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高峰的草鱼VS 29万浙江考生
2017-06-27何钻莹
何钻莹
学生真正的阅读与思考能力一旦超出标准答案的范围,就难以得分
6月7日,2017年语文高考结束,浙江省考生纷纷表示,阅读理解题《一种美味》太难。文章讲述了物质匮乏的年代,来自农村的一家人第一次喝鱼汤的经历,以“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闪着一丝诡异的光”作结尾。
“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题难倒了众多考生,网友调侃:十年寒窗,败给了一条草鱼。
此文选自青年作家巩高峰的短篇小说《一种美味》。语文考试结束后,考生迅速找到了巩高峰的微博,求解答。当天巩高峰的微博涨粉八千多,新消息两千多条。
当晚,巩高峰发表的《转发那么多锦鲤却败给一条草鱼,我把29万浙江高考生逼疯了……》一文,一度被质疑是讽刺高考出题老师过度曲解文章。
经过网友一再“逼问”,6月10日,巩高峰公布了自己所做的阅读答案。在回答最后一道题时,巩高峰的答案是:“文章结尾用了一个欧·亨利式的反转,揭示这一家人其实没喝到鱼汤,而是喝的豆腐汤的现实。
于是,文中弥漫的苦难和悲伤的气息因此更加浓郁。悲剧是把现实撕开给人看,而作者在结尾才撕开结果,让故事更有冲击力,也让文章更具力量感,令人读后回味的余地更大。”
而标准答案则是:
① 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
② 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
③ 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
④ 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实际上,两者相差不大。巩高峰也认为其与标准答案吻合度达到80%,承认出题者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文章。同时他认为:可能考生大多是95后,“完全没有那种生活经验,才会觉得题目太难。”
高考语文阅读题的热度超越作文题也并非偶然。实际上,语文阅读理解题历来备受诟病。
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卷,15分的阅读理解《寂静钱钟书》,作者周劼力只拿到1分;2011年,同是福建高考语文卷,阅读题《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作者林天宏答题拿了一半分数,还吐槽“作者为什么提了两次大雨”的设问,真实原因是其写稿时正好下雨;2017年,一套高考模拟题选用了《揭秘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选址过程——如何为“中国天眼”找到合适的家》一文,再次被作者吐槽为“挖坑式”命题……
当然,作者本人对其作品也没有绝对的解释权。可是,揣测作者意图的设问比比皆是。为什么鲁迅会写“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为什么作者描写的“窗帘是蓝色的”?这篇文章的作者意图是什么?……
难道不是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文章难懂,试题难答,阅读和理解分离,标准答案打败原作者答案,种种矛盾直指语文阅读理解题。
中学语文阅读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作家之一周国平近日出版图书:《试卷中的周国平——对标准答案说不》,其中讲了他所写的与中学生密切相关的文章。对阅读题的命题以及标准答案的评述中,不乏设问不合理、参考答案空洞、拼凑阅读材料曲解原意等等评价。
而目前多数阅读理解题的基本命题思路,即是“抽出而讲之”,将文本拆开,将阅读搁置,一切为计算得分点服务。学生真正的阅读与思考能力一旦超出标准答案的范围,就难以得分。
媒体人魏英杰则认为语文教育应改革,死抱标准答案的阅读理解题应在题目设计上开放一些,更加迎合题型的本义,而语文老师们,也应放手让学生发挥个人思考与判断。
可見不管是挖坑设问还是答案标准化、空洞化,语文阅读题要真正达到考察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还需要走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