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圣哲:上市只是一种“不得不”的选择
2017-06-27被访者聂圣哲罗真
被访者/聂圣哲 文/罗真
聂圣哲:上市只是一种“不得不”的选择
被访者/聂圣哲 文/罗真
聂圣哲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创始人
坚持不上市的知名公司很多,单看国内,华为、老干妈、方太、立白、娃哈哈、vivo都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主要理由无外乎以下几条:不缺钱、不缺名、不想被股市绑架、不愿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妥协,不希望员工丧失奋斗目标和奋斗精神。但最底层的原因也许只有一条:不需要。
今年2月24日,顺丰借壳“鼎泰新材”在深交所敲钟上市,迎来多个涨停板,顺丰第一大股东兼董事长王卫的身家一度接近马云。不少媒体将王卫数年前的“不上市宣言”翻出来说事。王卫曾说:“顺丰也缺钱,但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将变成一个赚钱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极为不利。”当年言之凿凿,如今反悔“打脸”,似乎不怎么体面。
其实王卫无可指摘。人在生意场,皆是因利来为利往,选择因时因地而异再自然不过,无所谓“打脸”“毁诺”,真正需要上市而不上才是真正的对自家企业不负责。就连任正非也曾在接受国际媒体采访时留下“后路”:“华为公司也会是贪婪的,我们只是尽力抑制。我们在一段时间里不上市,但我们不能保证,我们永远不上市。”
我们对国内“不上市者”之一——德胜洋楼创始人聂圣哲进行了书面采访。尽管某些言辞稍显激烈,但究其内在观点也十分中肯。有时,上市是一种“不得不”的选择,希望锦上添花者有,但多是雪中求炭。对聂圣哲来说也是如此,担心失去自由固然是德胜不上市的重要原因,但上市无法从根本上有效帮助德胜突破人才上的发展瓶颈也许更为根本。
另外,关于上市与否,企业家拥有拒绝外人置喙的自由,甚至决定就在一念之间,只是这“一念”在多大程度上没有被外在的标准和期许绑架,也许很少有人深究。聂圣哲的一句话值得玩味:“中国人很少为自己活着,为实实在在的生活活着。”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从来都没想过让德胜洋楼上市吗?为什么?
聂圣哲:大约8年前,德胜的上市准备工作做到快一半的时候,被一个商界我很敬佩的朋友知道了。这位朋友问:“圣哲,你缺钱吗?”我说不缺。“那我劝你别上市,公司上市后,像捐款,像宴请宾客……很多事很不方便,许多支出要董事会决议,你受不了的。”一听这话,我立即决定,停止上市。因为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
德胜当年准备上市也并非我们自己的意愿,是市里面下达的“任务”,因为看到我们效益好、名气大,政府就支持我们上市,还给了引导资金,我们想那就上呗。后来劝我们千万别上市的这位朋友是自己有过教训。他原本经营着一家非常好的企业,结果上市之后焦头烂额,各方面都不自由,动不动就要公告、开会、表决、签文件,麻烦事很多。特别是企业的生态文化也变了,有时候想做的事做不了,所以才来劝我。
CBR: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德胜不上市跟你个人的个性、偏好有很大关系?
聂圣哲:可能是我们一路走来太顺利了吧。我做事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必须做这个行业的第一名,成为行业规则和标准的制定者,始终处于霸主地位。这么多年也有许多人试图挑战我们,可是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我们现在不缺资金,也不缺客户。别的企业有销售中心,我们只有订单筛选中心,筛选优质客户。我们这样多么幸福,干嘛要去上市?
CBR:上市给一家公司在融资、品牌等方面带来的好处毋庸多言,管理团队有没有人跟你提过上市的想法?
