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带一路”视角的中国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
2017-06-27沈宇航
沈宇航
摘 要:文章基于“一带一路”视角,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大学面临的机遇,阐述了“一带一路”对中国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思维、使命以及模式的影响,探讨了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稳定与繁荣、树立中国正面形象以及打造国际亲华环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大学如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 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构想的简称。“一带一路”是我国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寻求与沿线国家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进一步探寻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和经济增长之路,体现了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思维,表达了与世界文化互通交融的美好愿景。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愿意把自身发展同周边国家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让中国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周边”[1]。自“一带一路”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大多从“一带一路”地缘政治、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和区域合作的角度进行研究,鲜有文章对“一带一路”下中国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探讨。
一、“一带一路”下中国大学面临的新机遇
2015 年3月28日,中央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也从理念和构想逐渐发展为更加明晰的行动指南和路线图。该文件指出,要以“民心相通”为“根基”,“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提出“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2]。大学作为民族文化、国家意识的桥头堡,在促进文化交融、政治互动、经贸往来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前,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大学应抓住“一帶一路”的契机,以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为目标,提升大学交流与合作层次;以加大文化产品的输出梯度为导向,继续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与境外办学,打造民族教育品牌;以“共建、共享、互通、互利”为原则,建立“区域联盟合作”新模式,推动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全面对接。
二、“一带一路”对我国大学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影响
(一)开创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思维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与欧美发达国家大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时,常抱以“引进来”的思维和“学习者”的姿态,希望通过引进发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先进教育理念、成功办学经验缩短我国迈入教育强国的进程。“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大学应顺应世界教育发展之趋势,配合国家当前发展需要,适时切换视角、转换角色,改变传统与欧美发达国家进行的“一对一”合作思维,从以往合作“参与者”积极转变为战略“谋划者”,发挥我国大学教育的比较优势,主动开展教育输出,发展高层次海外办学,着力打造民族教育品牌,提高我国大学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对此,我国大学应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视为合作区域的新重心,把沿线国家的大学作为合作对象的新选择,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加强与沿线国家青年的人文交往,拓展大学合作领域,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切实可行的高层次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赋予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新使命
大学是国家青年人的汇集地,是民族思想的汇集地,更是国家意识的放大器。大学不仅履行着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还发挥着人文交流的纽带作用。在特殊环境下,国家通过大学进行的跨国教育合作、学术交流、信息共享,开展政府不能或者不宜直接参与的外交工作,带动国家间友好往来,密切合作,加深国家间的友谊,增进人民的理解,打下国家间深入合作的基础[3]。当前背景下,我国应充分深入挖掘大学所蕴藏的丰富外交资源,充分发挥大学文化传媒作用,在政府主导的外交框架下,协同其他社会系统,赋予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使命,为“一带一路”建设及区域大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对此,在“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大学的使命应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出任国家外交的使者,在促进文化交融、政治互动、经贸往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构建大学合作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种有力的、带有中国色彩的文化运动,将文化生活重新纳入“一带一路”合作体系,将合作上升到大学承载的人文精神交流层面,切实反映沿线国家的切实利益以及世界人民的普遍追求。
(三)深化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模式
目前,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大学合作与交流依然是不多的、不够的,但我国已具备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高层次跨国合作、创办境外大学以及建立区域性大学联盟的良好基础。在参与“一带一路”基础工程建设方面,我国大学本科阶段开设的15733个工科专业完全可以满足“一带一路”相关领域建设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建立大学“区域联盟合作”方面,我国早在1996年就联合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成立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AEA-RU),在1997年联合42所地处太平洋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一流研究型大学组成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4], 建立了研究创新联合机制和科技成果共享平台,为亚太地区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未来,我国应继续发展已有的大学合作项目,并在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方面,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双边和多边教育交流合作关系,深化“区域联盟合作”新模式。
三、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一带一路”中应发挥的作用
(一)推动沿线区域稳定与繁荣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分布在亚欧板块内陆,处于东亚和欧洲两个经济发展引擎中间的“塌陷地带”[5]。欧美学者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欧美主导的地缘政治的“边缘地带”,这种基于霸权主义,以文化遏制、文明对抗、价值观控制为特征的冷战式思维采取的国家等级限制的“中心-边缘”合作模式,显然已滞后于新时期的发展需求。若“一带一路”顺利开展,亚洲陆路经济走廊贯通,经贸往来合作频繁,亚非欧等发展中国家会抵消地理位置劣势,全球贸易和商业重心会从欧美主导的海洋转向中国主导的亚洲内陆。复苏古“丝绸文明”陆路经济带,抗衡欧美主导的海上霸权,将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切实福利。“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推动沿线区域稳定与繁荣、营造稳定外部环境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
(二)树立中国正面形象
