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运用

2017-06-26韩海英毕金娥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翻转课堂小学语文

韩海英+毕金娥

摘 要 以《小蝌蚪找妈妈》教学为例,论述翻转课堂实施过程,探讨其特征、优势,以期为小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5-0088-02

1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层出不穷,现在最受大家推崇的应该就是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了。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性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宗旨,能够最大幅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近来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该教学模式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从中发现翻转课堂的优势。

2 翻转课堂的特征

颠覆教学流程 传统课堂的教学流程是先进行知识传授,然后将知识内化。课堂上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进行知识的传授,而知识的内化时间极少或者几乎没有,都放在课下,通过留作业、搞测验,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的做法,学生缺少必要的督促与评价,效果并不好[1]。

翻转课堂正是将这两个流程进行了翻转,传授知识放在课堂之外完成,课堂上的主要精力用在知识的内化上,对学生的各种疑难进行答疑,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互相讨论,等等。

颠覆教学角色 传统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负责知识的传播,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翻转课堂则是将这种情况进行了颠覆,但这并不是那么简单。教师在翻转课堂上的角色由传统的主宰者变为引导者,就像电影演员转变为电影导演;而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器变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俨然电影中的主角。翻转课堂由教师安排好整体框架和内部程序后,学生便在这个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挥,自由安排学习进度。

颠覆教学资源 传统课堂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教材、教具、实验器材等,而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主要由教学视频组成。这种教学视频通常不超过10分钟,这样的设定主要是符合人的注意时长的生理特征;此外,每个教学视频的内容只针对某个特定内容展开,针对性极强,便于学习者检索。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并且这些教学资源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发布到网络,供更多的学习者观看使用;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学习,并且能够实现重放、暂停、快进等操作,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学习者可以针对某个教学视频随时随地进行反馈交流。

颠覆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环境就是在教室或者实验室,受外界的干扰,而且教师的仪表装束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翻转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放在网络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环境,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效果必然会增强;而且教学视频中只有特定的教学信息,没有其他无关的信息干扰,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学习。

3 翻转课堂的优势

翻转课堂能够满足各层次阶段的学生的学习要求 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各不相同,在传统教学中,学习好的学生被教师关注就多,而那些学习差的学生甚至会被忽略,教师的主观因素是一方面原因,教学任务是另外一方面原因。翻转课堂则不然,它能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对于学习程度差的学生而言,由于教学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学习,他们对于自己没能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不停地重复学习,这在传统课堂上是完全做不到的[2]。可以说,翻转课堂对于那些学习程度差的学生是一个福音。

翻转课堂能够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传统课堂上,课堂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记,交流的机会很少,而课下时间又相对较少,还被其他科目和很多事情分散,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而翻转课堂则不同,课堂上的时间都可以用来进行互动交流。

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包括很多,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等,都是学习能力。在传统课堂上,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习惯,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不够。翻转课堂则是一种“倒逼式”教学,如果在课前不积极主动学习,那么在课堂上就处于“插不上嘴,跟不上溜”的境遇,成为学习的局外人,这样就能反过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能够极大地改观课堂秩序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现今的孩子個性又极其鲜明,因此,课堂秩序的管理在传统课堂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尤其是班级上有几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为了维持课堂秩序,甚至要专门抽出时间,这样必然影响课堂教学。而实行翻转课堂后,这些情况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不见。

4 《小蝌蚪找妈妈》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教材分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几只天真可爱的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介绍了蝌蚪妈妈的特征,而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他们也变成了小青蛙,跟着妈妈一起学本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了解小蝌蚪的身体变化,能够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整个过程,最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次身体变化和寻找妈妈的曲折经历;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身体特征,培养认识事物的能力;知道青蛙属于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自主学习 由于现在生活条件优越,很多学生在学习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甚至非常熟悉这个故事,因此,再让他们学习这篇文章,吸引力难免会大打折扣。虽然短视频是翻转课堂的标准配置,但是笔者认为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课就不太适合让学生单纯使用短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因此,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诠释这个故事,等到上课时,在课堂上将这个故事展现给其他学生。

可能很多人认为,一年级的小学生能够诠释这个故事的方式一定不多,水平也有限,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创造力让人惊讶。他们诠释故事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朗诵、绘画、角色表演、剪纸、皮影戏,甚至还有动画。可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接收信息的能力之强大,远远超过了教师的想象。

课堂主动学习 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主体,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作为教师,只要做出了正确的引领和指导,一堂课下来不仅轻松自如,而且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这堂课上,王同学自制的一套手指玩偶成为全班学生的兴趣点,笔者于是就顺水推舟,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演绎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曲折经历。学生参与热情异常高涨,笔者也不失时机地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穿插其中,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而诸如小蝌蚪各阶段的身体特征以及青蛙妈妈的身体特征,都在他们进行角色扮演的各个阶段及时插入,提醒他们注意。

表演结束后,就是对小蝌蚪找妈妈经历的讨论,并且引出青蛙是有益的动物等重点与难点。

课后归纳总结 及时的归纳总结对于知识的巩固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何种教学模式,这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只是方式方法可能多少有些不同。翻转课堂的课后归纳总结,笔者感到还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总结最能收到效果。

教学感悟 完成教学任务后,笔者真的被学生的能力震撼了,别看他们还只是七八岁的孩子,但是他们的知识储备、创造能力都是上一代人无法比拟的,在课程设计中提及的重点与难点,对于他们来说其实都已经熟知。这其中可能有现在超前教育问题的影响,但是更多的是信息时代对人的影响。这或许也就是翻转课堂现今如此被热捧的根本原因[3]。

5 结语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以及研读各类相关学术著作,笔者对于翻转课堂有了一些模糊的体会,在此与各位分享,权做抛砖之言,希望与各位同行分享交流,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锻炼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华.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7):20-21.

[2]王晴晴.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J].新教育,2014(16):17-18.

[3]王珣.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J].教育信息技术,2015(3):19-21.

作者:韩海英,淄博市周村区市南路小学,中教一级;毕金娥,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中心小学,小教一级(255300)。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翻转课堂小学语文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