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样的童年

2017-06-26

中国国家旅游 2017年6期
关键词:川岛海因童工

每个人都有童年,但每个人的童年又是不同的。童年看似短暂,却铺垫了人生的基本色调。童年就像一首歌,是生命的开篇曲,瞬间的美好稍纵即逝,留给人们的确是一生美好的回忆。人生宛若一条缀满珠宝的项链,而童年就是那颗最璀璨的宝石;记忆如同汪洋,而童年是那朵最动人的浪花。儿童那天真无暇的眼神,让人哭笑不得的行为,和那肆无忌惮的言语,不由得让人爱心泛滥。

提起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脑海中不自觉地会浮现出鲜花、气球和孩子们爽朗的笑声。但幸福甜蜜的生活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的从天而降的礼物;时至今日,战争、疾病、贫穷仍在世界范围内搅扰着童年的梦想,让孩子们无端承受本不属于这个年龄的痛苦。在摄影诞生178 年的时间里,人类视觉影像史中留下了无数儿童的面孔;回顾那些经典作品中的儿童,一部现代社会的生活史就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让美国禁止聘用童工的摄影师

刘易斯·海因(Lewis Wickes Hine 1874—1940)是美国的社会学家和摄影师,他是一位和时代同呼吸的摄影师,海因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奥什科什市,18岁时父亲因意外事故死亡,海因便早早步入社会开始工作,并攒钱完成大学学业。他在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学习社会学,随后在纽约伦理文化学院成为一名老师。

1904年,海因开始拍摄埃利斯岛的移民,拍摄了大量每天到达的成千上万的移民照片,尽管环境混乱且语言不通,海因仍然坚持带着他的笨重的大画幅相机和闪光设备穿梭在移民之中,也从这时开始认识到纪录片摄影可以作为社会变革和改革的手段。

1908年,海因成为全国童工劳动委员会的摄影师,在接下来的十年中,海因记录了童工劳动,那个年代,有170万童工在工厂里做苦力,年纪最小的只有3岁。作为调查员兼摄影家,他深入到各地的工厂和矿井,把童工恶劣的劳动条件揭露了出来。

海因拍摄童工的工作往往是极其危险的,作为摄影师,他经常受到工厂警察和工头的暴打甚至死亡的威胁。工厂里摄影被禁止,以免对行业构成严重威胁。为了进入矿山和工厂,海因不得不把自己伪装成消防员、明信片供应商、《圣经》推销员,在窄小而危险的工作环境中,海因用藏在饭盒里的相机,不動声色地把他们拍摄下来,实在无法进入工厂时,他就在这些血汗工厂外,拍摄童工出入工厂的情况。利用这些照片以及当时的国家童工委员会的努力,最终使得当时使用童工的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最后更迫使美国国会立法,颁布了禁止聘用童工的法令。

川岛小鸟的小虎妞

如果你看过日本摄影师川岛小鸟拍摄的未来酱,你一定会对照片中的这个小女孩过目不忘的,当你不开心时,只要看到了川岛小鸟拍摄的未来酱,你一定会瞬间被治愈,心仿佛被融化。

川岛小鸟(Kotori Kawashima),出生于1980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法语专业。其后师从沼田元气学习摄影。 2009年,写真集《未来ちゃん》(未来酱,日语发音Mirai-Chan,亦可译成小未来)出版,更是让这位1980年出生的新星一举成名。

未来酱是摄影师川岛小鸟朋友的女儿,住在佐渡岛。佐渡岛离东京大约3小时的车程。一次偶然的机会,川岛去佐渡岛找朋友,忽然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女孩面对镜头完全泰然自若,毫不理会,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川岛说:“你知道,她既不会看镜头,拍了一半还自顾自地跑掉了。以前的拍摄方式都是摄影师与被拍摄者共有视觉呈现,但到了孩子们这里就都变得无效了。发觉到这一点也令我感到了摄影有无比的可能性。”川岛立刻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开始了创意拍摄。佐渡岛是日本乡下的地方,老房子、老街道,再加上小女孩身上的旧衣服,这一切都使川岛的照片真实和完美。

在未来酱两岁时,川岛断断续续地拍摄了一个冬季。拍摄完成后,川岛编辑了60张照片,自费出版印刷了500本,在当地的独立出版社或咖啡馆发售。结果反响相当不错,于是他决定再投入一年的时间来拍摄小妹。

“未来”其实并非小女孩的真实名字,而是川岛小鸟被她的纯真所感染,在她身上看到的关于“未来的希望”: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比什么都重要。

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美国摄影师蒂莫西·阿奇博尔德(Timothy Archibald)有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儿子以利亚(Elijah),在儿子5岁的时候,决定通过摄影来找到他们能共同相处的空间和情感交流的平台。蒂莫西常常思考自闭症儿童的世界是怎样的?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述的世界是怎样的?可能相比语言,攝影可以更有利于表现这个世界。为了走进儿子的世界,他尝试通过摄影的手段和儿子沟通,并拍下一系列照片,取名为《Echolilia:有时候我在想》(Echolilia / Sometimes I Wonder)。每次拍摄完,父亲和儿子都会一起看照片,蒂莫西发现儿子总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创意。摄影使得蒂莫西更好地了解儿子的世界。

自闭症儿童又被称作“星星的孩子”,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他们不盲,却对身边的环境视而不见。这些孩子大多智力正常却不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

