程用慢镜头分为咸饭的美感、咸饭的美味和咸饭的故事三个镜头,分别从看、嗅、味、听等多个感官角度丰富了叙事的内容。“分别”是情感迸发的前奏,是情感的最高水位蓄积,作者把这个过程分为父母照例嘱咐、太奶奶挥手致意和太奶奶学我说“Byebye”三个镜头。经过以上的慢镜头展示,文章的叙事变得过程充实,有条不紊。同时,修改后的文章也对原文的动情点进行了升格,改为“这条老巷,就像一个人来人往的车站,因为承载了太多的长离短别,才一年沧桑一年,一年破旧一年。巷子深处的太奶奶,每一个礼拜每一个礼拜与儿孙们的挥手告别,是否也像这老巷一样,一点一点,越来越老?”修改后嵌入了“老街”的意象,情感抒发更加深挚绵长。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王玉强在《作文有道》一书中提到,一篇优秀记叙文的标志可以简化成为一个公式,即“细节+细节+细节”。换言之,每一个细节其实就是一个叙事的节点的充分描写。通过这篇文章的升格分析,我们或许可以知晓:在深情凝视中看见叙事节点,在分解镜头中呈现动人细节。在每一次作文的时候,让我们提醒自己,不要慌张,不要匆忙,回到事件的过程中去,分解叙事的关键节点,逐一慢镜头回放,充分展现事情的过程之美。

[作者通联:福建泉州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老巷慢镜头惠安
老巷的雨
作文中的“慢镜头”与“快镜头”
慢镜头里的动作三步走(二)
惠安武装暴动
让红色文化成为引领惠安跨越赶超的强大动力
学会“拍慢镜头”
奋进中的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惠安公司以贴心服务拿下外贸订单
EBZ160型掘进机过工字钢便桥跨老巷的研究
电影里为啥会有慢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