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膳食结构转型背景下未来粮食需求形势分析

2017-06-23申彤陈臣许潇文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未来发展

申彤+陈臣+许潇文

摘要:我国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粮食增产问题还是存在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人们开始注重合理的膳食结构,那么在膳食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我国未来粮食需求的趋势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了。为了保障粮食供应安全,我国一直坚持立足国内,适度进口的原则,通过进出口贸易的调剂来进行膳食品种结构的平衡和调剂。

关键词:膳食结构;粮食需求;未来发展

一、引言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温饱问题基本解决。那么人们对合理的膳食结构也开始逐步趋向平衡,人们越来越注重食物的营养机构和合理搭配。这就导致了膳食结构和粮食结构的转型。目前就膳食结构而言,我国居民的口粮消费呈下降趋势,但是杂粮的用量在增长,甚至有超过主要粮食品种的趋势。人们的膳食营养结构逐渐合理,对肉、蛋及奶等食物的需求量导致了饲料用量的增加。根据一项科学的营养学报告的数据推算了居民每天对水产品、蛋奶、肉类的需求量,那么通过这个需求量就可以预测人均口粮和饲料粮食的用量。这对于我国食物消费的现状及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测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二、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形势分析

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消费和需求量也在日益上升,从2010年到2015年的年平均速度约1%,2013年粮食消费总量高达6030亿吨, 相比于2009年增速达到2.55。粮食消费需求中,城乡居民的日程口粮是首位,需求量也超过了总需求量的一半。

(一)口粮及饲料粮食需求结构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和丰富,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粮消耗量逐渐下降,但是居民对肉、蛋、奶的需求增加了。同时像稻谷、大米、小麦等主要口粮的消费稳中有降,玉米、大都及各类杂粮的消耗量明显增加。实际上粮食消费量的增加和人口及食物消耗有密切的关系。在我国的第7次人口普查预测中,我国到2020年人口将达到14.17亿,城镇人口约占64%, 约8.97亿。目前我国食物消费结构已经趋向于主粮减少的消费阶段,那么居民对其他粮食的消费需求必然导致了粮食饲料和加工需求的扩大。居民更加注重食物营养的合理平衡,因此食物消费的快速增长期已经过了,随之而来的是未来粮食需求的稳中有升,食物消费的增速也将逐步降低速度。如表1所示:

(二)工业用粮

工业粮食主要指的是食品加工企业的粮食用量,像各类食品加工、酒类及饮料加工、油脂类副产品的加工等,同时还有一些非食品类的加工也会用到粮食,像酒精、医药、化工及生物能源类产品等。实际上随着口粮饲料量的消费数量逐步稳定,我国粮食用量在工业方面的速度发展较快,每年以3.4%的速度递增,这个数字高于口粮或饲料量的增长比率。目前很多生物能源产品的消费量增加,直接导致了非食品类工业用量比例的上涨,涨幅高达11.5%。国家政策的调控使得近几年来工业用量的速度放缓,而且我国对粮食的基本国策是以战略高度来保障食物用粮,也就是说居民最基本的口粮及饲料粮的安全生产保障。由此可见,工业用粮的增速应该会放缓,甚至降低。预测到2020年,工业用粮的需求约902亿kg。

(三)粮食消耗需求品种分析

随着膳食结构的改变和转型,主要口粮像稻谷和小麦的消耗量逐步下降,而禽类、蛋类。水产类及玉米大豆等粮食的消耗量在快速上涨,这种膳食结构目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态势。我国80%以上的粮食都是作为口粮用粮,在2010-2014年间已经从原来的40%下降到了34%,每年的平均消费量约1819亿kg。虽然稻米和小麦的消费量下降了,人们更加注重禽类、蛋类及水产类食物的消耗。当然以稻米和小麦为主的膳食结构不会有巨大的改变。稻米和小麦需求量的下降可以使得这些粮食被有效地用于其他方面,例如可以用来制酒、调配调味品、医疗化工及其他饲料加工等。

从世界食物的消耗量来看,大豆等植物类油料的消耗要比谷物类多,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对植物油的消耗量较大。另外畜牧業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消耗用粮,预计到2020年,大豆的需求量占整个膳食结构中的9%。其他杂粮的消费比例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略有上升。

结束语

我国粮食生产、储备及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十分重视的,尤其是作为城乡居民主食的稻米和小麦,在消费量、储备及安全方面。虽然随着膳食结构的调整,主要口粮的消费需求量下降了,而大豆、玉米及其他杂粮的消耗量在上升,这和目前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的平衡相一致。我国总体上的粮食需求量是上升趋势,估价规划的粮食需求量是5.7亿吨,截至2016年的数据来看,已经连续两年达到了2020年产能规划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燕林.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5:55.

[2]马晓河.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10:391.

猜你喜欢

未来发展
医院营销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研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探究
浅谈“大书城”未来发展之路
高校微课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