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综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6-24钱叶长

河北中医 2017年5期
关键词:淋巴细胞阻塞性穴位

马 伟 危 蕾 李 莉 钱叶长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上海 201900)

中西医综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马 伟 危 蕾 李 莉 钱叶长△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上海 20190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治疗,疗程2周。观察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分(CAT)变化,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变化,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CAT评分均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升高,CD8+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AECOPD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并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穴位贴敷法;穴位疗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8.2%,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会进一步增加死亡率。目前对于AECOPD,临床尚无有效的药物控制病情发作,单纯西医治疗毒副作用大。2015-06—2016-12,我们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AECOPD患者4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西医诊断标准 COPD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1],具有下列1项主要症状,即呼吸困难、痰量增多和咯脓性痰;伴有下列1项以上次要症状,即在过去5 d内有无原因的发热、喘息加重、咳嗽加重、呼吸次数及心率比平时增加20%以上,即可诊断为AECOPD。

1.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3]及《中医内科学》[4],属肺胀病痰热壅肺型。主症:咳嗽,喘息,痰多、色黄、白黏,咯痰不爽,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次症:胸闷,胸痛,发热,口渴,面红,尿黄,大便干结。

1.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在40~82岁之间,性别不限,均不吸烟或已戒烟;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1.1.4 排除标准 ①结核、真菌、肿瘤等因素引起的慢性咳嗽喘息患者;②并发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③合并心、肝、肾和血液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⑥影响疗效观察因素者;⑦未按规定用药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均为我科住院的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2~80岁,平均(65.17±9.48)岁;病程12~38年,平均(17.87±9.92)年。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0~78岁,平均(65.90±8.45)岁;病程13~36年,平均(17.45±11.32)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抗炎、解痉、平喘治疗。予注射用硫酸头孢匹罗(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791)2.0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每日2次静脉滴注;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912)0.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2周。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穴位贴敷药物组成:芥子30 g,延胡索30 g,甘遂15 g,细辛15 g,上药研末,以姜汁调成药饼,每个约2 g;选穴:大椎,双侧肺俞、脾俞、肾俞;患者坐位,暴露所选穴位,取药饼贴于穴位上,外用胶布固定。每次贴4~6 h,每日1次。穴位注射:患者取坐位,暴露双侧足三里,常规消毒后,用5 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黄芪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178)4 mL,针头垂直皮肤刺入,深度以患者“得气”为准,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每穴2 mL。隔日治疗1次。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1.4.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分(CAT) 2组治疗前后均采用CAT量表[5]进行评分,包括咳嗽、咯痰、胸闷、爬坡或上一层楼梯的感觉、家务活动、离家外出信心程度、睡眠及精力共8个维度的问题。每个项目0~5分,总分0~40分。0~10分为轻微影响,11~20分为中等影响,21~30分为严重影响,31~40分为非常严重影响。

1.4.2 实验室检测 2组治疗前后均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查T淋巴细胞功能,包括CD4+、CD8+、CD4+/CD8+,使用美国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试剂盒由美国BD公司生产。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CAT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升高,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COPD是我国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第4位,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COPD是多种炎性细胞及炎性介质参与的一种慢性气管炎症,炎性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6-7]。COPD患者由于感染等原因,反复急性发作,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表现为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减少,CD4+T淋巴细胞减少,抑制性T细胞增加,CD8+T淋巴细胞升高,从而导致CD4+/CD8+比值降低,CD4+/CD8+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情况,CD4+/CD8+比值失调造成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机体抵抗力下降[8-9]。目前临床AECOPD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抗炎、解除气道痉挛、止咳化痰治疗,通过缓解症状,机体自行修复免疫功能。有研究报道,中医外治法穴位贴敷、穴位注射可以调节COPD患者免疫功能[10-11]。

COPD属中医学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病位在肺、肾,患者多因外邪侵袭,肺失宣肃,气机不利,病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肺伤及肾,失摄纳之权,肾不纳气,呼吸短浅,致使病情加剧。晚清名医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认为为内服与外治药物,功效殊途同归。AECOPD为肺系疾病,发作时表现为:咳、痰、喘、满(胸满、腹满)、悸、肿,故发作期选用大椎及双侧肺俞、脾俞、肾俞穴。贴敷药物选用芥子温肺化痰利气,细辛祛风散寒,延胡索加行气止痛,甘遂泻水逐饮[12]。穴位贴敷通过直接刺激特定穴位,以及药物吸收、代谢对机体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反射性调整大脑皮层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通过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调节,提高机体抗病能力[13]。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经皮给药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不良反应[14]。我们在穴位贴敷的同时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所选黄芪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黄芪提取物,其成分黄芪皂苷可强化机体免疫应答,增加抗体生成[15-16]。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可以很好地调节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对T细胞亚群产生调节作用,能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促进白细胞介素2(IL-2)等免疫细胞因子合成[17]。

