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才是王道,那不靠谱的“熊孩子险”

2017-06-24陈丹丹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2017年9期

生活中,由于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当,“熊孩子”已经成为让人不得不防的“危险生物”!“熊孩子”总是熊事不断,甚至对他人造成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他们割安全绳,导致施工者悬于半空;恶作剧划伤豪车,使家长面临巨额赔偿;还有的熊孩子乱用公交安全锤、乱按地铁制动按钮,甚至逼停火车,威胁着公共安全……本文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被熊孩子坑惨的妈妈,为此,她购买了新上市的“熊孩子险”,但这就真的能解决好熊孩子的问题吗?

坑父母的熊孩子

今年33岁的的李美玲毕业于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她在一家合资公司工作,在人才济济的公司算是小有成就。她的丈夫陈亚军在北京一所私立中学当英语老师,平时慢条斯理的,性格相对懦弱些。

2007年8月26日,他们的儿子陈晓海出生了。由于一心想把事业搞好,陈晓海刚满一岁,李美玲就把他送到爷爷奶奶家。因为那时她正好有一个去英国深造的机会。不久,陈亚军也以家属的身份到英国陪她去了。

陈晓海是个健康、活泼的男孩,长得虎头虎脑的,特别逗人喜欢。也许是隔代亲的缘故,晓海做错了事,爷爷奶奶从来舍不得批评他。慢慢的,陈晓海养成了霸道的性格。

李美玲一去英国就是三年,等她回国后,很快就发现陈晓海很调皮,一刻都不消停。李美玲想好好管教儿子,可她回国后和丈夫都很忙。陈亚军因为和陈晓海分开时间太长,心里有愧疚之情,对孩子也是十分宽容。

于是陈晓海越来越调皮。一次,李美玲正聚精会神地工作着,忽然电脑屏幕黑了。李美玲环顾四周,电扇还在转呢。儿子陈晓海哈哈大笑,原来他居然剪断了电脑线。

李美玲没想到陈晓海的逆反心这么重。她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斯斯文文的,甭提多羨慕了,如果陈晓海能安静地在椅子上坐上三五分钟该多好呀,可他是一刻也不肯停歇。

有一次,她刚转身,陈晓海就把她电脑桌面上一个重要合同文件给删了,李美玲真是要崩溃了。李美玲拿了把扫帚,追着打陈晓海。陈晓海做了个鬼脸说:“来呀,来呀。”他在家跑来跑去,把东西弄得东歪西倒。

他太擅长调皮捣蛋了,有时,他在保洁阿姨刚打扫干净的地面撒上瓜子壳、碎纸屑。他还趁邻居不注意,打碎邻居家放在门口的罐子,害得李美玲登门道歉。

这样的事情多了,李美玲渐渐发现陈晓海这么做其实都是为了引起自己和丈夫的注意。可李美玲的工作太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她心里充满了自责和愧疚,对犯错的儿子硬不下心肠去管教和约束。

有次,由于工作太忙,李美玲只好把他带去客户家里。陈晓海到了客户家一点都不老实,把东西拿起来东摸摸,西按按,在客户面前她觉得特别没面子。她小声叮嘱陈晓海不能乱动叔叔家东西,但陈晓海充耳不闻。李美玲忙着和客户谈话,也顾不上儿子了。

正当李美玲和客户在客厅相谈甚欢,忽然传来“啪”地一声清脆的摔碎东西的声响。李美玲和客户循声过来,面前一只玉镯碎了一地。原来,陈晓海从来没见过玉镯,觉得特别新奇,一失手,玉镯就掉地上了。为此,李美玲赔了好几千块钱,还失去了合作的机会。

家有熊孩子,李美玲简直欲哭无泪,她其实不知道该怎么管教孩子。她只能期待儿子上小学后能收敛一些。

“熊孩子险”救星般横空出世

可陈晓海上小学后却更调皮了,班主任多次告诉李美玲,他太过于活泼,上课爱说话,常常欺负同学。李美玲从此走上了三天两头给人赔礼道歉的路。

俗话说,男孩子七八九,嫌死狗。陈晓海虽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调皮捣蛋的性子丝毫没有改变。没有别的更快捷有效的方法,李美玲就不给他零花钱。没想到,陈晓海不知从哪里学来这一套,他竟然向低年级学生收取保护费。

