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带当风:徐三庚生平与艺术

2017-06-23谢佳玲

艺术品 2017年5期
关键词:印谱西泠印社篆刻

文/谢佳玲

人物·状态

吴带当风:徐三庚生平与艺术

文/谢佳玲

2016 年 12 月 13 日至 2017 年1 月 15 日,浙江省博物馆联合西泠印社举办“金罍野逸—徐三庚书法篆刻展”。展览一是为了纪念徐三庚诞辰 190 年;二是继“吴风赵格—吴让之赵之谦书画印珍品展”后,关于晚清浙籍印人系列展览的延续与补充。展览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徐三庚一生的艺术创作,共展出书法 36 件,印章 223 方,铭刻 2 件。

一、生平

《金罍印摭》张鲁盦旧藏

徐三庚,字袖海(褎海),一字辛穀,号金罍、诜郭、井罍、上于、大横,又别号西庄山民、荐未道士、金罍道士、上于父、褎海父、嚲华仙史、似鱼室主、翯嘫散人、馀粮生等,斋号似鱼室、沤寄室等。其生于清道光六年(1826)农历四月十八日,这是由他自刻的“徐三庚于道光丙戌岁后浴佛十日生”一印中所知。徐三庚家境贫寒,少时便离家谋生,在道观当差打杂1。道观中有一位道人教授徐三庚书法篆刻。他可能是怀念少时的那方清境,在三四十岁的篆刻作品中,边款尝署“荐未道士”“金罍道士”“金罍道人”。离开道观后,到嘉兴、上海、杭州、江苏、广州、安徽、北京等地游历。一方面鬻艺自给,另一方面结识同好,开阔眼界。他一生勤耕铁笔,纳百家之长,终以其遒逸俊秀、流动妍美的印风在晚清篆刻家群体中辟地自立。同时还兼善书法、竹刻,偶尔也为文房作铭。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卒,终年六十五岁,归葬老家西山村。其书印皆泽被后世,并远及东洋。

二、行踪、交游概览

综合徐三庚仅有的文献资料和大量的印文、边款信息可了解到:他大多在嘉兴、杭州、上海、宁波、江苏活动,1872 年 8月南下香港、广州,1877 年 4 月北上天津、北京,1878 年 5 月又至武昌,1885 年行至安徽。一生中居上海时间最久。

当时的上海艺术市场繁盛,收藏家、富商云集,经济文化氛围活跃。苏、浙、皖等周边地区的书家画家离乡到海上鬻艺、求学、交流。当时的职业篆刻家人数相较于书画家人数少。1870 年前后,有名的职业印人除徐三庚外,还有徐还、蒋节、童晏、卫铸、胡钁、吴昌硕、方镐、吴隐等。海上书画名家、收藏家用印多出自上述印人之手。徐三庚同其他印人一样以书、印取润,《申报》曾刊登过徐三庚的润格:“名人书扇,徐三庚行书,六元;书画团扇,徐三庚行书,八元。”2他与当时活跃于海上的书画名家一同开拓了早期的海上书画篆刻市场。

晚清印坛里,前有丁敬、黄易,后有邓石如、吴让之、陈鸿寿、赵之琛,能崭露头角实为不易,而徐三庚的篆刻彼时已能在浙皖两派高手间开创自己的独特印风。目前徐三庚最早的来往记录是 1848 年与嘉兴的张鸣珂。张鸣珂在其《寒松阁集》第一册卷三有《赠徐辛穀三庚》3五言两首,详细记录了他们的交往细节,并在诗句中透露出其对徐三庚的欣赏。其中“余技治印章,文字究孳乳。力扫浙派纤,颇合汉人矩”。反映了徐三庚 22岁时的篆刻水平。因谋生往来之需,有记载其早年为徐树铭、杨昌浚座下幕宾4。这也说明他的篆刻在当时已受到大家认可。

