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材料作文“小伙存款单造假”导写

2017-06-27程必荣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孝心小伙谎言

程必荣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楚天都市报》微博上发布的一则新闻引起社会的关注。近期在重庆,一银行报警称有人伪造存款单取钱。民警到场,得知是名在外地从事制图设计的小伙子因辛苦工作一年才存下300元钱,眼看快过年了无颜见父母,便利用特长将一张300元存款单PS成了3万元,但被母亲直接拿去取款,因此露馅。

在微博评论中,有网友说到:“亲妈都要骗,没钱只要有心就够了呀。”

也有网友则说:“按照剧本走,应该不会去取钱的才对啊。”

还有网友留言认为这是“善意的谎言”。

對小伙子修改存款单的行为,你怎么看?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贴近社会生活,提供给考生多层面、多角度的任务驱动型给材料作文题。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是:道德、情操、诚信、爱心等范畴的问题。基于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违反道德范畴的问题,诸如电信诈骗、食品药品、考场舞弊、学术造假、租赁“女朋友”回家过年之类的负面社会现象,这道作文题符合社会现实,具有针对性。它启迪考生必须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评析各种社会正面或反面的现象。

作文题写作任务要求分析的对象是“小伙子修改存款单的行为”,文章的写作应紧密围绕对这一行为的不同层面理解进行分析。单纯的进行道德判断,究其对错固然可以,但往往失之浅薄。较得宜的分析应该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考虑其初衷、方法、现实条件等情况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对这一行为进行辩证分析。

总而言之,这一材料围绕存款单造假的事件讨论的是父母与子女间“孝”的形式与内涵的关系,也可以探讨“法理与人情”的辩证关系。从不同的网友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思考,也可以结合几种思考而有新的思考。若能结合当前大城市的生活压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内涵等来进行具体的有时代背景的分析则更佳。

在审题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结合材料提供的内容,从动机、行为、结果等不同角度分析小伙子这样的行为的性质。

就动机而言,小伙子是为了尽孝,至少在取钱之前,母亲感受到了儿子的孝心。虽然小伙子自己生活困窘,但依然想到要照顾母亲的感受,这个动机是善意的,合乎人情。

从其行为来看,存款单是银行存取钱财的凭证,小伙子的行为从本质上而言是造假。若从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伪造、变造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可按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因此,这个行为是错误的,不合理更不合法。从小伙子这一行为的结果而言,让母亲发现自己孩子撒了谎,又让母亲在银行丢了人,这带来的不仅仅是存单无法兑现的物质上的损失,更是精神上的伤害,从这一行为的结果看,小伙子的行为也是不合适的,不合情也不合理。

对材料进行分析应当在言说角度上有所侧重,既要避免简单的对错判断,又要避免简单的各打50大板,以“人情与法理皆应重视”来和稀泥。考生可以从肯定其行为动机的角度来谈论“没钱而选择造假正是有孝心的表现,虽有过错,其心不恶”;亦可从行为过程与结果的角度谈“善意的谎言终究是谎言,不诚心的孝心终是不孝”;还可以从“提心吊胆的相信‘剧本,不如心安理得告诉双亲”分析当自己生活得并不体面的时候我们如何去恰当的尽孝。

材料取向的是“人情与法理”“孝心与孝行”之间的关系分析。考生可以择其中一方面来谈,但应与另一方面比较权衡。指出某一方面的重要性必要性,还应指出这种重要性必要性是在什么条件下对什么对象而言的。若两方面兼谈,则应注重原因性的分析,注重可操作方法的解说。应注意考查考生结合其他条件来谈对两者关系的取舍。

写作时分析的思路应注重考查考生思维的周密性与辩证性。这种周密与辩证体现在是否对论点核心概念进行阐释,是否对论点立场作非价值判断性的原因分析,是否各层次观点间能有区别的相互联系共同解释中心论点或论题,是否讨论了文章观点可能存在的例外情况,是否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思考观点立场的合理性,是否结合社会实际,个人经验来谈观点的价值与应用。