遇到拒不配合的,他还会揪女同学的小辫子,惹得女学生哇哇大哭。很快班主任就知道这件事了,罚他站了一上午并把李美玲叫去给学生家长一一道歉。

有一次,为了争抢打篮球的场地,他和别班的同学打起架来,冲突中,那同学重重地摔倒在地,右手腕骨折了。李美玲不得不带着陈晓海当着老师的面,给学生家长道歉并赔偿了医药费20000多元。

李美玲觉得受到了羞辱,狠狠教训了儿子一顿,陈晓海老实了一阵子。可不久,陈晓海又闯了一个大祸。

一天,陈晓海放学回家,看到一个长着深蓝色羽毛的大鸟,他很好奇就拿草逗鸟儿玩,嬉闹中被蓝色鸟儿啄了一口。陈晓海觉得有点疼,他找了一块砖头砸向鸟儿。业主说他家的鹦鹉是名贵的紫蓝金刚鹦鹉,要李美玲赔偿30000元。

面对巨额赔偿,李美玲吓傻了,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这样赔下去,这个家迟早要破产。就在她为孩子的事情发愁的时候,一个家长给她出了个主意说,现在有种针对孩子淘气的保险,叫做“熊孩子险”。

据了解,熊孩子险是中国人保家庭财产保险针对爱惹事的“熊孩子”推出的一款监护人责任保险。产品主要面向有18周岁以下未成年孩子的家庭,由于其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伤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来负责赔偿。

保障项目包括大人和小孩两部分:一是个人综合责任,二是监护人综合责任。保费根据保额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每次事故保额从1万元到10万元不等,累积最高保额50万元。保费最低每年150元,最高500元,

这种险种,买了之后就可以开始赔付。孩子打碎邻家窗户、失手打伤玩伴……等等过失都可以由保险公司买单。李美玲听了之后如获至宝,她赶紧给保险公司打了电话。

教育才是真正的保险

保险公司接到李美玲的电话,了解了情况后说,陈晓海弄死了邻居的鹦鹉,这相当于损坏了他人财产,熊孩子险可以赔付。听了这话,李美玲动心了。

在电话里,李美玲吞吞吐吐地要求说:“我可能在时间上有些挪不开,请问你们可以代办吗?”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立刻说:“我们完全可以代办。”

保险公司随叫随到!而且家长不用出面。李美玲简直高兴坏了!一来她的确很忙,其次她真心不愿意去处理儿子惹的这些麻烦事,因为每一次都要被人责怪:“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你们是怎么做家长的?”“你不配当母亲。”

面对这样的指责,李美玲觉得是一种羞辱。而现在有了“熊孩子保险”,它不仅在将来能帮李美玲解决了钱的问题,还能不再面对那种赔礼道歉的尴尬状况。

李美玲很快就购买了这种保险。后来,“熊孩子险”给了李美玲很大的帮助!渐渐的,李美玲对陈晓海更不上心了。她始终觉得没哪个小男孩不调皮的,尤其是当她听同事们吐槽家里的熊孩子干出的比陈晓海更奇葩的事情后,甚至有点“心安理得”了。

而没有了父母的约束,陈晓海好奇心和胆子却越来越大了。2017年寒假,陈晓海不愿意去补习班,他偷溜回家,一路上手里甩着钥匙无聊极了,他一边往回走,一边用钥匙划停在路边的车。他一连划伤了8辆车。其中包括宝马7系、奥迪A6等豪车,造成大小20多处划痕,损失惨重。

这次,保险公司赔付了14万,李美玲庆幸买了“熊孩子险”,要不然,家里真得破产了。可没消停两天,陈晓海在同学乐乐家过生日,乐乐说,我给你们看样好东西。说着,揭开深红色绸缎布盖,陈晓海看到了一台崭新的泛着白色金属般光泽的三角钢琴。

