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价值及对小儿肠套叠的治疗作用

2017-06-26朱映红蒋双兰姚志广

黑龙江医药 2017年7期
关键词:肠套叠肠管包块

朱映红,蒋双兰,余 凤,王 浩,姚志广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 东莞 523321)

在临床小儿急腹症疾病中,小儿肠套叠十分常见,这也是导致小儿出现肠梗阻的主要诱因之一[1]。小儿肠套叠起病急,且患儿的病情进展很快,出现套叠的肠管会因为血管受到压迫等出现明显的充血和水肿症状,甚至造成患儿的肠管出现穿孔、坏死等,这对于患儿的个人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2]。小儿肠套叠患儿的发病年龄一般在18个月以下,3~10个月的婴幼儿是高发群体,部分病情严重的患儿很可能出现中毒性休克等,如果患儿无法接受科学的治疗,就很容易出现死亡[3]。如果小儿肠套叠患儿可以在发病的48 h之内接受科学治疗,病情很容易得到恢复,所以,对患儿实施科学、准确的诊断十分重要。在此类患儿的临床诊断中,X线与超声诊断均为临床常用方法,对这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研究也是临床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4]。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在小儿肠套叠患儿临床诊断中分别应用上述两种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01—2016-10期间在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患者中挑选出69例患有肠套叠的患儿开展本次实验,所选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腹部疼痛、哭闹不止、恶心、呕吐、无法顺利进食等。本研究需要将下列患儿排除在外:精神功能异常患儿、先天性血液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患儿、合并其他腹部疾病患儿、先天性脑部疾病患儿。在本研究的所有患儿中,男性患儿为40例,女性患儿为29例,患儿的年龄为4个月~6岁,其中,47例患儿在接受体格检查的时候腹部存在可以直接触及的类球样包块物,22例患儿存在果酱状大便。在所有患儿中,50例患儿为发病24 h之内入院,其余19例患儿为出现症状3 d之内入院治疗。

1.2 方法

大部分患儿均应用B超和X线平片检查进行诊断,在超声检查方面,医生使用ALOKA F37及HITACHI HA500超声诊断仪,一般选取诊断探头频率为:经患儿腹凸阵围3.0~5.5 MHz,高频浅表探头的频率则为6.0~10.0 MHz。患儿需要以仰卧位接受检查,医生利用探头对患儿的腹部进行相应的扫描,观察分析患儿的腹腔之内是否存在包块,看患儿的肠管有无扩张现象,并且观察患儿的腹腔内是否有大量的游离液体存在。如果患儿的腹部存在明显的包块物,医生就需要选择高频探头进行多切面的观察,并对患儿包块的大小进行测量,还需要分析患儿腹部包块的自身形态及结构等情况,并进一步探查患儿腹部包快内的血流情况,观察包块的周围是否存在有淋巴结及渗出积液等,还要分析患儿的周边肠管是否出现了明显的扩张。患儿在接受检查期间可能会出现哭闹等,医生可在等待患儿安静的间隙中获取患儿超声诊断的病灶图像,并利用回放方式等对图像进行留取,并及时采集动态性质的影像资料。一般来讲,肠套叠患儿的超声诊断图像特点主要如下:(1)患儿腹腔内包块的横切面显示各层肠壁存在明显的“靶环征”或“同心圆征”。(2)患儿包块纵切面的图像出现明显的“套筒征”,且外管为鞘部,里面部分为套入部[5]。患儿肠套叠声像如图1、图2所示。

图1 肠套叠横切面B超声像图(呈“靶环征”)

1.3 观察指标

对患儿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诊断方法后的病情检出率情况进行对比,并作以简析,此外,分析患儿接受治疗后的相关情况。

图2 肠套叠纵切面B超声像图(呈“套筒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х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情检出情况

患儿接受超声诊断后的疾病检出例数明显多于X线诊断的检出例数,两种方法的具体检出情况经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方式诊断后病情的检出率

