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纪律、讲规矩的楷模陈云

2017-06-24郭金雨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守纪律陈云规矩

文/郭金雨

守纪律、讲规矩的楷模陈云

文/郭金雨

陈云是全党公认的守纪律、讲规矩的楷模。他党性坚强守纪律、言行一致讲规矩、严于律己树典范、谆谆教诲育后人,为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陈云;守纪律;讲规矩

守纪律、讲规矩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作为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认为:“领导干部、领导机关必须成为严守党纪的模范。”他不仅这么说,更是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在守纪律、讲规矩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一、党性坚强,守纪律

无论斗争多么艰苦、情况多么复杂,无论逆境还是顺境,陈云始终对共产主义信仰忠贞不渝、执着追求,表现了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的党性修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锻炼,对高岗分裂党的行为给予了揭露和批判。1953年12月,当得知毛泽东有退居二线的打算后,高岗试图拉拢陈云、邓小平一起扳倒刘少奇。他对陈云说:刘少奇可能会被任命为总书记或副主席,自己也要当副主席,还提议“多搞几个副主席,你一个,我一个。”[1](P293)陈云发现高岗有分裂党、妄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当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野心,在党的原则面前,抛弃了与高岗的情义,义无反顾地向毛泽东汇报了高岗的行径。1954年2月16日,在关于高岗问题座谈会上,陈云说:党员之间也有朋友间的情义,但情义都要服从于党的原则。“我把高岗和我讲的话向党说出来,高岗可能觉得我不够朋友。但我讲出来,是党的原则,不讲出来,是哥老会的原则。”[2](P886)

改革开放后,陈云当选为中央纪委第一书记,开始领导党的纪律检查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内出现“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思想。对此,陈云明确指出:“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2](P1732)针对党内不正之风严重现象,陈云提出:“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针对经济领域走私贩私活动猖獗的现象,陈云更是主张要严惩不贷,主张“严办几个,杀几个,判刑几个,并且登报,否则党风无法整顿。”[3](P273-274)

陈云不仅在大是大非上坚持原则,守纪律,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如此。

陈云长期主管财政经济工作,与“钱”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认为,从事财政经济工作的人员接触钱财物的机会越多,越要廉洁奉公。

二、 言行一致,讲规矩

陈云始终坚信“共产党是言行一致的政党”“共产党员必须言行一致”,否则就是违反党的纪律。[4](P201)作为党内高级领导干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陈云都始终如一,言行一致,讲规矩。

延安时期,陈云就提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大力倡导言行一致的作风。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学习问题的决议,号召全党要普遍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后,全党掀起了学习运动的高潮。作为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在中组部组织了一个6人学习小组,一直坚持了5年。为让大家养成学习的习惯,陈云对学习办法进行了规定:“学习小组讨论会上,每个人都必须如实报告是否精读了规定的章节,谁也不能(包括他自己)借口工作忙没有读完规定的章节,这是学习的纪律。”对于这个规定,陈云一直遵守,从没有因为自己工作忙而未完成学习小组规定的章节。

“不收礼,不吃请”是陈云为自己、家人及身边工作人员立下的一条规矩。他说:“收礼是有求于我,收下后,决定事情必有偏差。”因此,不管礼物大小、轻重,陈云都“来者必拒”。在“大跃进”期间,陈云在郑州开完会后,省领导给他送了几只鸡,目的只是表达一下对他的关心。可是,陈云得知后,坚决将其退回。到下一站,火车停下来加水加煤时,陈云特地吩咐将几只鸡拿下去,并让人告知省里,心意已领,但东西不能要。为此事陈云整整发了一星期的脾气,觉得这是腐败作风。

“不迎不送,不请不到”是陈云去外地视察和休养时,对地方领导同志提出的要求。陈云长子陈元曾回忆:“爸爸对迎来送往,党内的宴请,从来都是反对的。”[5](P158)陈云认为,地方同志工作比较忙,没必要来看我,不能因为我的到来而耽误大家的工作。如果有事情需要咨询,会邀请他们前往住所一叙。因此,“没事别来,有事说事。如果电话中把事办了,就别跑腿了。”[6](P189)每次出差前往外地调查研究时,当地领导部门总会请客或给他做些好菜吃,陈云每次都婉言谢绝。他说:“心意我领了,不过请吃饭的事就免了。”[5](P191)

三、严于律己,树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为“官”者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在道德修养方面成为民众的表率。[7]而陈云就是这么一位为“官”者。

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陈云大多数时间都在与经济打交道,经手的钱财数以万计,但他却始终以身作则,简朴自律。1944年3月6日,陈云改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主持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的财经工作。当时,主管后勤的陈清泉看到陈云穿的军装补了很多补丁,于是便为陈云领了一件新军装。陈云知道后,非常严厉地责备了他:“你是只给我新军装,还是给陕甘宁边区所有的同志都发?”陈清泉为其说明了这么做的理由。陈云听后,认真严肃地指出:“现在不到发军装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例外。你马上打电话撤销刚才的通知。”此时陈清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脸上已有悔过之意,于是,陈云语重心长地说:“老陈,我们是管钱管物的,如果搞特殊化,不按制度办事,那还怎么能管好全边区的财政?这制度还有谁去认真执行?”[8]