一张又一张的照片让蒂莫西懂得了儿子独特的天赋和他跟这个世界交流的方式。他说:“我不想让儿子觉得自己是平庸的,我要让他明白自己是多么的独特并且拥有巨大的财富。”

蒂莫西通过他的照片,不仅希望能表达出儿子以利亚的小世界,同时也期盼让更多人正视自闭症儿童的发展与关爱。

索马里的别样童年

1986年出生的埃德·欧(Ed Ou)是加拿大摄影记者,他的工作足迹遍布中东、欧洲、非洲和美洲。欧在台湾出生,年轻时搬到加拿大温哥华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美国的城市长大。后来在耶路撒冷和阿拉伯语国家学习国际政治和希伯来语。作为青年学生的同时,欧开始作为自由摄影师为以色列美联社和路透社提供重大新闻图片故事,包括2006年以色列真主党战争以及索马里、摩加迪沙、伊斯兰法院的垮台等。 欧还以学生的身份被纽约时报录取。

他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职业生涯,大学毕业后,他转移到哈萨克斯坦,在那里记录了苏门答腊线下苏联核武器试验的不幸后果。最近他一直在抨击阿拉伯世界摇摆不定的浪潮。

欧的新闻报道作品《索马里:持枪的孩子》拍摄于2010年,该系列照片还荣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0年度照片荣誉奖。

虽然招募儿童参军是被严令禁止的,但是这种现象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依然存在。因为孩子比成年人更容易招募,他们往往被暴力威胁加入某一个军事派别。在索马里,大约有70000支民间武装,而儿童化日益严重。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透露,就连9岁儿童也是招募对象。同样的童年,这些儿童却有着不同的人生。

驰骋在非洲大地上的小女孩

蒂皮·德格雷(Tippi Degré)是一名1990年出生于纳米比亚的法国女孩,蒂皮的父母Alain Degre和Sylvie Robert是自由野生动物摄影师,他们决定给他们的女儿一个非传统的童年,于是在蒂皮出生之前,她的法国父母决定搬到非洲的纳米比亚。

蒂皮出生后从小与当地的辛巴人、布须曼人一起生活,常常跟象、鸵鸟、豹、狮、狒狒、变色龙等许多野生动物亲密接触。部落的人们教给蒂皮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野外生存、用弓箭射击和说部落母语。

对非洲的部落民族来说,在野外和动物一起生活,本来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对于欧洲人甚至亚洲人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生活是我们完全无法想像的。

和蒂皮相處的动物们通常都是被农夫们领养的失亲动物,而爸妈也都非常关注蒂皮和动物们的互动。蒂皮只发生过两次小意外,一次是被猕猴咬鼻子,另外一次是被狒狒拉头髮,除此之外蒂皮和动物们就像家人一样。

蒂皮不惧怕任何动物,哪怕是粘糊糊的青蛙,小蒂皮甚至把野蛇放在她的腿上,这一切都被蒂皮的父母用相机记录了下来。

10岁时她随父母回到巴黎生活后,将自己与非洲野生动物一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写成了《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同时在书中编入了她的父母所拍摄的130多幅照片致使该书成为一本全球畅销书。她上了两年巴黎的公立学校,然后选择在家学习,因为她跟巴黎小孩很少有共同语言,要知道10岁之前的她,身边从来没有同学,只有动物。如今,她在巴黎新索邦大学学习电影专业。即使被教科书和城市景观所包围,蒂皮的内心深处仍然感受到来自非洲大地的呼唤。

如何拍出不一样的儿童照

不要和孩子说“拍照”

要让孩子习惯你相机的存在,拍照的时候最好抓拍,而不是总是让孩子直视镜头摆POSE,甚至可以一边和孩子聊天一边抓拍,这样他们会更加放松忘记镜头的存在。

随身携带相机

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最好随身携带相机,随时抓拍孩子的每一个瞬间。

对于拍摄器材的建议

一般建议使用单反或微单,可以获得更好的画质,后期在保证清晰度的前提下也能冲印出更大的尺寸,最好选择带有翻转取景功能的相机,更适合低角度拍摄取景。

使用的镜头及焦段

当拍摄背景杂乱时,为了保证画面整洁,突出人物主体,这时候一只大光圈镜头就显得尤为重要,焦距推荐35mm或者50mm左右的焦段,镜头推荐大光圈定焦镜头,需要注意的是大光圈抓拍时,容易跑焦,可以将相机对焦设置为AF-C(连续追踪对焦)模式。

眼睛最重要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尤其是孩子的眼睛,更是清澈无瑕。我们在抓拍孩子肖像的时候,要时刻保证焦点处在孩子的眼睛上,如果孩子太小,那么在暗光环境下不推荐闪光灯直接闪,对孩子眼镜有伤害,这时可以开大光圈或者提高感光度,或者将外接闪灯指向屋顶,使用反射闪光,这样也会获得更加柔和的光线。

猜你喜欢

川岛海因童工
夜过十八盘
膦海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禁止使用童工的立场不能后退
麦海因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麦海因水库区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分析
世界无童工日:国际劳工组织强调加强社会保障是消除童工现象的关键
川岛芳子在津伤重毙命
豆类来源D-海因酶的提取及特性研究
世界各地的童工
刺杀少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