徐三庚 汲水扫窗隶书十言联 145cm×21.5cm×2

徐三庚性格随和,又喜到往各地结识同好,每遇知音,往往不负嘱托欣然刊石相赠,并在印石边款上详细记录印主斋名、创作的时间地点以及缘由等重要的信息。其中较有名的同好有:张鸣珂、郭承勋、徐荣宙、胡钁、丁文蔚、任淇、徐鄂、端木百禄、蔡鼎昌、程良骥、徐中立、金鉴、戴以恒、陈彭寿、叶廷琯、王引孙、张熊、雷浚、孙憙、费以群、闵沄、锺毓、褚成博、任颐、蒲华、吴宗麟、郭传璞、龚心钊、沈树镛、顾寿藏、周庆云、陆心源、岑镕、李笙鱼、叶镛、蔡鸿鉴、蔡和霁、傅尔锳、邵友濂、唐铭、陈炳文等。1872 年南下香港,结识王韬,浙江省博物馆藏《蘅华馆诗钞册》中录有王韬诗。客居广州时与范庆云、何瑗玉、冯兆年来往,收张嘉谟、张崇光为徒。北上津京与黄建笎、杨文莹,至武昌与谢榛,到歙县与吴介。给无锡的秦祖永刻印最多,刻过七十余方印。

徐三庚曾和张鸣珂一同吊古访碑,曾带广州的何瑗玉去杭州灵隐寺飞来峰看历代摩崖造像,并隶书“上虞徐金罍至此数十次。甲戌九月三日,偕高要何蘧盦观遍摩崖题记”刻于宋人的行书诗下方。

除了国内的师友往来,还有日本学生圆山大迂、秋山碧城来华拜徐三庚为师。徐三庚曾为秋山碧城书肄业文凭。在《徐三庚と日中の書法交流展図録》中收录了徐三庚送给日本学生多件书法作品:楷书《兰亭序》《临〈郭林宗碑〉》《临〈天发神谶碑〉》,篆书《出师表》《冬心体字册》等。秋山碧城同徐三庚有过合影,是目前徐三庚唯一的照片。

徐三庚 隶书扇面 18cm×52.1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三、史料评述

关于徐三庚的史料极少,家世生平目前仅见两则:一为《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十五《方伎》记载:“徐三庚,字辛穀,世居南乡象山。尝绘《象田贻毂图》见志。工篆隶,尤精摹刻金石文字。凡书画家图章,多出其手,名动公卿,先后为徐学使树铭,杨抚军昌睿,连将军成幕宾。别号金罍道人。有《似鱼室印谱》行世。”二为《上虞县志·人物卷》5记载。

此外,同朝友人或晚辈后学对他书印创作有过三两句简短评述,而且褒贬不一。褒扬者有吴隐、叶铭、张鲁庵、傅抱石等,所述大意近似略同,都称徐三庚的篆刻能上追秦汉,旁通浙皖,综汇百家而自成流动研美之面貌,在吴让之、赵

之谦印风之外别树一帜。贬低者如马光楣、陈巨来等,认为其晚年媚姿开后世之下风。评价较为中肯者皆为近世书法家,有王光烈、沙孟海、方去疾,其中王光烈三评徐三庚:

徐三庚 白门史致道仲庸父章

徐三庚 跛道人

徐三庚 事允书须零碎读

“辛穀贯通百家,上窥秦汉,能以《王象碑》作印,更旁通浙、皖。所作小篆,规橅邓石如,而笔致安插,疏密流动,颇能独树一帜。”6

“徐辛榖不拘此格,能会其通,自是可法,然所为印,疏密姿态之间,未免有过正之弊。若不善学,易于放纵。”7

“……作印至精处,亦当有此意境,必疏处极疏,密处极密,白处极白,红处极红,始能映带生趣。此诣宋元以来,知者甚鲜。赵悲盦深得此中三昧,所摹汉铸,故能独到。徐金罍神明乎此,作印于以有奇趣,虽稍觉过当,然亦不愧一时名手也。”8