立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孝不一定在于具体的内容,更在于内心的真诚,假存款单是一种不真诚的孝;②拿诚实回报父母胜于金钱;③善意的谎言终究是谎言,不诚心的孝心终是不孝;④三百与三万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违反道德的爱不是真爱;⑤没钱而选择造假正是有孝心的表现,虽有过错,其心不恶;……

【佳作展示1】

正本归人行清源得真善

郑乐

近日有报道说一伙子因工作一年存钱太少无颜见父母,运用职业特长伪造大额存款单,却因母亲拿去取款被识破。对此事件,我认为小伙子修改存款单的行为是错误的。

诚然,有网友认为这是善意的谎言,可安慰父母的希冀之心。但是,谎言终究是谎言。这样造假的安慰,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固然能欺骗一时,但终究还是会被识破的,到了那时,父母心里成倍的希望破灭之苦会伴随着被亲儿欺骗的心痛一同返还。若至于此,何必当初?

再者,父母最为看重的不是存款,而是儿女的一片真心。而这种造假行为是对父母真正期待与真情的辜负。没有父母不对自己子女抱有望子成龙的期许,对于存款单上数字的重视就是一种体现。但这种期望比起对子女的信任和依赖相差太多。为了达到父母的期望而丢弃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实为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况且,小伙子的造假行为,不仅是对情的玷污,也是对法的漠视。

他的造假行为,触犯了法律规定,为银行的工作带来麻烦,更扰乱了存取秩序,为社会带来不良风气。善心孝心固然是好的出发点,但是社会的良好公共秩序才是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根本保障,若是所有人都高举孝心大旗,漠视法律,那么社会会混乱不堪。法治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再次倒退回千年前的人治封建时代。

因此,我们在表达孝心遵从美德的同时,还要兼顾法律。

这位小伙子修改存款单的行为,于情,是对父母一片爱心的辜负。他只知工作赚钱,不知父母之爱的伟大,不知父母即使在你身无分文一贫如洗时也对你不离不弃,他们对你最大的期望,只是全身心的信任与依赖。

他的行为,于理,是对社会的危害。造假的结果造成了不必要的秩序混乱以及人心浮动,宣扬了错误的价值观。好在同时也引发社会的关注与深入思考,对民众有警醒作用。

从他的行为及承担的后果,我们不难得出一个道理:遵守法律法规方能利人利己,脚踏实地做事才能求仁得仁。

[点〓评]贴近生活,立意准确,论证有力。题目“正本归人行〓清源得真善”贴切隽永。文章扣住“小伙修改存款单的行为”,采用层进式论证方法,通过“诚然”“再者”“况且”这些语言标志词的展示,使得思路更为清晰,脉络更为分明,从而深刻鲜明地阐述了文章的主旨——于情,是对父母一片爱心的辜负;于理,是对社会的危害。多种句式的成功运用。陈述句式有概括性,设问句式让人思索,而适当的反问句式,有气势。

【佳作展示2】

改得了的“存款单”,

改不了的“存款”

吴铭

重庆小伙将三百的存款单修改成三万,然而母亲一夕取钱使梦幻的泡沫被残忍戳破。窃以为,修改存款单如空中楼阁,终非长久之计,惟真实方可动人。

或有人言:为使亲人开心,善意谎言又何妨?然而如新闻所报,银行报警,家事闹上报纸,难道母亲会开心吗?修改存款单,终究只是一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更暗含了真诚的缺失,并不能与“孝”或是“善意谎言”扯上关系。善意的谎言终究是谎言,不诚心的孝心终是不孝。

林达曾言:“刺破水面的锐利冰峰,或许只是冰山的一角。”我们是否可以从一张修改了的存款单中窥得这位青年,乃至当下奋斗的一代的心理?为求使亲人欢颜,选择的不是来年加倍辛勤的工作,也不是在亲人身边温暖贴心的关怀,而是“修改”。这张单子,蒙蔽了父母,更蒙蔽了自己,使一家皆沉溺于美梦之中,使心中惰性的种子悄然滋长。倘若美梦未被戳破,我猜想这位青年来年亦会选择如此,直至山穷水尽。究其根本,是逃避式的心态促成了这场闹剧。

然而他何须逃避?

