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高通量对ALDH2基因多态性检验及生活习惯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2017-06-26徐建国
徐建国
基因芯片高通量对ALDH2基因多态性检验及生活习惯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徐建国
目的 通过基因芯片高通量研究ALDH2基因多态性的检验以及以ALDH2基因多态性研究结果与生活习惯和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随机选161例胃癌患者相关资料作为研究组资料,以及150例正常人群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资料,通过DNA芯片的高通量测序研究ALDH2基因多态性检验以及患者生活习惯一般资料。结果 检测结果表明,吸烟和饮酒、热食速食暴食、喜好腌制与辛辣食物等都可能是消化道癌症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对比结果显示:男性吸烟更多,饮酒热食速食暴食生活习惯方面男女比例相差不多,喜好腌制与辛辣食物以女性比例多于男性;所有患者ALDH2基因多态性分为3种,3种基因多态性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男女患者ALDH2基因多态性遗传平衡性检验结果分析,差异显著,P<0.05。DNA芯片的高通量测序研究ALDH2基因多态性检验结果表示,ALDH2基因多态性中基因分布差异与胃癌易感以及不良生活习惯评分均呈正相关性。结论 通过DNA芯片的高通量测序研究ALDH2基因多态性检验,对胃癌早期诊断有临床效用价值,并且生活习惯与ALDH2基因多态性检验存在相关性,且与胃癌易感性存在相关性因素。
基因芯片;ALDH2基因;多态性检验;易感性;生活习惯;胃癌
(ThePracticalJournalofCancer,2017,32:435~437)
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过程中发现,胃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首位,并且其患病机制存在地域性区别,并且呈现地域集中性发病趋势[1]。本研究通过使用DNA芯片的高通量测序对ALDH2基因多态性进行检验分析,以及通过ALDH2基因多态性检验评估ALDH2的失活情况以及对生活习惯对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即选取于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61例胃癌患者(研究组),所有患者均依照2010年版胃癌诊断标准(WS 316-2010) 为依据,使用数字化X线胃肠造影技术确诊为胃癌。男性87例,女性74例,患者年龄在57~62岁,平均年龄(60.13±2.19)岁,且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特殊差别,具有研究分析意义。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150例作为对照,以该150例健康人资料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金华地区的161例胃癌患者,利用基因芯片技术高通量、高效率的研究ALDH2基因多态性和生活习惯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同时对基因与环境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进行探索,从而为分析对环境致癌因素敏感的个体、进行食管癌高危人群风险判断、制定金华地区乃至我国胃癌预防干预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3 检测指标
对患者入院前5年内可能导致消化道癌症的不良生活习惯资料进行统计对比。ALDH2基因检测指标主要选取芯片上核苷酸微阵列,检测待测供试品中的互补序列,并且检测过程中以短寡聚核苷酸作为靶标。其中生活习惯资料对比健康人的生活习惯[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先进行χ2检验,对比组间差异性后,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的多因素分析,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入院前5年内消化道癌症的危险因素生活习惯资料比较
结果显示:男性吸烟比例更高,饮酒热食速食暴食生活习惯方面男女比例相差不多,喜好腌制与辛辣食物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且在吸烟和饮酒以及喜好腌制与辛辣食物方面,男女间比例也存在差异显著性,但研究组不良生活习惯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院前5年内可能是消化道癌症的危险因素生活习惯比较(例,%)
2.2 研究组ALDH2基因多态性遗传平衡性检验结果分析
所有患者ALDH2基因多态性分为3种,3种基因多态性对比,差异显著;男女患者ALDH2基因多态性遗传平衡性检验结果比较,P<0.05,见表2。
表2 ALDH2基因多态性遗传平衡性检验结果分析(例,%)
2.3 ALDH2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分布
研究组与对照组ALDH2*1频数分别为262与226,频率分别为75.4%与81.4%;ALDH2*2频数分别为63与83,频率分别为24.6%和18.6%。等位基因在2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6,P=0.01)。
2.4 胃癌易感的多因素分析
ALDH2基因多态性检验结果分析发现: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以及不良生活习惯为胃癌易感因素(P<0.05),见表3。
表3 胃癌易感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在胃癌的临床相关性研究中发现,胃癌的致病因素中,不仅仅只存在于基因方面的病变[3]。而且因为其地域性性质存在分析表明,地域性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问题会对胃癌发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相关性,但具体县惯性影响在以往的研究过程中,并无确切的病理学证据,因为无对应的检测方法证明不良的生活习惯会直接导致胃癌的发生[4-5]。本实验中采取分析ALDH2基因多态性,在胃癌患者的基因相关性研究中发现,ALDH2基因是肝脏中酒精氧化代谢过程的关键酶,而且存在众多的同工酶[6]。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将ALDH2基因多态性作为胃癌的标志性物质进行检验和分析。而检验和分析ALDH2基因多态性本研究主要采用DNA芯片作为检测方法,DNA芯片(DNA芯片)作为1种快速、高效、高通量的检测方法,已经成为基因组计划时代最重要的技术[7]。
本研究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ALDH2基因多态性在胃癌患者中确实存在,其中检验结果分析以基因型为GG的基因异常分布最多,并且与其他类型的基因组间比对存在差异显著性,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以G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明显,与等位基因A组间比对存在差异显著性,并且在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差异分析过程中发现,男女间比较,差异显著。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吸烟和饮酒、热食速食暴食、喜好腌制与辛辣食物等都可能是消化道癌症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对比结果显示男性在吸烟的生活习惯更多,饮酒热食速食暴食生活习惯方面男女比例相差不多,喜好腌制与辛辣食物以女性比例多于男性,且在吸烟和饮酒以及喜好腌制与辛辣食物方面; 所有患者ALDH2基因多态性分为3种,3种基因多态性组间比对,差异显著性,男女患者ALDH2基因多态性遗传平衡性检验结果分析结果组间比对,差异显著。DNA芯片的高通量测序研究ALDH2基因多态性检验结果表示,ALDH2基因多态性中基因分布差异与胃癌症状评分以及不良生活习惯评分均呈正相关性。所以,易感性可能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ALDH2基因多态性改变共同作用导致[8]。细胞中的DNA损伤的生物学后果,取决于DNA损伤的程度和细胞的修复能力。如果损伤得不到正确修复,就可能导致细胞功能的异常。DNA碱基的损伤可导致遗传密码子的变化,经转录和翻译产生功能异常的蛋白,引起细胞功能的衰退、凋亡或发生恶性转化;DNA交联影响染色体的高级结构,妨碍基因的正常表达和调控,对细胞功能产生多种影响。因此,DNA损伤导致的基因组不稳定与肿瘤、衰老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联。众多研究表明:DNA损伤一DNA修复异常一基因突变一肿瘤发生是贯穿肿瘤发生过程中的关键环节。DNA损伤修复体系相当复杂,目前己经发现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的与其易感性基因的多态性相关。