孩子们没见过这么闪闪发亮的钢琴,就都往前挤,当时陈晓海手里正拿着一满杯可乐。不知道是谁推了一下,结果这满杯可乐顿时就泼在了新钢琴上,乐乐一下就哭了。

这架钢琴价值8万,而且有正规发票。最后,保险公司赔付了15000元的修理费。事情是解决了,李美玲和平常一样也没说太多。但是丈夫陈亚军却说:“你不能任何事都依赖保险公司,你要知道赔付得越多,要交的保额也会更多。关键是,熊孩子保险只能解决表面问题,却不能解决熊孩子本身的问题!”听了丈夫的絮叨,李美玲说等孩子以后学业忙了,自然就好了。陈亚军反驳说,孩子的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再也难改好了!

2017年3月,在一次课外活动中,陈晓海在同学父亲的车里用小刀划了几道口子,那可是真皮座椅!虽然要赔偿的数目并不大,但这位家长也不是“善茬”,他说陈晓海的父母必须当面给我们道歉。

李美玲不肯出面,因此双方家长引发了争执。李美玲依赖惯了保险公司,她甚至愿意提高赔偿,但就是不肯见面。李美玲有了熊孩子险的支撑,俨然成了“熊家长”。

這件事最后是陈亚军摆平的,他私下去登门道歉,才算了结。

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2017年5月,在一次追打同学中,陈晓海摔倒了,摔断了胳膊。李美玲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第一时间想到了“熊孩子险”。但保险人员小董很遗憾地告诉她,熊孩子险是不赔偿这种自己把自己弄伤的状况,所有损失必须熊孩子家长承担。

陈晓海从小到大,他哪里受过这种罪呀。尤其是在医院骨科,医生在为陈晓海医治时,他疼得嚎啕大哭,爷爷奶奶和李美玲在一旁按住陈晓海,心疼得直抹眼泪。李美玲从未见过这种场面,她完全无法克制自己。

陈亚军拍着她的肩膀说:“好了,不就是骨折嘛!我看他这么皮,应该摔断一条腿才能老实一点,这是他的教训!”

听到丈夫这么诅咒儿子,李美玲气得不行。但是就像陈亚军说的那样,这种痛彻肺腑的疼还真的让陈晓海安静下来了。由于骨折,行动受到了限制,陈晓海对什么也提不起劲来。

他看到窗外的小鸟,也不想拿东西扔它们;看到清洁工放在地上的消毒液,也没兴趣到处乱挤了;看到李美玲的手机,也不想偷偷乱给妈妈的同事瞎发信息了……

因为骨折,陈晓海稍微一动,伤口就疼。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特殊管制”,他变得老实多了。李美玲心疼儿子,冷静下来,这才发现自己的教育方式完全是错的!

她看着手里的“熊孩子险”,发现自己就是因为太依赖它,结果导致熊孩子越来越坏,自己也成了“熊家长”。如果仅仅是为了少赔钱而购买熊孩子险,在经济上是减少了损失,可是在教育上,却增加了难度和成本!

熊孩子险虽然可以解决财产损失,却不能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只有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才是让他的未来有真正的保险。李美玲思前想后,决定做一件必须做的事。

2017年6月20日,在家长会上。李美玲把还在病休中的陈晓海带到了全班同学和家长的面前,首先她做了自我检讨,因为自己的疏忽给大家带来了麻烦。接着,陈晓海绑着绷带,站在讲台上,念着深刻的检讨书,他的眼泪簌簌下落:“我做错了,我想做一个好学生,好孩子,我想改掉坏习惯,懂得关爱大家!我会努力的!”

【编后】“熊孩子”常做一些不可理喻、带有破坏性的事情。虽然孩子小不懂事,但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熊孩子”任性的重要根源。作为家长,应该尽可能地教育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学校也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进行必要的针对性教育,尤其要重视补上公共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自我保护这些社会课程。

而“熊孩子险”乍看是一件好事,再看其实是鸡肋,因为它规避了家长的某些责任,但最终家长们是不能逃避教育孩子的本质问题的,那就是耐心与关爱。

编辑征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