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安全用药管理策略研究

2017-06-26王婷婷

黑龙江医药 2017年9期
关键词:输液数量药品

王婷婷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药剂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人类使用药物治疗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本身的历史一样长,合理利用药物进行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往往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药物治疗是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药物能够成为人类驱除病魔的最佳利器,但有的时候,药物却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有时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为了及时发现药品潜在固有风险、保护公众的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了ADR报告和监测制度。从2010—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连续7年发布了ADR监测年度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集的ADR的报告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收集报告69万余份,2016年收集报告数量已经达到了143万份。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对产生ADR的主要成因进行分析,从中寻找提升用药安全的关键途径。

1 关注特殊人群用药

特殊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等。从2011—2016年的国家ADR监测数据可以看出,老年人的用药安全问题最为突出。根据国家ADR监测数据绘制折线图(图1),从图1中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65岁以上老年人的ADR报告数量和占比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16年,65岁以上老年人的ADR报告比例占到了全部报告的23.5%,老年人的用药安全问题必须得到特别的关注。

分析老年人的ADR报告数量持续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速度持续加快,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 434万人,已经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0.5%,并且预计在今后的30年间这一比例仍将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老年人各个组织器官由于发生退行性变化而出现各种衰老表现,尤其是肝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致使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容易发生改变[1],老年人又往往身患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疾病,合并用药现象普遍,有些老年人还喜欢服用保健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图1 2011-2016年65岁以上老人的ADR报告情况

根据上面的分析,老年人的用药必须特别慎重,选择药品时要多咨询医生,注意给药途径和时间、加强用药前和用药期间的监护。在临床上,医务人员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病理以及药代动力学特点,遵循“最少数量药物、最小有效剂量”的原则给药,并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剂量的使用,对某些组织敏感性降低的药物更应谨慎使用,防止药物蓄积引起不良反应,同时还要注意药物与饮食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关注重点类别药品的使用

在ADR报告涉及药品的情况方面,按怀疑药品类别统计,近5年来化学药一直占到了80%以上的比例,中药和生物制剂加起来占其余不到20%的比例,说明化学药仍是ADR的重点类别。而在所报告的化学药中,抗感染药的比例一直居于首位,根据近5年的监测数据绘制柱形图,见图2。

根据图2可以看出,近几年抗感染药所占比例出现持续地小幅下降趋势,说明我国对抗感染药的风险控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要知道,这一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全国就会相应减少约1万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因此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难能可贵。但我们仍应清醒地看到,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仍居各类药物之首,抗感染药的风险控制仍然任重道远。抗感染药是人类治疗感染类疾病的重要武器,但如果使用不当,不仅无法控制病原体造成的感染,而且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抗感染药有别于其他药物的重要特点就是该类药品可能产生抗药(耐药)性,此外抗感染药本身也存在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2]。临床医生还要继续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一步规范临床应用行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尽力减少抗生素滥用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图2 2011-2016年化学药不良反应报告中抗感染药所占比例

3 关注重点给药途径

按照药品给药途径对近6年的ADR报告进行分析,静脉输液的ADR报告数量一直超过报告总量的50%,并且近几年还出现了小幅上升的趋势,2016年这一数据已经达到了59.7%。近6年静脉输液所占ADR的数据统计见表1。

表1 给药途径为静脉输液的ADR情况统计表 %

静脉输液是将药物直接输入人体并进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式,由于起效迅速以及易于维持血药浓度等优势而备受青睐。但正是因为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静脉输液容易造成多种形式的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把静脉输液作为“最后的给药方式”,而根据我国200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年人均输液8瓶,远高于2.5~3.3瓶的国际年人均量[3],静脉输液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临床首选给药方式,存在着明显的过度使用情况,这直接导致了由静脉输液造成的ADR报告数量居高不下。

静脉输液造成的ADR主要有输液微粒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影响、循环超负荷、空气栓塞、静脉炎等输液并发症等,为了有效控制由静脉输液所造成的ADR,卫生行政部门应参考抗菌药物管理的经验,制定静脉输液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和指南并监督执行[4]。医疗机构应加强临床医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生的静脉输液知识水平,临床药师应在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加强审核,干预不合理静脉输液处方的开具,严格把控静脉输液适应证,有条件的医院还应尽量在静脉输液中心统一配制药物,减少空气中不溶性微粒的带入[5];社会媒体也应普及用药的一般常识,纠正静脉输液为首选给药方式的错误认识,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外用就不口服、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用药原则,尽力减少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数量,降低静脉输液的风险以及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 龙丽萍,周于禄,阳国平.309例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9,6(1):26-30.

[2] 赵金凤.抗菌药物在急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4):185-186.

[3] 高翔,陈玲,邓蓉蓉,等.过度静脉输液的现状、危害及管控措施[J].药学进展,2016,40(2):141-144.

[4] 马旭东,陈炜,杜光.滥用静脉输液的危害与防范[J].医药导报,2015,34(2):279-281.

[5] 汤少梁.输液产品安全用药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医药,2008,21(2):67-68.

猜你喜欢

输液数量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统一数量再比较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头发的数量
颈枕输液袋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