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学前教育
2017-06-23欧孔群
欧孔群
美国是世界上学前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对幼儿教育的界定方式和国内有一定的区别,不仅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而且教育机构的功能定位也不一样。美国学前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内容丰富,重视幼儿“参与”学习的过程。
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机构
对于很多初到美国有入托需求或是想要了解美国学前教育的人而言,必须先弄清楚美国众多的学前教育机构是怎么回事,如Daycare、Preschool、Kindergarten等。而要了解美国的学前教育,又必须要知道美国公立学校义务(免费)教育的整体结构。
美国公立学校义务(免费)教育称为K-12,是从Kindergarten(简称为K)到12年级的教育,一般分为小学6年(从K到5年级)、中学3年(6—8年级)、高中4年(9—12年级)。不过,也有一些公立学校实行小学7年、初中2年、高中4年的学制。
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Preschool)和日托中心(Daycare)。前者一般接收3—4岁的幼儿,有些规模较大的还包含3岁前幼儿的托儿机构,有些受场地、实力、师资等限制,只接收已完成如厕训练的3岁后幼儿。后者接收6周婴儿到3岁幼儿,包含婴儿班、幼儿班,有的也提供3—5岁幼儿的托管和教育。
Pre-Kindergarten(簡称PreK)是小学里附设的学前班,指K年级之前的一年,一般接收4岁左右的幼儿。PreK对师生比例有着严格的要求。以加州公立学校设立的PreK为例,3岁幼儿班级师生比例为1∶8,4岁幼儿班级师生比例为1∶12。有的班级还会配备助理老师,主要任务是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幼儿,如有身体残疾的幼儿、有自闭症的幼儿或是幼儿的母语为非英语等。
在国内经常被翻译成幼儿园的Kindergarten,在美国其实是小学的最低年级K,它与我们的幼小衔接教育差不多,为幼儿就读小学一年级做准备。在美国,儿童进入小学K年级的时间大多集中在8、9月,9月1日前满5岁的儿童都可以报名入学。
学前教育机构的四种类型
根据教育理念的差异,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学术型”教育机构,这种教育机构注重阅读和数学,旨在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准备。第二类是“蒙台梭利型”教育机构,其主张幼儿在玩耍中达到学习目的,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长时注意力。第三类是“华德福型”教育机构,这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注重幼儿的创意和模仿,如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习内容包括园丁工作、家务等,教具也多为生活用具,较为贴近生活实际,目的是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自我意识。第四类是“发展型”教育机构,这在美国比较普遍,旨在发展幼儿在体育、社交、认知等领域的能力,课堂教学专注于实际活动。
通常,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会提供早餐、午餐,午餐后安排幼儿午睡,下午两三点钟放学。与普通学校一样,幼儿园也有寒暑假。
在美国,为孩子寻找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是家长自己的事。家长根据家庭和地方情况不同,有的选择将孩子送到日托中心或幼儿园,有的将孩子送到学校开设的学前班。美国教育部的一份资料表明,父母将孩子送入日托中心的比例最高,超过了40%。
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
在美国,3岁后的幼儿不管是在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都会接受简单的教育,如识别基本词汇、认字母、识数字、辨颜色以及锻炼手脑协调能力等。以明尼苏达州提供的PreK教育为例,在每天的2.5个小时课程中,幼儿通过活动探索科学、艺术、阅读与写作、戏剧、音乐、数学等领域。幼儿上完PreK,基本上能够认识数字和英文字母。此外,老师还会教幼儿如何尊重、接纳其他同学,如何控制情绪等。
K年级是幼儿向小学生过渡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很受重视。幼儿在K年级的学习内容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艺术(绘画、音乐)等。老师通常不会给K年级的幼儿预留课后作业,只是每隔一段时间,会对幼儿做学业评估。家长通过评估报告,了解孩子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情况。
此外,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十分重视科学教育。奥巴马政府把科学教育作为学前教育阶段的优先发展内容,国家科学基金会“学前教育—高中(K-12)探究性研究计划”已经开始资助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方案的研究,以帮助3—5岁的儿童与儿童教师。
美国学前科学教育内容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自然科学,二是生物科学,三是综合科技。其中,自然科学包括天文、气象、化学、物理等知识;生物科学包括对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人体的认识;综合科技包括认识人类创造的各种工具,了解新的发明创造,旨在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其实,幼儿入园前就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如了解玩具的特点、感知四季变化、区分冷和热等,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思考,培养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在科学教育方面,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倡导幼儿通过户外活动和游戏获取直观的科学知识,注重幼儿学习科学的过程。在科学课上,教师很重视活动材料的准备工作。以教学“用听觉进行观察的活动”为例,需要用到的材料有硬币、橡皮擦、橡皮圈、棍子、钥匙、铅笔、铃铛、塑料杯等,选取的材料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当然,有时也需要用到比较专业的工具,如教学“用于物体移动活动的特定材料”这一内容时,教师就需要准备弹珠滚道、滑轮装置等专业教具。
“重在参与”的学前教育
美国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实践探索,更重视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
2016年6月,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的以“构建尊重幼儿主动发展的课程”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上,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珍妮弗给与会人员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
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上学途中都可以看到州府大楼,这是内布拉斯加最高的大楼。有一天,一个名叫卢比的孩子站在距离大楼较远的操场上说:“你看,我几乎和这幢大楼一样高。”作为园长的珍妮弗听到后,鼓励孩子们画一幅自画像,然后把自画像放在大楼边上,看看自己和大楼是不是一样高?”
