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有何喜?
——略析杜甫《春夜喜雨》

2017-06-26赵松

初中生 2017年20期
关键词:喜雨夔州农事

雨有何喜?
——略析杜甫《春夜喜雨》

责任编辑:江 冬

赵松:作家、评论家,辽宁抚顺人,现居上海。已出版小说、随笔集《抚顺故事集》(广东人民出版社)、《空隙》(上海人民出版社)、《细听鬼唱诗》(中州古籍出版社)、《积木书》(河南大学出版社)、《最好的旅行》(北京大学出版社)等。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读】

杜甫喜欢写雨。各种季节的雨,他都写过不少。这首《春夜喜雨》,应是他写雨的诗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但流传广泛并不代表它易懂。为什么这么讲呢?你看这首诗里的句子,有哪句难懂吗?你一句句读下来,无一句难懂,每句的意思你都懂。可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这首诗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如果我们用大白话译出来,这首诗会是这样的:“好雨知道春天是它的季节,就来了。它随风悄然入夜,无声而又细细地滋润着万物。田野间的小路跟云层一起陷入了黑暗,只有江上船中的灯火还远远地亮着。清晨,看着那些被雨和凋落的花瓣打湿、染红的地方,就觉得成都满城都是沉甸甸的花朵。”

杜甫想要说什么?我们先看标题。最能反映作者心态的,应是那个“喜”字。这场来得正是时候的春雨,让杜甫发自内心地欢喜。我们知道,虽然杜甫有“行万里路”的经验,也喜欢描写山川河流之类的风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不是田园诗人。他始终是个心系朝廷、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人。他对乡间农事也不陌生,但在多数时候,他都没有像陶渊明那样,以一种切身在场的状态去写田园诗。包括这首《春夜喜雨》,开头四句还有几分田园意味,但后面的就完全没有了。

永泰元年四月,严武去世后,杜甫离开了成都,一路漫行,于大历元年到达夔州(今奉节)。夔州都督柏茂林推荐杜甫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杜甫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还买了四十亩果园,找了几个雇工,自己与家人也参与劳作。这一时期,杜甫的生活,完全是农人式的。城里人喜欢雨,完全看心情。乡下人为雨而喜,一定是因为它应时应季而降临。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产生的。因为参与农事,他比任何时候都懂得春雨的重要性。应时而下的春雨,让整个春耕时期都有种节日的气息。但杜甫毕竟不是个地道的农人,他的喜雨,除了农事顺利,还有更深的原因。

知时、润物、无声,此好雨有君子之风。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的前面四句,都属于对好雨品质的高度赞颂。但写到这里,杜甫在喜悦之余,心境也忽然变得复杂起来,五味杂陈。中年以后的仕途坎坷,以及安史之乱导致的颠沛流离,一定会让他有种生不逢时的感觉。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其时,应时而来,则一切自然而然,不能应时,则会陷入错位的困境。春天好雨,应时而至,就这么简单,可想想自己一直以来的遭际,难得有阵安稳的时候,还总免不了寄人篱下——想到这里,在“喜雨”的情绪下面,他又是神思黯然的,也是异常孤独的。这种情绪与心境又该如何表达呢?

杜甫笔锋一转:“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寄身于异乡,哪里有路可行呢?不要说大路不通,就连野径都没有。一个黑字,写尽了他此时的心态。生活的负担如此沉重,个人的处境如此尴尬,尽管一家人忙于农事劳作,亦足以换取温饱生活,但自由何在?在黑暗中,遥望江中船上的光亮,杜甫该是多么怀念当年无所顾忌地漫游南北的时候啊。可现在只能远远地望一望,徒唤奈何。当然,有失也有得——在夔州生活期间,正是杜甫创作的高峰期,不到两年,他就写了四百三十多首诗。

老杜毕竟不是心胸狭隘之人,虽然胸中块垒难消,但生活总归还要继续下去,而且诗始终都是他的精神支柱。土地喜好雨,庄稼喜好雨,劳作的农人喜好雨,好雨也无声无息地滋润了万物,这一切是多么美妙啊。可是,清晨起来,看到落红遍地,他又陷入了某种非常复杂的心境。什么样的心境呢?他并没有说,只是留下一个场景,像谜一样,供读者去猜测、想象。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整座成都城,在这场雨后,到处都是被雨淋湿了的沉甸甸的花朵。当这一场景浮现脑海,这首诗开篇处的那种喜气,忽然间消失了,留下的只是意味深长的神思寂静而又惘然的状态,就像那些经历过春夜喜雨,如今在清晨寂静中低垂的花朵,刚好处在盛开与凋零之间。老杜终归是沉郁的,置身于悲喜之间,一直是他的常态。

课间10分钟

●老师:多位数减法,遇到低位数不够减时,就向高位数去借。

小明:高位数不借怎么办?

老师:你出去……

●老师:请用一往情深造句。

小明:今天一网情深开业,全天免费,快抢机子去!

老师:出去……

●校长检阅军训新生:同学们好!

新生们:校长好!

校长:同学们辛苦了!同学们都晒黑了!

新生们顿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突然,小明大声回答:校长更黑!

校长:你给我出来。

●小明:老师,我身体不舒服,明天能不能不来了?

老师:嗯,可以,你哪不舒服?

小明:我心里不舒服。

老师:出去……

●课堂上,老师在讲第七章,小明把书随便打开,就开始发呆,结果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质问他:“讲第七章,你怎么把书翻到第八章?”

小明淡淡地答道:“我是在前面等着你!”

老师:你出去……

●老师在课堂上向小明提问。小明站起来,却一声不吭。

老师:小明?

老师:小明?你怎么回事啊?你到底知不知道答案啊?好歹吱一声啊!

小明:吱——

猜你喜欢

喜雨夔州农事
农事 处暑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夔州精神与杜诗本色
春夜喜雨(外二首)
杜甫咏诸葛亮诗略论
杜甫夔州诗中所反映出的生活悲剧
春夜喜雨
唐五代时期夔州军事初探
春夜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