2.2 患儿治疗情况

在69例患儿中,48例患儿接受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病情得以恢复,12例患儿血流信号出现减少导致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未成功,转而接受手术治疗,其余9例患儿直接接受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出现套叠的肠管均较好复位,患儿的症状得到了较好缓解,未出现其他任何不适反应。

3 讨论

小儿肠套叠是临床儿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疾病,3岁以下的患儿最容易发病[6-7]。小儿肠套叠主要是指小儿的部分肠管被嵌套进临近的肠腔之内,导致患儿的肠内容物很难被及时排出,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患儿出现肠梗阻等疾病。小儿肠套叠的起病和病情进展相对较快,如果患儿的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就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8]。医生若想确保患儿治疗效果,首先就要给予患儿科学、准确的诊断。

在小儿肠套叠的传统诊断中,X线扫描最为常见,虽然此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到患儿的具体症状,但仍有很多患儿出现了漏诊甚至误诊,导致患儿的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此外,X线对患儿的生殖细胞等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超声诊断方法不仅可以及时、准确地诊断患儿的肠套叠情况,更可以为患儿的后续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超声诊断可以清楚地将患儿肠套叠的部位、具体的病变范围及相应结构的图像特征等清晰显示出来,可以实时观察患儿的具体发病部位、肠套叠的程度及套叠组织的血运情况等,并且在患儿的套叠肠壁部位进行多普勒成像,这样可以帮助医生对患儿出现套叠的肠管具体的系膜血流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医生利用超声诊断方式,还可以对患儿“套筒征”的具体长度、患儿肠管壁鞘部的厚度等进行具体的测量分析,帮助医生对患儿接受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的可能性进行有效判断。如果患儿病变部位的“套筒征”长度超过了7cm,肠管壁鞘部的厚度在7 mm以上,就说明患儿接受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的成功几率较低,就需要医生为患儿选择其他的治疗方法。患儿出现肠套叠之后,套头会顺着肠道的蠕动情况出现持续进行的现象,且患儿的肠管鞘部很容易出现持续性质的痉挛,并且难以自动回缩,这样就会导致患儿的套入部出现明显的循环障碍,静脉回流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患儿的相应肠道动脉出现明显的供血不全症状,进而导致患儿的肠道坏死等。这样一来,患儿的病变时间越长,出现套叠现象的肠管循环障碍就会越严重,患儿接受复位治疗的成功几率就会越低。空气灌肠是目前此类患儿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患儿所受创伤较小、治疗费用较低、操作较为简便,且治疗成功率较高,所以成为常用治疗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儿分别接受X线扫描及超声诊断,在对比两种方法的具体诊断情况后可以看出,患儿接受超声诊断后的疾病检出率达到98.6%,明显高于传统X线扫描82.6%的检出率,两种诊断方法的相关数据接受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超声诊断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优势明显。其诊断已被公认,具有辐射少,无创伤性、方便快捷、无痛苦、可重复性好等优点逐渐取代了其他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针对临床患有小儿肠套叠患儿的具体诊断而言,超声诊断的检出率明显要高于传统的X线诊断,这对于患儿的后续治疗有科学的指导作用,可以保证患儿的治疗情况,以免患儿出现误诊、漏诊等,该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实施。

[1] 张连凤.超声检查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4,20(20):95-96.

[2] 朱芹.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价值及体会[J].安徽医药,2014,18(7):1301-1303.

[3] 胡良勇.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7):511-514.

[4] 王涓,魏奇龙,杨静,等.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应用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5):653-654.

[5] 黄宇先,陈涛,柴红丽,等.高频超声检查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J].山东医药,2014,54(46):76-77.

[6] 黄晓梅.腹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7):27-28.

[7] 唐妍,桑颖,杨晓君,等.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J].黑龙江医学,2016,40(1):64-65.

[8] 韩莉,张艳红.高频超声与钡剂造影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3(15):2487-2491.

猜你喜欢

肠套叠肠管包块
包块型宫角妊娠的超声表现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儿童大肠套叠与小肠套叠的超声影像特点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