综上所述,ALDH2基因多态性可以作为胃癌疾病的病理学标志物,所以理论上可以应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并且通过ALDH2基因多态性的分析结果可以了解到,胃癌的易感性可能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ALDH2基因多态性突变共同导致的结果[9]。本研究结果项目的实施将对人民身体健康、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1] 徐华明.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11(6):1212-1214.
[2] 韦燕萍,高铭云,刘柳芳.营养干预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认知影响〔J〕.海南医学,2013,5(11):680-682.
[3] 陈丽君,马蕊梅,许 旺,等.宁夏回汉族环氧化酶2-1195G>A的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11(16):1110-1113.
[4] 姜爱仁,吴建中,高长明,等.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A1298C基因多态和生活习惯相互作用与胃癌的易感性〔J〕.河北医药,2014,11(26):35-36.
[5] 刘 宁,张成武,王晓龙.中国人群GSTT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12(15):561-562.
[6] 李 龙,李 静,郑燕芳,等.胃癌患病风险基因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14,6(5):112-113.
[7] 李江奇,赵永勋,姜 雷,等.中国人群X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 Arg399Gln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6(8):571-572.
[8] 杨巧媛,揭志刚,王 进.miRNA-196a-2基因多态位点rs11614913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3,6(15):537-538.
[9] 燕 速,白振忠,赵健信,等.CYP2E1 DraⅠ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青海省胃癌人群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13,4(30):773-774.
(编辑:吴小红)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ALDH2 Gene and Susceptibility to Gastric Cancer by High Throughput Studies
XU Jianguo.
Qinghai People's Hospital,Xining,810001
Objective The ALDH2 gene polymorphism was studied by the high throughput of the gene chip,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LDH2 gene polymorphism and living habits and gastric cancer susceptibility were studied.Methods 161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and 150 case of healthy patients was the control group.The DNA gene polymorphism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LDH2 gene polymorphism and susceptibility to gastric cancer were studied by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of ALDH2 gene and ALDH2 gene polymorphism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Results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smoking and drinking,hot food fast food gluttony,preference of pickled and spicy food and so may be risk factors for cancer of the digestive tract,all comparative results of male patients showed more severe smoking habits,drinking hot fast food gluttony living habits almost the same proportion in men and women,preference of pickled and spicy food in the proportion of women than men,and smoking and drinking as well as pickled and spicy taste to food;ALDH2 polymorphism in all patients divided into 3 kinds,the 3 genes polymorphism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ALDH2 gene polymorphism genetic balance of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test results analysis,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studies ALDH2 polymorphism DNA chip test results genes expressed,ALDH2 gene polymorphism distribution between gene and gastric symptom score and bad habits rat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ALDH2 gene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DNA chip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of ALDH2 Gene Test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in the process has very good clinical utility value and life habits and the ALDH2 Gene polymorphisms test correlation exists,and and susceptibility to gastric cancer exist correlation factors.
Gene chip;ALDH2 gene;Polymorphism;Susceptibility;Life habit;Gastric cancer
810001 青海省人民医院
10.3969/j.issn.1001-5930.2017.03.026
R735.2
A
1001-5930(2017)03-0435-03
2016-05-04
20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