初入社会,工资微薄是自然之事,更遑论父母一片拳拳爱子之心,自是温暖鼓励,何须苛责?“岁月本长,而忙着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正如洪应明所写,青年本无必要修改存款单,却因急功近利之心,逃避之心选择了修改,制造了一个需要更多谎言填补的谎言。然而存款单可改,存款不可改,惟有真实地从“300”到“3万”,才可以令人安心,否则不过是自己给自己负上一个令自己夜里辗转反侧的担子。

在这个被按下了快进键的社会中,看着本本成功人士的传记,奋斗者心中不由浮起豪情。但成功哪里來得那么快呢?理想与现实差距之下,哪里只有一张“修改过的存款单”?下至上小学的孩子谎报作业进度求得表扬,上至政府报道莫须有的政绩使民众夸赞,不由令人叹息。何妨放慢步伐,但脚踏实地,以真实的“存款”替代虚无的“存款单”?浮躁,逃避之风当被取缔,真诚,实干之风才应成为社会的主流。

存款单改得了,存款改不了,天花乱坠的成就说得出,虚无的内心却仍待填补。去逃避之风,扬真诚实干之精神,莫让“修改存款单”再次上演。

[点评]本文开篇入题快,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窃以为,修改存款单如空中楼阁,终非长久之计,惟真实方可动人。而后分析指出,修改存款单,终究只是一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更暗含了真诚的缺失,并不能与“孝”或是“善意谎言”扯上关系。在此基础上,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是“逃避式的心态促成了这场闹剧”,进而深入地指出,浮躁,逃避之风当被取缔,真诚,实干之风才应成为社会的主流。纵观全文,作者层层论证,分析其现象,揭示其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谓是一篇说理严谨的议论文。

【佳作展示3】

虚假中难见真心

黄辛欣

在外地辛苦工作一年的小伙子积蓄无几,便利用其制图特长送给父母“虚假存款单”,最终尴尬露馅。莫衷一是的公众评论中,或认为此举为“善意的谎言”,或指责其虚假“孝顺”。细细思忖,看似微不足道的此事背后却折射出当今社会的问题:虚假中是否难见真心?

我认为,这个小伙子“煞费苦心”的所作所为只能定义为虚假的掩饰,不仅在法律方面与规则背道而驰,更难看出其中对父母的“真心”。

或有人言,此番“善意的谎言”更能体现出小伙子对父母的挂念与孝顺,带去宽慰。诚然,一时间看到孩子事业有成的父母必然欣慰不已,但当谎言勉强支起的高楼轰然坍塌,他们却又是最为心痛、无奈的人——此番此举怎能称之为“孝”?又怎见其真心?小伙子打拼一年仍无积蓄,其焦虑之情固然可以理解,但利用职业特长造假以掩饰尴尬只是饮鸩止渴,最终得不偿失,这不仅是对制图行业的抹黑,而且是触犯法律的危险举动。若是在规则面前打着“人情”的幌子胡作非为,积羽沉舟,谁又能预见这个小伙子未来又会撒下怎样的弥天大谎?

诚如《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所言,基因总是自私的,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却是基因利他主义难得一见的体现。父母对子女的爱往往不求回报,他们为孩子的腾飞而倍感欣慰,却也未尝拒绝为失意落寞的孩子送去宽慰的拥抱。由此可见,重庆小伙造假的行为也是对父母真心的伤害。换言之,若他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回乡,在与父母促膝长谈间分享自己的打拼经历,谈论未来的计划与预想,我相信即便他此时囊空如洗,也一定能为父母带去宽慰与喜悦。而那番虚假的举动却只暴露他急于掩饰的尴尬,难见真心。

此事引发的反思却可以让人们再次聚焦于“究竟如何才是真心孝顺”。当今社会,于繁弦急管中穿梭的人们似乎把物质看得过于重要,子女对长辈的“真心”大多停留在存款单中冰冷的一串数字中——这是真心吗?看似热情、挂念的背后却流露出几分虚假的敷衍。所谓真心,并非如新闻中小伙的造假以宽慰父母,而是内心真正挂念,在精神上宽慰长辈,时常的谈天、聚会中往往能见其真心。

小伙子虚假行为难见真心,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警醒与反思。在这个造假、欺骗横行的时代,也只有一颗赤忱温暖的真心显得弥足珍贵了。