聂圣哲:没人提过。我们德胜的员工都没有多少“理想”,我们的理念就是把产品做到全国质量第一,过过小日子,悠闲自得,快乐人生。我们公司的目标是做到“三小三大”:小而精、小而强、小生活;大平安、大快乐、大满足,由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是制造业,不羡慕资本领域那些“发横财”的事情,钱够用就行,发财好像对我们没有太大的诱惑。我们公司的员工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人,温饱解决、交通解决、住房解决、工作稳定,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其实,中国目前最缺的就是这类公司。
CBR:如果通过上市能让德胜的理念影响到更多人,让更多人过上幸福的小日子,做出更多高质量的产品,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聂圣哲:我们的企业没有办法单单通过资金就能实现扩张,我们最需要的是工匠,没有能工巧匠,产量是没办法扩大的。目前,我们收到的需求是自身能力的10~20倍,所有需要我们产品的客户都要打预付款,所以我们不存在资金问题,规模扩张的瓶颈主要是人才。
当年教育部搞大学扩招,把一些原本不应该上大学的人都招去读了三本,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做这些手艺活,我们的木工学校曾经出现过一年只招11个学生的状况。这几年出现了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尤其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子弟给家里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许多人醒悟过来,报考我们木工学校的人也多了。如果未来有更多能工巧匠,我们就扩大规模。
CBR:包括德胜在内,国内外都有不少相当知名但坚持不上市的公司,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甚至称上市是“骗人钱”。你怎么看?
聂圣哲:华为曾经派人来我们公司学习过,其他接触不多。选择不上市的公司肯定有他们的道理。上市是骗钱,这个观点有点偏激,确实有不少公司上市是为了圈钱甚至骗钱,毕竟中国在转型,需要有一个改变的过程,但也确实有一些行业不做大就要垮台,有些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只能靠规模扩张。
我有不少上市公司的创始人朋友。其中有两家我非常钦佩:一家是广西丰林集团,另一家是澳洋顺昌,这两家公司是完全按照国际规则来运营上市公司的。它们所在的领域需要规模,也就需要社会资金的投入。对融来的资金负责,对股东负责,公司运营得好,这种类型的上市公司是值得尊敬的。
CBR:最近几年新崛起的一批创业公司,发展路径跟相对传统的公司有很大不同,早期引入风险资本加快成长速度的现象非常普遍,它们对上市或并购的观点更为开放。如何看待这种“代际”上的差别?
聂圣哲:这些年互联网飞速发展,带来了市场和经济势力范围的解构与重建。某些新兴的“平台”型公司确实需要依靠风险资本快速成长,否则时过境迁,机会就没了。但对于制造业来说,它有自身的规律。上市有时是多余的。
许多中国人急功近利,羡慕赚快钱的人,这是浅薄的一种表现,甚至可以说是无知者的欢呼。扎克伯格、马化腾……这些人能做成的事,其他人未必能做成。中国人很少为自己活着,为实实在在的生活活着。
我认为不存在什么“代际”,有的只是行业与价值观的区别。即便在美国这样经济发达的国家,仍然有很多公司或行业是以不上市为荣的。比如IN-N-OUT公司,这家公司在产品包装上很显眼地写着这样几条:(1)我们不是上市公司;(2)我们用的马铃薯是自己经营的农场出产的;(3)我们的所有分店都不是加盟店,都由总部直接管理经营。这些文字能够透露出这家公司的自豪感和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它是不会被股东的逐利诉求牵着鼻子走,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的。
CBR:你身边也有不少上市公司的朋友,你是否留意过上市对创始人或公司带来的影响或改变?
聂圣哲:一言难尽。有许多公司上市后文化生态变了,高管普遍获利,普通员工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少在一线默默无闻做实事的员工并没有通过上市获得利益也是普遍现象。更有甚者,上市后请来了新的管理人员,不了解公司原来的情况,“大刀阔斧”地改革,把公司搞得面目全非,甚至惨不忍睹。
用一个可能不是很恰当的比喻,公司上市就像一个良家妇女迈入青楼。这个女子如果原来的家庭不幸福,比如存在家暴等,这可能也是一条出路。但是,在青楼里,每天来的都是股东,自由度相对要小很多。如果一个良家妇女原本家庭很幸福,何苦去过青楼里的生活呢?