幼儿园里的老师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一方面思考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一方面思考采取什么策略进行下一步的探讨。
一名教师把孩子站在大楼前面的照片拍了下来,孩子们看了之后說:“我比大楼高。”其中一个孩子说:“看,我非常高,我比大楼还要高呢!但这不是真的,它只是比我们更远。”于是,孩子们又有了一个想法。老师抓住这个想法继续深入:“当你离大楼越来越近时,你会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小。”“不对,楼还是那么大,而我们总是会感觉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我们和大楼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一个孩子伸开手描述自己的想法。通过对话,老师们意识到有的孩子已经开始了解远近的概念,对尺寸和距离产生了懵懂的认知,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明白这个概念,于是他们多次参观大楼,每次都比上次离大楼更近。后来,孩子们的想法开始发生改变,他们画的自画像变得越来越小。这个项目的研究大概持续了lO—15个星期。通过多次参观,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这幢大楼究竟有多高。这时,师幼的对话变成了这样:
“现在我终于知道它很大了。”
“你看它真的非常非常大。”
“它真的有50英尺这么高。”
“它比我家还要高。”
别忘了卢比,当他第一次画自画像的时候,他把自己画得很高很大,后来他说:“我真的无法相信我竟然比大楼还要高,我当时怎么可能这么想呢?”
“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在孩子第一次提出问题时就带着孩子走到大楼附近去比对,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希望孩子们变得自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究,通过各种体验,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样的学习过程对孩子们来说更有意义。”珍妮弗对这次活动的意义做了这样的解释。
美国学前教育还十分重视个体的自由,教师也更看重幼儿的“探险精神”。
珍妮弗说,一天课外,一名老师把孩子们领到了学校旁边的一个建筑工地,想让孩子们观察大吊车是如何工作的。但是后来,老师发现孩子们感兴趣的不是吊车,而是罂粟花。于是就有了一天的罂粟花探寻之旅。
孩子们在地上捡起掉落的罂粟花,有的边触摸花瓣边感叹:“这朵花怎么这么大?茎这么长?”有的说:“这个茎和我一样高。”有的说:“花瓣好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花。”有的自问自答:“这是玫瑰吗?不,它没有刺,玫瑰应该有刺。”孩子们在观察、在探究。
“针对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时刻。”珍妮弗说。回来后,带队老师准备了红色和绿色的颜料,在画板上故意放一张花的照片,这样孩子们就能够回想起花在自然环境中的样子。孩子们开始画这种花,由于对老师选出的红色颜料不是特别满意,因此他们建议是不是可以把不同颜色混合在一起,调出一种桔红色。而后老师发现孩子们对花的形状也非常感兴趣,因为有个孩子说花瓣不是圆形的,而且并不一样大。
也许孩子们不能够非常准确地说出花的形状和颜色,但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这个活动也能够帮助老师思考给孩子们提供的材料是否正确。
从“与大楼试比高”到“罂粟花探寻之旅”,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与认知能力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孩子始终是主角,是自己世界的领袖,而老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
美国学前教育并非“高深莫测”,它注重实践教育,重视过程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切重在参与”。
近年,学前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学前教育对于儿童未来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独特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美国学前教育的探析,希望可以对我国的学前教育建设有所启示。
(根据《光明日报》、中国幼儿教师网、心路独舞的博客等进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