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绘神,彰显人物个性
2017-06-26
文 /本刊记者 杨 青
特别推荐·面对面
以形绘神,彰显人物个性
文 /本刊记者 杨 青
责任编辑:杨 青
名师档案:
周启群,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青年精英教师,永州市名师、学科带头人,永州市师德标兵,江永县优秀教师,江永县优秀班主任。
记者:周老师,您好!您在作文教学上经验丰富,同学们写人容易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您怎么看?
周老师:学生作文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原因在于,写人,没有认真观察,没有发现这个人与那个人的不同特点,而是用“高高的鼻梁 ”“ 圆 溜 溜 的 眼 睛 ”“ 樱 桃 小 嘴 ” 等 语 言 来 形容,这不可能写出人物个性。一个人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人际环境、人生经历、学识、年龄等诸多因素而造就不同的个性特点,在生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情感,有着自己独特的爱好和习惯。人物的个性特点往往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言行,渗透在人的整个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之中。例如,高尔基的《童年》作品中刻画了外祖母和外祖父的形象,他们虽住在同一屋檐下,性格却迥然不同。外祖母生活在一个可怕的环境里,却不乏温暖与光明: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慈悲胸怀;外祖父开了家染坊,随着农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工人。因此,要写出人物的个性,首先就得认真观察。
记者:同学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呢?
周老师:我们可以观察人物的外貌,尤其是眼睛。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简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所以,观察人物,我们可以观察人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总是在眼神中表现出来的。曹雪芹就很善于抓住眼睛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写的是多情公子贾宝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写的是体弱多病、聪慧美丽、气质不凡的林黛玉。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也是通过刻画眼睛将人物写活的:“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句话笔墨简省,通过写眼睛来表现祥林嫂在悲惨生活的折磨下已毫无生气,暗示祥林嫂将不久于人世。
其次,可以观察人物的衣着。通过仔细观察,我们便会发现:喜欢穿艳丽服饰的人往往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喜欢着深色衣装的人往往性格内向、沉着老实;衣着传统的人往往稳重文静,爱穿奇装异服的人往往狂放不羁。如杨沫在《青春之歌》中是这样描写林道静的:“这女学生(林道静)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浑身上下全是白色。她没有同伴,只一个人坐在车厢一角的硬木位子上,动也不动地凝望着车厢外边。她的脸略显苍白,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作者通过描写林道静的衣着,为读者塑造了一个放射着青春光彩的女知识分子形象。
记者:从外形上把握人物特点,确实是极佳的做法。周老师,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呢?
周老师:著名小品演员潘长江,因其外形独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著名主持人汪涵,因其风趣幽默的主持风格让观众赞不绝口;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因其动作独特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回忆……生活中,总有一个人让你记忆深刻,或是外形,或是声音,或是动作,或是品质,或是才情……因此,我们还可以观察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如作家赵广存的《“柿把儿”老师》中的赵老师,就是个很有特点的人物。外形上特征明显:“个子很矮,比拿破仑肯定还矮几厘米。满脸的青春美丽痘。小小的眼睛上罩副近视镜厚厚的嘴唇上蓄着两撇小胡子。”语言上特征明显:平均每分钟就说一个“是吧”。个性上有特征:当同学们在下面学“是吧”时,他有生气的时候,也有不生气的时候。行为上有特征:课上得不好,但文章写得好;爱情上失败,却爱学生爱得让学生感动。
记者:说得真好!周老师,怎样才能让笔下的人物彰显个性呢?
周老师:抓住人物特点,运用多种描写进行生动刻画,这是彰显人物个性的好方法。写人的方法很多,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根据人物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描写方法,笔下的人物就会栩栩如生。如《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作者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就抓住了特点:“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这里抓住宽阔的双肩这一特征,突出了贝多芬坚强的性格;“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为了凸显贝多芬“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这一特征,作者以脸、头发、眼睛、嘴的局部刻画构成了人物形象的整体神韵。又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这一“排”字既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个规矩人,又是对短衣帮的取笑表示若无其事,以掩饰内心的不安,活画了孔乙己拮据穷酸的本相。这样,人物的形与神就表现出来了。
此外,放大细节,工笔细描,也是彰显人物个性的好方法。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有着“核聚变”的作用,其所散发的能量是无比巨大的。在写人的文章中,凸显人物个性,贵在细节的发现与表现的工夫上。细节从哪儿来?从生活中来。有了细节,还得进行筛选,将富有特色的细节保存下来,并将细节放大,运用慢镜头的方式展现人物个性。《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三拳下去本来就是瞬间之事,但施耐庵却将细节放大,一拳一拳地写,从而将鲁提辖疾恶如仇的个性特征表现了出来。
记者:周老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彰显人物个性吗?
周老师:当然有啦。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也可以彰显人物个性。我们来看看吴敬梓描写范进的例子:“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作者一边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正面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一边通过“老太太 的 慌 ”“ 报 录 人 和 邻 居 吓 了 一 跳 ”“ 众 人 大 眼望小眼”进行侧面烘托,将醉心功名的范进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记者:说得真好!以形绘神,才能彰显人物个性。我代表同学们再次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