在大是大非面前,陈云有原则,做事情考虑的非常全面到位。有一次,陈云家乡青浦的代表送来一份精美的文房四宝,并请他为准备开办但还没有得到正式批准的一家公司题词。陈云听后,很不高兴,说这个词不能题。如果题词就相当于强迫主管部门批准该公司。于是,陈云让身边工作人员将送来的文房四宝如数退还,并吩咐秘书向上海市委通报了此事。

如果说工作中的陈云是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的典范,那么生活中的陈云则是公私分明、勤俭节约的楷模。

延安时期,经济比较困难,陈云穿的衣服都是两用的,春秋天是夹大衣,到了冬天,就把厚绒衬里用扣子扣上,这样就成了厚大衣。周恩来总理就曾经感慨:“陈云同志真会过日子,你们应该向他学习。”[9]陈云的衣服基本都有补丁,他认为穿旧衣服,就是穿衣服的利息。在东北期间,陈云有一件棉坎肩,一直穿了38年,一直没有舍得丢掉。直到1985年,陈云将这件坎肩捐给辽沈战役纪念馆,他才重新做了一件新的。细数上面的补丁,密密麻麻足足有32个。

晚年,陈云听评弹使用的收音机是老式的,体积比较大,比较笨重。于是,身边工作人员便从机关领取了一台体积小、声音好的双卡录音机,让陈云使用。得知来源后,陈云坚决不肯,当即让工作人员将新录音机拿回去。后来儿子陈元用工资给陈云买了台录音机。当得知是陈元送的,陈云二话不说,就收下了。1985年5月,有关部门又送给陈云一台日本产的高级收录机,陈云知道后,仍坚决让秘书把新机器拿走。他说“这个机子好是好,但我还是用自己的好,自己掏钱用着踏实。”

四、谆谆教诲,育后人

陈云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子女、对革命后代也严格教导,从不偏私。

在子女教育问题上,陈云历来非常严格,要求子女要向普通人家子女一样学习生活,遵守纪律,自力更生,不搞特殊化。他还曾告诫子女不要期望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给他们带来任何便利和特权。“你们若是在外面表现不好,那就是我的问题了。”[5](P101)

陈云长女陈伟力上小学时,陈云就告诉她:你就要去上学了,与同学在一起,千万不能因为父亲是谁,当什么领导而骄傲,或者炫耀。“文化大革命”期间,陈云被下放到江西“蹲点”。1971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陈伟力到江西照顾陈云。但单位还是给陈伟力发了工资。陈云知道后,对她说:“你来照顾我,不能拿工资,你将来要把工资退还给公家。国家发给你工资是让你给国家做事,这段时间你没有给国家做事,就不应该拿工资。”[10](P38)1972年,陈伟力回到单位后,按照陈云的要求,将这段时间的工资全部退还给了单位。

1968年,陈云三女儿陈伟兰被分配到西藏工作。当时有人建议她可以找陈云,让他跟领导讲一讲,不要去西藏。陈伟兰比较年轻,当时只有18岁,于是,她就天真地去找陈云说明了情况。陈云听后说:我不能给你讲这个情,别人能去,你也应该能去。陈伟兰离开北京时,陈云又对陈伟兰说:再大的困难你也不要害怕,别人能干,你也能干。

陈云不仅要求家人讲规矩、守纪律,还十分关心烈士子女,要求他们自食其力,“千万不可以革命功臣子弟自居”。

陆恺悌是陈云早年领导小蒸农民暴动时战友陆铨生之子。1949年6月19日,陈云以父兄的口吻给陆恺悌写信,叮嘱他和自己家乡的表弟廖霓云:“千万不可以革命功臣的子弟自居,切不要在家乡人面前有什么架子或者有越轨违法行动”,还要求他们“必须记得共产党人在国家法律面前是与老百姓平等的,而且是守法的模范”。“你们必须安分守己,束身自爱,丝毫不得有违法行为。我第一次与你们通信,就写了这一大篇,似乎不客气,但我深觉有责任告诫你们。”[11](P210)

1983年2月13日,正值春节,陈云专门邀请了部分党内烈士子女到家中举行春节座谈会。在热烈的气氛中,陈云询问了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当得知他们都继承了父辈遗愿,奋斗在祖国大江南北各个建设战线上,并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时,陈云非常开心。他勉励大家,你们要像你们的父亲一样,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传(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亲情话陈云》编写组﹒亲情话陈云[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6]于俊道﹒生活中的陈云[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

[7] 闻理﹒严于律己 慎独慎微[N]﹒光明日报,2014-08-25﹒[8] 吉慧慧﹒守规矩当学陈云[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06-19﹒

[9] 徐建平﹒从馆藏文物看陈云的廉政观[A]﹒上海陈云研究[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

[10]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辑部 陈云纪念馆﹒陈云家风[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姜杰

K827

10﹒13784/j﹒cnki﹒22-1299/ d﹒2017﹒03﹒010

郭金雨,陈云纪念馆信息管理部主管,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陈云生平思想研究。

猜你喜欢

守纪律陈云规矩
“按规矩办”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在讲忠诚守纪律保廉洁中破除法不责众的思想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粤人吃饭讲规矩
循乎规矩 本乎天然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做“守纪律、讲规矩”的坚定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