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分析及审计防范探讨
2017-06-23高文博
高文博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开放的经济市场环境体制,让企业获得了更新更广的发展契机,使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然而在这种发展趋势良好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却因为造假现象引发了财务风险,让企业陷入经济危机。为了帮助企业控制好内部财务管理,需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审计方面的工作。笔者结合所学知识以及工作经验,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入手进行简要分析,探讨一下审计防范方面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国内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分析;审计防范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會计造假现象影响
综观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可以发现会计造假方面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这让我国乃至国外的投资者,对上市企业的会计数据信息产生怀疑。这种信用危机不单单让广大的投资者,甚至企业管理者受到经济利益方面的损失,也让会计工作监管部门遭受监管能力方面的质疑;不仅让我国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出现了动荡,更让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下的市场经济秩序受到破坏,长此以往就会将不正当的市场竞争,演变为社会经济犯罪,触犯我国的法律法规,威胁我国法制社会的建设进程。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让我国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为了满足经济的发展需求,也在不断地积极地进行着完善。近年来,层出不穷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还是让我们发现:在不断追求着经济体制完善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市场经济自身的本质问题。为此,我国开始从经济本质问题研究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并认为解决市场经济本质问题,必须从加强审计防范工作开始。
二、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原因的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造假现象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完善都存在严重的影响。下面笔者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我国上市公司造假现象的原因:
(1)经济活动以及融资手段等行为,缺乏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约束。企业的发展以经济利益作为目的,但是脱离道德约束与法律意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片面、过激性企业行为,或者为了骗取融资条件在账务上造假,虚报实际盈利水平,等缺乏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约束的行为,都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的本质驱动原因。
(2)粉饰企业表面工程,应对行政审查。由于企业想要进行上市,需要资格的行政审查,很多企业为了满足审查条件,通过股票发行额进行造假,发行额度与企业实际资产不符的股票。
(3)临时拼凑规模,获取上市资格审查。企业为了上市,将资产规模与审察不匹配的经营性资产以及企业业务进行分离或者部分整编,临时把原本不独立的企业车间、生产流水线、经营性业务等进行拼凑,资产规模虚假性匹配,骗取上市资格审查。
(4)监管体制与制度的不完善。制度缺乏应有的监管力度,导致企业经济发展的利益凌驾于财务监管之上。监管只有绝对独立性存在,才能脱离企业经营经济利益,实现对财务数据信息编制管理层次的权利约束与监督,没有跳出追求经济利益,就不能进行科学、严密的外部监督工作,就无法保障财务管理者与债权人或投资人之间所掌握信息的真实性。
(5)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存在缺失。由于我国会计管理方面正在逐步进行完善,会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前鉴性,在操作过程中执行力度不足,导致钻会计管理漏洞的造假违法者更加肆无忌惮,这种大环境缺乏必要性管理的缺陷,给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提供了机会。
综上所述,我国上市公司发生造假现象,不仅仅是因为监管体制结构不够完善、不够健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存在监管缺失的责任,而且也由于企业管理者缺乏严谨的思想道德观念、缺少必要的法律约束,许多上市企业刻意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应付审查等等诸多因素都是导致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的原因。
三、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方法形式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原因很多,由于不同的原因带来的公司会计造假方式也不尽相同。就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方法来看,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呈现下面这样几种形式:
(1)利用增加虚拟资产的方式,隐瞒企业实际债务状况。企业为了隐藏债务,通过多种手段将上市企业表面的会计账务作得良好,从而骗取投资者信任。
首先,上市企业可以对库存存货进行虚增。通过伪造单据,对没有原始数据记账凭证进行编造,或者通过存货高估等方式,增加企业虚假利润。
其次,对实际财务情况进行粉饰,隐瞒资产流失问题。上市企业通过对不良资产滞留进行长期挂账的方式,对企业内部由银行长期未达账项、在建工程、无形资产以及财务潜亏挂账、待摊费用等构成的不良资产做财务虚假报备。
最后,通过不对企业内部本已到期的借款利息、外币负债的汇兑损失等实际应付费用进行确认、报告的手段,达到少计费用,虚增了本期利润的目的。
(2)通过伪造虚假交易信息等方式,对企业经营的收入、利润进行虚增。企业通过伪造经济活动、虚开发票等方式将亏损的实际情况进行掩饰,这种是最普遍也最惯用的会计造假现象手段。
(3)借助外物进行利益操控。不仅可以在交易价格人为可控,交易不受市场限制等环境条件下,通过没款项产生的经济活动,将企业资源甚至是企业应承担的义务进行转移。实现企业资产利润的虚增、利润或亏损的“合理”转接、对企业实际财务进行隐瞒等目的。而且还可以投资收益、大额政府补贴营业外收入以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等几类方式,操控企业非经常性损益,实现企业账面利润快速调整、再融资等目的。
(4)针对我国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问题,躲避我国会计法律法规的管理、监测。巧妙利用我国企业会计管理政策自由选择弹性大的漏洞,进行企业财务报告造假。
结论
针对会计造假现象产生原因以及造假现象常见方法形式的分析,解决我国上市公司造假现象迫在眉睫,笔者认为:要想解决会计造假现象产生,可以从提高审计防范开始。
(1)加强对会计人员道德修养以及法律法规的教育,培养会计人员审计防范知识的认识。杜绝会计人员为了应付检查,应付资格审查,而做出的资产虚增,甚至为了达到预定的企业规模,不顾企业长远发展的临时性企业结構重组。
(2)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作好会计管理审计管理方面的监督反馈工作。避免企业借助外物进行利益操控,人为转移企业资源,掩盖企业资产亏损、负债的问题。避免企业内部对本来已经到期的借款利息、外币负债的汇兑损失等实际应付费用进行逾期确认、报告,妄想少计费用,虚增企业本期利润的现象产生。
(3)建立综合职能高于会计财务管理的审计管理监督部门,加强对审计防范工作的深入研究。避免企业伪造虚假交易信息,虚增企业盈利收入,影响市场经济稳定性,产生社会人员投资心理的恐惧。
(4)完善会计管理监督体制,加强操作的规范性,将审计防范落实到具体会计管理工作当中,发挥实际效用,避免会计管理选择弹性大带来的违规性操作。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对实际财务情况进行粉饰,隐瞒资产流失问题以及对不良资产滞留进行长期挂账做财务虚假报备。
(5)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优化企业配制,通过审计防范工作,杜绝会计片面追求利益短期化,不顾长远发展大局的非理性发展。严禁上市企业伪造单据、编造记账凭证、高估存货等手段虚增库存,增加企业虚假利润。
综上所述,虽然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上市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上市企业屡见不鲜的会计造假现象,却真实的引起了投资人债权人与企业之间的信用危机,这不仅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秩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产生了一定不良的误导。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本文究其造假的本质原因与常用造假方法方式,认为加强审计防范工作可以改善造假现象频繁出现。
参考文献:
[1]王鹏.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贵州财经大学,2015(03):16-17.
[2]熊薇.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现象分析及其审计对策.经营管理者,2014 (32):58-59.
[3]刘加平,郑寐英.国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4,12(103):110-113.
[4]李红春,张微.国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博弈分析与治理对策.金融经济:理论版,2014(17):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