对于徐三庚的篆刻取法与创作,我们可从以上评述窥得一斑。他在年轻时已经能够“贯通百家,上窥秦汉……更旁通浙、皖”:一方面“能以《皇象碑》作印”,见“惟庚寅吾以降”“白门史致道仲庸父章”,化笔法为刀法,印从书出;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印外求印,将古器物铭文的气息,融化到篆刻中。作为“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的开拓先锋,徐三庚是摸索着将书法与金石化成印面上的每一道刀痕。探索之路上难免会出现踉跄之作。况且他以印养印,过多的应酬也会掺杂粗率与仓促,他很难有时间心思去深入地探究内求的自我观照的境界。但这并不说明他不自知,他在“滋畬”边款上记“是印余最惬意之作”,在“濬川”边款记“是印仿汉印最得意作也”,纵观其一生篆刻,如此自评也算恰当。然而,后世一些贬低之论,影响了一部分过于求全者对他的看法。他们以一孔之论去看徐三庚一生所作,往往会因误读而错过了他的艺术亮点,将其“婀娜”作“妍媚”,“流丽”作“浮泛”,“秀逸”作“纤弱”,等等。因此,对其作品的优劣品评,当客观全面。本次展览中,不乏其精品之作,借次机会,亦是为其正名。

四、艺术思想与取法源流

徐三庚 心在山林

徐三庚 濬 川

徐三庚 花农

徐三庚 惟庚寅吾以降

徐三庚 徐三庚印、上于父

徐三庚 桐溪范庆云印

徐三庚 四余读书室

徐三庚 风流不数杜分司

自浙、皖派开始,到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晚清的印人都有自觉创变的意识;同时,乾嘉以来的金石盛风,为印人提供了丰富的取资。两者推动了他们在书法、刀法、气息、格调等各方面的积极探索,因此,当时的文人篆刻呈现异常多元的面貌。当时的徐三庚受浙派和邓石如的影响甚深,强调笔意在篆刻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其篆刻中能体会到以刀代笔,以书入篆的味道。

此次展览的徐三庚书法多为篆隶,作品尤精。他的篆书有两种风格,一是以《天发神谶碑》为核心的创作,气质雄浑古厚,如图;另一是延续邓石如、吴让之等清代小篆的创作,结体内紧外松,上密下疏,左右垂曳,用笔圆转婀娜,气质灵秀清健,故后人称其“吴带当风”。他的隶书以《郭林宗碑》入手,参《天发神谶碑》与汉碑《华山碑》《韩仁铭》等,并借鉴金农漆书,遒逸俊秀间又有流动妍美之势。他为学生秋山碧城所书册页的跋文9也可佐证其在书法方面下的功夫:

徐三庚 七十一双篆书七言联 107cm×20cm×2 德清县博物馆藏

“予家藏旧拓《郭有道神道碑》……兹日本弟子秋山俭为属,橅二百九十七字。自谓颇得汉人神髓,而刚健婀娜之气,未能出其模范,不识鉴者足为然否……”

“晋王逸少《兰亭叙》,书与日本弟子秋山俭为学之……”

“俭为学弟属拟百二揅田富翁法,稍变其体势……”

“节《吴天玺纪功碑》百十字……客春申浦摹拟。俭为学弟清鉴……”