[点评]本文对“小伙存款单造假行为”谈两个方面的看法:不仅在法律方面与规则背道而驰,更难看出其中对父母的“真心”。作者一层进一层进行分析这种造假行为的给人带来的伤害,进而反思当今社会不正常现象,指出应当引起我们的警醒,现在也只有一颗赤忱温暖的真心显得弥足珍贵了。作者关注社会,留心生活,具有睿智的社会洞察力,并以自己的真情表达自己的看法,很值得赞赏。

【佳作展示4】

粉饰岂无咎,诚心可事孝

巫茗

“百善孝为先。”在当今社会,我们诚然肯定物质支持对事孝的助力。但回顾异乡小伙伪造取款单“欺骗”母亲的举动,我们不禁要发问:“PS”后的孝心,真的珍贵无瑕吗?

我以为,粉饰的孝心虽有情,然于理有咎。即使没有大把钱财,以诚事孝,亦可有功。

闻我此言,或有人说:小伙此举,算是善意的谎言,可以谅解。倘若就寄回300元,岂不很丢面子?

诚然,囊中羞涩的孝举确使人有“腹中一空”的愧贫之感。然从长远来看,母亲信以为真,用假取款单取钱露馅,岂不更无面子?事后静言思之,想到儿子为了面子不惜背弃诚信做人的底线,岂不更加心伤?善意的谎言确有善心,但却会给谎言的大行其道披上合情合理的外衣——若是这种行为得到赞许,难免以后会有“三百作三万”“三千做三千万”的谬闻传出,其为患也深。

《理想国》中,柏拉图曾借助苏格拉底之口说:“金钱与贝壳瓦片无甚差异。”回顾斯人斯事,我们应该当反省,是什么样的心态促使着小伙改存款单?答案便在李慎之之著作中:“对物的追求,对金的尊崇,是使人心趋于物化的毒药。”曾几何时,我们也相信“诚心可事孝”。有心意,能使父母快乐便是孝。然而,时光流逝了数十年,国人在经济上站了起来,却在“知孝事孝”的地方倒了下去。只知给父母送钱,只知金钱之贵,却不识诚心,事孝真心诚乃孝之根本,怎么能真正、确实地使父母安度晚年呢?

然而,回顾当下之语境,似小伙这般肯要面子,极力使父母贪一晌欢的人还是少数,更多的儿女,只是把一沓钱送到父母家里便了事,不愿见一面,说一句话,更不要谈在存款单上做文章。深究其因,此二者所乏皆为事孝之诚心,前者失之于诚信之诚,后者失之于心诚之诚,其实无异,都应引起世人之忧,有识者之思考。

今日,社会呼唤尽至孝,达真孝之公民,“孝之为德也大矣”,不能上事父母,以竭抚养之思,则无以承慎终追远之德。然于此拜金之际,吾辈须谨记以诚事孝之原则,不以金钱以惟一的回报方式,而尊真心诚意为根本;拒绝粉饰太平的做法,改正拜金之念,消解物化之心,由是不负天地宗亲。

诚如此,则于己于亲之幸,社会之幸,甚或民族之幸。

[点评]作者针对“网友一”说法,对“小伙修改存款单的行为”谈自己的看法,认为粉饰的孝心虽有情,然于理有咎。緊接着对这一观点进行深入地分析,指出:善意的谎言确有善心,但却会给谎言的大行其道披上合情合理的外衣——若是这种行为得到赞许,难免以后会有“三百作三万”“三千做三千万”的谬闻传出,其为患也深。分析可谓入木三分。是什么样的心态促使着小伙改存款单?是“只知给父母送钱,只知金钱之贵,却不识诚心,事孝真心诚乃孝之根本”,真是一语中的,击中问题的要害。作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真诚呼唤“须谨记以诚事孝之原则”,振聋发聩,引人深思,是一篇针砭时弊的好文章。

[作者通联:福州市仓山区闽江大道228号]

猜你喜欢

孝心小伙谎言
黎族小伙闯“深海”
靠“卖云”年入百万,90后小伙治愈4万人
排毒孝心汤
用爱和孝心撑起一个家
揭穿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