“上市公司”是习惯叫法,从本质来看,就是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在西方的语境里是“公众公司”。所谓“公众公司”,就是所有权掌握在不确定的股东们手里(因为股票在不断交易变更),所有股东都能对你指手画脚。而公众股东最关心的是市值和股价的提升,这些都需要业绩来保证,所以导致每年的业绩增长都至关重要,这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公司的长期战略。上市是一些非常需要社会资金支持的公司不得不走的一步,当然也有纯为圈钱的上市者。
在中国,法治、监管、第三方评估等体系都还没有完善,经营一家高尚的上市公司比经营一家可耻的上市公司困难得多。
附文
那些知名的不上市公司
科氏工业集团(Koch Industries)
全球最大的非上市公司之一——科氏工业集团成立于1918年,年销售额超过500亿美元,涉足领域众多,拥有北美最大的液化石油气加工集团,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创始人弗雷德·科赫对子孙有遗训,“只要不将公司卖掉,你怎么办都行”。第二代掌门人查尔斯·科赫(Charles Koch)也曾发誓,“除非我死了,科氏才能上市”。他们认为,企业要挂牌上市,就得定期公开运营数据,企业的股价也会受到股票市场整体氛围的影响。尤其企业专注长远发展时,可能因尝试新产品或进行结构重组,需要增加投入,营收也会下降,碰到经济衰退时,投资回报也会减少,资本市场的压力就会接踵而至,逼迫经营者为迎合市场采取各种短期行为,导致抗压力减弱。
赛仕公司(SAS)
1976年成立的SAS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是全球商业智能和分析软件与服务领域的领袖。关于上市,赛仕曾在20世纪末美国技术投资热潮出现时动摇过。创始人古德奈特(Jim Goodnight)甚至已经启动了公司的IPO计划,但后来改变了主意。2000年,他果断叫停IPO。2002年,他在公司内做了一次调查,有87%的员工不主张上市。从此,他宣称自己绝对不会让公司上市,除非公司找到别的年轻人来替代自己接下指挥棒。在他看来,正是由于拒绝了华尔街在耳边的聒噪,公司才可能更有效地保证企业商业模式的完整和企业文化的纯洁。
玛氏公司(MARS)
在《福布斯》杂志推出的2015年度美国家族财富排行榜上,玛氏家族以600亿美元资产排名第三。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私人企业之一,尽管利润超过大多数世界500强公司,但玛氏家族坚决不肯让公司上市。在决策层看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管理的独立性和对利润的完全控制。
宜家(IKEA)
宜家一直深受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的影响,甚至历任CEO都成了坎普拉德的影子。坎普拉德早已宣布:“宜家永远不会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对此,坎普拉德给出的官方解释是,一旦上市,股东们必然要求获得更快、更多的回报,这将改变宜家的长远目标和运作方式。他也承认宜家如果是上市公司,每年就必须拨出大约30%的获利给股东,不上市的话,这些钱就都能成为公司的储备金,以备不时之需。
博世公司(BOSCH)
德国博世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经拥有120多年的历史,几乎所有品牌的汽车都在使用它们的零部件。1930年左右,博世曾经短暂上市,创始人罗伯特在上市之后把一些股份分给了高级管理者,但是发现很多人开始享受生活。罗伯特觉得很失望,将博世已经发行的股票买了回来。
安利集团(Amway)
安利于1959年成立,后来成长为跨国公司。安利不上市是为了保证和延续安利几十年如一日的价值和理念,且安利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不需要通过上市来筹集资金。该公司总裁德·狄维士(Doug De Vos)曾指出,家族企业的优势在于,所有的管理者都在企业的大家庭中长大,目标一致,更能着眼长远利益。
嘉吉公司(Cargill)
嘉吉公司于1865年创立,是一家拥有150多年历史的私营家族企业,是世界最大的动物营养品和农产品制造商。嘉吉的高管们在集团成立150周年之际,纷纷表示公司“将在可预见的未来内保持私营状态”。目前,大约100名家族成员掌握着集团90%的股份,公司年收入的80%将回报到业务上,其余的作为红利给股东。
资料来源:MBA智库公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