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新材料基地将升级国家示范园

2017-06-26李焱

投资北京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精尖基地材料

李焱

仅今年一季度,就已有11家企业14个项目确定入驻,总投资约32.8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06亿元;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北京石油与化工产业技术联盟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当中……

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紧抓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房山区打造中关村南部创新城的机遇,已经成为北京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强实体经济的主战场。

今年,基地管委会将依托现有发展基础和发展优势,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材料发展指南和北京市房山区“高精尖”产业发展要求,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思路,提升发展环境,拓展发展空间,拓宽招商渠道,吸引更多“高精尖”产业项目入驻,制定配套政策、引入配套服务产业,逐步形成企业与高校合作、基地同科研机构共建的创新模式,打造成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区。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作为市委、市政府推进燕房合作战略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房山区加快建设中关村南部创新城的重要平台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带动力量,也正逐渐成为首都做强二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有力抓手。

2009年初,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做强首都二产,北京市委做出了全面深化燕房合作、与中石化携手建设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的战略部署,经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和市科委批准,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按照规划,基地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主要由核心区和产业拓展区两部分组成。核心区又分为西区和东区,西区主要是指燕山石化核心板块。核心区东区是基地开发建设起步区,规划面积约5.68平方公里。东区的产业发展方向是利用西区的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结构,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010年2月,基地被国家工信部正式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成为全国首批62家示范基地之一。2012年8月,基地被评为首批六家市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之一。2012年10月,基地核心区7.37平方公里成功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区范围。2013年8月,基地荣获首批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享受相关政策支持。2016年“一带一路企业发展论坛”石化基地荣获“新材料产业园区营商环境十佳”称号。

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影响,2016年新材料基地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0亿元,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实现区域税收98.1亿元。

打造新材料产业特色

新材料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在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进行重点扶植,基地作为中关村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材料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在依托燕化公司坚实的研发以及石化资源基础上,基地逐步形成了以燕化投產项目夯实基地石化新材料产业基础,脱硝催化剂、八亿时空液晶显示材料、燕化高科增材制造等社会项目落地建设的均衡化发展格局。在燕化公司、燕化橡塑、三菱聚碳、华美聚合物、燕化高科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基地石化新材料产值占比超过30%以上,为下一步创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区奠定了坚实产业基础。

基地在依托燕化公司橡胶检测平台,完善小微企业投融资、产业促进服务、高端人才引进等平台的基础上,促成了八亿时空液晶材料分析及应用技术市级重点实验室、迅邦塑贸网等科技创新、研发中心落户,为新材料产业落户基地提供全方位的资金、人才、研发、检测等基础支撑。

截至目前,石化基地可利用工业用地面积约128.82公顷,为着力吸引“高精尖”项目入驻,完善新材料产业链、丰富新业态,充分预留拓展空间。

2016年,石化基地各重点产业项目取得新进展。中植、京辉二期和迅邦二期正式落地;润滑油、催化剂两个项目实现突破,并实现开工建设;八亿时空项目加快建设,已于年底前建成实现水电联运,其液晶显示材料获得第四届“新博会”金奖。

截至目前,基地已建成投产重点项目合计55个,总投资约143亿元。今年一季度,石化基地新增工业产值30亿元,新增税收2.4亿元。已有11家企业14个项目确定入驻石化基地,总投资约32.8亿元,占地1003亩,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06亿元,利税17.1亿元。环宇二期全液化空分装置、中植医药产业化、奥得赛电子封装新材料等一批项目即将入驻。

突出“高精尖”产业结构

记者了解到,2017年石化基地管委会将紧紧围绕首都功能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房山区“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按照燕山地区“十三五”规划战略部署,突出石化新材料产业“高精尖”发展要求,提升发展环境、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

在夯实基地石化新材料产业基础上,将重点扶持高端聚烯烃、特种合成橡胶及工程塑料、高分子增材制造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等特色新材料产业。

做精增量、优化存量,持续推进新材料产业聚集。存量方面,将加强同中国石化橡胶技术中心、中国石化塑料技术中心两个研发中心合作,借助燕化公司研发优势,不断提升基地新材料产业研发实力,积极促进燕化公司新材料研发成果实现产业化。增量方面,将着力优化提升园区整体环境,拓宽招商推介新路径,加大招商力度,提高招商精度,吸引“高精尖”新材料产业项目入驻。

基地将着力提升新材料产业研发创新能力,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记者获悉,基地正在协调市发改委组建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创新中心拟占地面积16.5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建成后将极大提高石化基地的新材料产业聚集和创新能力。

此外,基地正在积极搭建与中关村管委会、市区经信委沟通平台,吸引科研院所、研发中心入驻;加强基地与区域内企业合作,引导、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家工程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在新材料技术研发、渠道、人才交流等方面寻求合作。

为提高基地核心竞争力,积极争取新材料产业方面的政策支持,基地鼓励园区内企业建设国家、省部级研发中心。通过政企合作,引入社会资本,组建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推动新材料研发成果实现产业化,支持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合力创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区。

此外,基地还尝试通过政企合作新模式打造“园中园”,构建新材料研发、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新格局。探索推进智慧园区建设,不断推动基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互动发展。据悉,北京石油与化工产业技术联盟即将启动运行,届时将吸引更多地石化科技服务企业加盟入驻。

猜你喜欢

高精尖基地材料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可爱的小瓢虫
北京时尚控股“高精尖”产品登陆“上海滩”
材料
探索高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模式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