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的写作兴趣
2017-06-23卢道广
卢道广
摘要:语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积累作文素材;模仿借鉴好的范文,增强学生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 激发兴趣 生活 阅读
一、大量阅读,积累素材
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摘抄、作笔记,作周记,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搜集积累名言、警句、对联、歌词、谚语、歇后语、成语故事等。摘选诗词佳句、文章妙语;赏读名著;摘录简介,等等。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篇佳作,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去欣赏它的美。从内容,表现手法,语言,修辞,艺术效果等方面去领悟。让学生把好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经常的看一看。
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能开扩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来说将终生受益。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二、提供写作范文,激发写作兴趣
模仿和借鉴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必由之路。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初中生写作的范文,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借鉴。选好范文供学生模仿和借鉴,学生容易写出好文章。学生有了成功感,大大增强了写作的兴趣。
三、培养观察习惯
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只有贮备丰富的材料,写文章时才会挥洒自如,而观察是我们贮备材料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鼓励学生要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走进大自然去体验观察的乐趣,并把所见所感记录下来。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
(1)观察事物要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
(2)观察事物要有序。
(3)观察事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写作与生活的结合,要走活动化的道路,也就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不仅仅是观察生活,更是生活的亲身参与者,是生活的主人。可以是学校组织的中心教育活动、德育活动、主题班会,让学生做有心人,记录和积累生活中的人和事,活动之后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四、帮助学生归纳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1.靓丽的标题。“花香蝶自来,题好文一半”。好的题目可以概括全文内容,可以体现全文的思路,可以蕴含文章的主旨,可以表明全文的特色,能给人以清新脱俗,耳目一新的感受,能一下子就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阅读的兴趣。作文的拟题四原则:一是准确;二是新颖;三是小巧;四是简洁。
话题作文的话题一般范围较大,不好下笔,不宜直接作为文题,如果在话题前、后或前、后同时加以修饰限定的成份,缩小范围,就好写了。
2.文章要富有真情实感。
(1)写作时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真人真事。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感受才真切,体会才深刻,写出文章才是真挚情感的流露,只有自己受感动的事情才可能去感动别人。
(2)说真话,不随意夸大。在写作时,切忌内容虚假,无病呻吟。
(3)抒情要真切。对自己所描述的事物有足够深厚的感情,而不是故作深沉,哗众取宠;要能驾驭自己的笔来抒情,使感情浓淡相宜,而不是矫揉造作。
3.文章要富有文彩。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真情实感,还要有文彩,力求生动、形象、有感染力。融诗词佳句、文章妙语入文。在作文中,恰当的引用诗词佳句或文章妙语,可提高文章的品位,增添文学情趣。
(4)结尾要扣题。首尾呼应,凸显主旨。简洁明快,干净利落,响亮有声。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作文评讲活动
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学生在大声朗读习作时,不但能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而且能锻炼他们的朗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及时获取信息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采用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的方法,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批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可以采用學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对本类作文的写法要求理解得更为深刻。
六、加强师生交往,培养学生兴趣
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不稳定的,他们对某个学科的兴趣往往随着对这个学科教师的情感变化而变动,如喜欢这个教师,就对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反之亦然。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关心、爱护、帮助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消除教师与学生的不信任感,和谐师生关系,加深师生感情,让学生了解教师,相信教师,尊重教师,从而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李立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J].未来英才,2015,(16).
[2]韦志成.作文教学论[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