陈杰等[18]、刘慧[19]研究发现,对AECOPD患者分别施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不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亦能改善气道炎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CD4+、CD4+/CD8+值较对照组升高,CD8+值下降(P<0.05),证实了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CD4+水平,降低抑制性T细胞CD8+,使CD4+/CD8+比值趋于正常,机体免疫系统正常运转。对照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水平有改变,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对照组仅予一般常规治疗,未进行免疫干预,故在短期内,免疫细胞水平改变无明显差异。也有可能本研究尚存在病例数较少,观察时间尚短,我们今后会扩大观察病例,增加观察时间,取得更加充实的数据。我们既往研究发现,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可以减少COPD急性发作次数,但在疾病缓解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不明显[20-21],考虑临床缓解期患者CD4+的下降及CD8+的上升程度较轻,甚至接近正常,可调节的空间较小。

COPD急性加重首先表现为咳嗽、咯痰、气急加重,生活质量和活动耐力的明显下降。治疗COPD的目的为缓解临床症状、阻止病情发展、提高活动耐量及生活质量、预防和治疗急性发作以及并发症、降低病死率。CAT评分随COPD患者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高度一致性,能较好地评估COPD患者肺康复治疗疗效,该问卷用于早期检测及评估疾病严重程度。CAT评分使用相对简单,患者易于配合,CAT评分同样适用于亚洲人群[22]。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CAT评分均降低(P<0.01),说明2组病情均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2组治疗后CA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于AECOPD患者,施予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较单一西医治疗,患者受益更大,症状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中西医综合治疗是AECOPD的有效治疗手段,通过穴位贴敷、足三里注射黄芪注射液,能调节AECO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提高免疫水平,增加抗病能力,同时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2):67-80.

[2] 钟南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中国[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5):321-322.

[3] 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2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7.

[4]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6.

[5] 柳涛,蔡柏蔷.一种新型的生活质量评估问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32(2):234-238.

[6] Vestbo J, Edwards LD, Scanlon PD,et al.Changes in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over time in COPD[J].N Engl J Med,2011,365(13):1184-1192.

[7] 张永红,谢新明,李满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6(3):78-82.

[8] 李杰宇.AECOPD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的变化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241-1242.

[9] 王文娟,刘淑红,姜玉荣,等.COPD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8):1511-1512.

[10] 潘继红,黄玮.“伏九”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1,17(6):68-70.

[11] 卢鹄博.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对COPD肺气虚证细胞免疫功能及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12] 杨耀忠,郭美珠,梁薇,等.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6):1192-1194.

[13] 邢筱华.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免疫因子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4,(8):949-951.

[14] 危蕾,杨佩兰,汤杰,等.穴位贴敷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8):1499-1501.

[15] 孙延涛,孙琦.黄芪的药理作用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7,20(3):256-257.

[16] 李思聪,卓宋明.T淋巴细胞免疫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的影响及相关免疫干预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10):1898-1901.

[17] 徐生贵,孙俊山.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对胃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效果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7):189-191.

[18] 陈杰,左明妟,姜成.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1889-1890.

[19] 刘慧.针刺联合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证候、生活质量以及肺功能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6,41(3):251-254.

[20] 危蕾,杨佩兰,钱叶长,等.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1):2188-2192.

[21] 危蕾,王众福,李莉,等.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9):126-129.

[22] 戴百章,任朝凤,郑勤玲,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低氧血症与CAT评分[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8):91-93.

(本文编辑:李珊珊)

10.3969/j.issn.1002-2619.2017.05.020

※ 项目来源: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编号:13-E-17);宝山卫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编号:bswsyq-2016-A02)

马伟(1981—),女,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呼吸系统慢性气道炎症。

R563;R245.9

A

1002-2619(2017)05-0723-04

2017-01-12)

△ 通讯作者: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上海 201900

猜你喜欢

淋巴细胞阻塞性穴位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