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的一点感悟

2017-06-23孟凡好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7年6期
关键词:数学孩子教学

孟凡好

有一条公益广告说“生活处处是舞台”,这句话用在我们教师身上也特别恰当,从教16年,我把每一节课都看成一场郑重的演出,节目开始前精心设计,充分准备,舞台上倾尽全力,卖力表演。下面我就把我的一点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仅作抛砖,希望能引来大家的宝玉。

我从事的是小学数学教学。小学阶段的数学是最基础的数理,对于孩子来说,有些知识是抽象而生硬的。那么如何让孩子理解这些抽象、生硬的数理,把这看似枯燥乏味的40分钟变成一场精彩的演出,而又能与观众(学生)互动,使之产生共鸣?我认为这需要技术,更是一项艺术 ,我在不断地思考、探索、改进。

以三年级数学为例,三年级是孩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期。有研究表明,这个时期是孩子从小到大情绪、情感的突变期,行为习惯、成绩定型的关键期,更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所以我总结从教以来的的综合体会有关键的四点:注重方法、家校联合教育、提高成绩与人格培养并重。

一、注重方法

数学教学是一项有意识、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涉及教学的方法和艺术。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使其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孩子们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并教会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 在教学中既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又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进行合理、形象、生动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比如,在教质量单位这一内容时,学生对于所谓的质量没有什么概念,对于即将学习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更是非常陌生。为了激发学生们对新知的兴趣,我在课前精心设计了到农场收购蔬菜的小游戏,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克與千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们带着好奇和求知欲来自主学习,感觉效果非常好,整节课基本上是在学生们的推动下完成了教学任务。由此,我觉得在每一节数学新知的探究之前,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自然巧妙地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真正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将运用于我们的生活。

2. 设计开放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变被动、被迫学习意识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比如,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平移与旋转》这一课中,我先播放一段平移与旋转方面有关的视频给学生看,首先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形象的动画让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新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引导学生们互相交流,探讨究竟平移和旋转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自主交流汇报,然后再让大家联想到生活中的有关例子,整节课在学生热闹的探讨交流中完成,学生学得轻松快乐,教学效果甚佳。

3.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加强小组间竞争,并利用合理的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增加互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学共同达成目标。比如,最近我们正在学习《笔算乘法》,对于算理大部分学生都很明白,但是在做题目的时候总有部分学生计算出错,不是忘记进位,就是口诀出错。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我特地花了几节课进行计算比赛练习。分别从每组抽代表上黑板演算,其他学生在组内独立计算。最终上黑板的学生做对的首先给本组画五角星,另外本组做对的学生人数多,也相应地给予红花表彰,最终获得五角星和红花最多的小组获得冠军。这样的比赛,不仅受孩子们的欢迎,而且活跃了数学课堂的气氛,增加了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游戏中提高了学生们的计算能力。

(二)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要想学生40分钟内都专心听课很难,他们或多或少会开小差,有的可能连书本都不拿出来或不翻开,甚至还会说话打闹。如何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呢?采用提问的方式效果就很好,这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但是提问也要注意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对于优等生要让问题变得悬念迭起,给他更大的思考空间,免得让他产生更大的优越感而沾沾自喜。对于中等生或差一点的学生,则要设计稍作思考即可完成的问题,让其够得着台阶而不产生挫败感,促使其增加信心和学习的兴趣。

二、家校联合教育

(一)设计小表演,提高综合素质

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我更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不同的小表演,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灵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为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种设计增加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孩子综合能力培养,增加信心和相互信任、合作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二)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加强家校联合教育

三年级的孩子具备了基本的自我管理能力,对自身有了一定的认知。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区别对待,要常和家长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协助。

考虑孩子这个时期的发育特点,首先,在布置作业上我极力做到精简,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设计“基本题”“技能题”“能力题”的模式,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每次家访我都和家长们沟通对孩子的鼓励教育,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让“鼓励孩子”成为我们教育的共识,并在家长的协助下采用各种途径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正如亦舒的一句话说的“每一朵乌云都镶有金边”,所以增强他们的自信是首要的,然后才是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兴趣,使其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我一直坚信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是一块金子。所以特别对后进生的辅导,我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地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三、提高成绩与加强人格培养并重

教育改革以来,各界一直倡导综合素质教育。从教16年以来,我总结大致有这么四种学习类型的孩子:好奇型、兴趣型、习惯型、梦想型。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类型、状态,及时、适宜地改进方法,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拥有健康的人格。当然我最主要的是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不伤害孩子们的心灵,课下从生活上多和同学们交流,多微笑,我发现孩子们很乐意和我交流。

教师是孩子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精心设计每一场演出,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适度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有人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种说法或许有些片面,但是,只要用心做事,一切皆有可能!

猜你喜欢

数学孩子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孩子的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