“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寻求全方位交流与合作以及世界对中国的重新认识和理解。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者,我国把“不冲突、不对抗”新型大国关系提升到战略互信为理念基础的“合作主义”,倡导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对外合作与发展理念。而我国大学沉淀着自成一体、自成一家的民族文化,如墨子的非攻兼爱论和中国历代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军备不可无、战不可不打、兵不可不养”,但都认为兵者乃不祥之器,乐战者亡,不得已而用之,主张慎战、少战,强调把自己的安全界定为他国不对自己构成直接的威胁,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对今天“一带一路”的实践仍然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我国主张教育外交、大学合作是继承古丝绸之路赋予的时代精神内涵,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政治独特性与和平特质,根据沿线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切实需要,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的,“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
(三)打造国际亲华环境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利用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发展学生事业与适度增加留学事业资金的投入,培养以沿线国家青年、中年为主的“知华”“亲华”“友华”新生力量,可为我国争取更多有利的国际舆论,打造国际亲华环境。2016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拟定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在中国政府奖学金框架内设立“丝绸之路奖学金”,用于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秀学生来华学习和工作,培养“知华、亲华、友华”新生力量和致力于中外友好事业的高素质人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大学与沿线国家开展深层次国际交流与合作时,可利用大学文化传媒这一平台,传播我国民族文化中平和、包容、和谐的一面,以及福泽沿线国家人民为目标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化大学区域合作,拓展与沿线国家教育战略对接的合作领域,寻求沿线国家互利共赢、自由开放为基础的认知,缓解现实主义地缘经济思维所可能引发的国家间竞争与冲突。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
中国大学应何如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增强文化认同感,防止民族主义情绪
在“一路一带”前期工程建设方面我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包括历经十余年建设遍布全球126个国家(地区)的475所孔子学院以及“民心相通”服务,给孔子学院所在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6],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沿线国家对我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大学教育的认同感,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拟修订出台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将对汉语和中国概况必修以及学位论文汉语摘要等做出具体规定,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者开展或合作开展中国课题研究,加深沿线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国家政策、民族文化的理解。对此,我国大学应考虑沿线国家师生的民族信仰、发展成长以及情感交流,把来华留学纳入党组织工作范畴,稳步推进中外学生同化管理,推动中外青年思想融合,开设有关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的课程,加深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情感。
(二)发展高层次境外办学,打造民族教育品牌
我国高校境外办学已初具规模,目前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和多边教育交流合作关系,如同济大学佛罗伦萨校区、浙江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學院以及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等。当前,我国大学应围绕“一带一路”需要,及时调整对外合作思维,发挥我国优势学科的比较优势,积极开拓与中亚、西亚、中东、东欧、非洲等地区的合作,吸收沿线国家大学办学经验,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丰富我国大学的文化教育内涵和社会服务功能,发展高品质、高质量、有影响的大学教育。例如,我国在建设孔子学院的基础上,应发展更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深化“2+2”“3+1”留学生培养模式,与孔子学院所在国的学校开展双校园联合培养,切实提升沿线国家人民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在推动我国教育“走出去”发展境外办学,坚守中国特色打造民族教育品牌,秉承“互利共赢”原则,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道路上,我国大学一方面应珍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国已有的文化认同,在继续发展孔子学院、孔子课堂这样具有历史底蕴的民族教育品牌的同时,积极开展以“丝绸之路”精神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逐步壮大我国境外办学事业,扩大中国大学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为打造我国民族教育品牌创造有利环境,努力把我国打造成为深受各国青年欢迎的留学目的国。
(三)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助力“民心相通”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留学生政策的全面放开,奖学金资助规模的持续扩大,来华留学人数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留学生生源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中亚洲生源占据首位,非洲生源对我国留学事业起拉动作用,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成为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力点。为继续完善来华留学生事业,我国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来华留学工作,坚持“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工作方针,继续鼓励国内高校开展教育创新实践,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开展以沿线国家政府和行业为引导、继续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促进境外产教融合,把中国优质的职业教育与高铁建设、电信运营、外贸服务等行业结合起来,推动沿线国家高质量留学生来华就业,推进“民心相通”服务建设,使我国培养的高质量人才“走出去”。同时,我国及沿线国家大学向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输送高质量的国际人才,可为我国“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项目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有助于拉动我国青海、宁夏、贵州、云南、江西、四川、广西等中西部地区和边境省区高校的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11/07/c_1117070255.htm,2015-11-07.
[2]“一带一路”具体方案出炉 中国四大区域全面开放[EB/OL]. http://finance.huanqiu.com/br/event/2015-12/8122269.html,2015-12-07.
[3]向波涛,马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视域下的文化传承创新[J].高校理论战线,2012(01):68-71.
[4]冯倬琳,眭祯,刘念才.世界一流大学国际联盟的发展趋势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5(05):45-51.
[5]杨思灵.“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关系治理及挑战[J].南亚研究,2015(02):15-34,154-155.
[6]欧敏.孔子学院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公共外交价值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6(01):87-88.
编辑 李广平 校对 吕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