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书的故事
2017-06-27
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闖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
(节选自尤今《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有改动,题目为编者加)
写法点拨
选文写了两个人对读书的渴望,一个是母亲,一个是“我”。作者通过描写母亲的动作和读书时的神态,写出了她对书的痴迷。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也是“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当遇到心仪的书时,“我”“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没钱买,但总去看看还在不在,还“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书没有了时“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从这些动作、神态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对读书的热爱,也就起到了感染读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