徐三庚 杨柳芙蓉隶书七言联 135cm×32cm×2 浙江省博物馆藏

徐三庚 《蘅花馆诗抄》册页 局部 浙江省博物馆藏

其较早开始探求“印从书出”,书法中起伏提按的笔致和篆隶互参的结体,被他在篆刻中自如地运用,见其 29岁作“风流不数杜分司”朱文印,已有自己的面貌了。早年他受浙派影响甚深,在印章的章法与刀法上直接承袭了浙派的丁敬、黄易、陈鸿寿、赵之琛一脉,如“和霁眼福”“竹如意居”“跛道人”“四余读书室”等。至青年时,一改浙派的篆法和刀法,吸收了邓石如浑厚内充的结体与率真果敢的刀法,吴让之空灵秀逸的章法与流动婉转的笔意。沙孟海《印学史》评:“他的篆刻,白文刀法学浙派,结体学邓派,朱文则纯学邓派,朱文成就在白文之上。”10他自己在“汪守安印”边款中记“完白晚年苍浑神理,近代惟仪征吴让之能得其妙”,还曾借鉴赵秉冲、王文治。同时,与收藏界、篆刻界同好的交游,打开了他的眼界与思路,注重“印外求印”。上追秦汉六朝,取宋元明清历代众长。分门别类地临仿秦汉印、六朝印、宋元印,并从周王子申盏盂、秦权、瓦当、汉模、汉碑额、镜铭、晋砖文、印范等古器物铭文中寻得稚拙与天趣、苍古与厚浑、流动与刚健。这些古器物铭文所包含的气息,都被徐三庚撷取,并化作他的审美感悟与艺术语言在其篆刻中运用。

徐三庚 节临《天发神谶碑》扇面 16cm×49cm

五、篆刻与印谱遗存

徐三庚篆刻的原石大部分收藏在西泠印社,多是张鲁盦旧藏。本次展览展出西泠印社藏徐氏印章 141 方,其中有部分是为别人所刻的名号章,在旧谱中也有收录。浙江省博物馆出展的 27 件作品中,有 3 件书法、22 方印章曾为宁波藏书家墨海楼主人蔡鸿鉴与其子蔡和霁所藏,其中印章多是蔡鸿鉴父子私人名号印,由蔡氏后人华东师大蔡宾牟教授捐献。展览中除西泠印社与浙江省博物馆以外,其余一部分印章为私人所藏。

徐三庚有多本印谱行世。其生前辑自刻印《金罍山民印存》二册(1874 年)、《似鱼室印谱》。后有《金罍山民手刻印存》四册(1911 年有正书局)、《金罍山人印存》三册(1912 年西泠印社)、《金罍印摭》四册(1940 年张鲁盦集)、《徐三庚印谱》(1958 年日本白红社)、《柴子英手辑印谱》七种中《徐三庚印谱》二卷(柴子英辑)、《西泠印社藏徐三庚印集》二册(1990 年西泠印社)、《徐三庚印谱》(1993年上海书店)、《徐三庚印举》(2013 年上海书画)等。

在早年的原押印谱中较全的是《金罍印摭》四册。此印谱有张鲁盦题识:“《金罍印摭》初拓共三十部,每部四本,都印一百二十方。倩会稽王秀仁用顶烟墨,鲁盦自制印泥原印手工精拓。庚辰初夏,慈溪咀英鲁盦识。”及“其印篆法流利刀法飞舞,所刻皆逊清同光间名贤士夫殊堪珍贵。余有集印之癖垂二十余年矣,所得徐氏之印只获百有余方,惜其流传不多,不足以成巨。昔崇川葛桐曾拓《金罍山民印存》二册,共印百十余方,惜无边款似为遗憾。其后坊间所出类皆锌版模仿,有失原神。今拓《鲁盦印选》之余暇,为选徐氏百方呈请赵叔孺师重加审定,并为题首。叶露园、陈子受两同学共为编选。倩会稽王秀仁手拓。书成共三十二部,名曰《井罍印摭》,以供同好之鉴赏云。己卯仲冬,慈溪张咀英鲁盦甫识。”该印谱中录入的部分印石曾为张鲁盦收藏。张鲁盦逝世后,其妻子据其遗嘱将其一生所藏捐给了西泠印社,其中就有徐三庚印章原石百余方以及《金罍印摭》。

周王子申盏盂『嘉』字

徐三庚 子嘉

徐三庚 张子祥六十以后之作

徐三庚 徐三庚于道光丙戌岁后浴佛十日生

徐三庚 登庸印信

《金罍山民手刻印存》四册,印数多流传广。该印谱辑拓徐三庚刻印 116 方,多为他人名章、闲章。由周梦坡署签,1911 年有正书局出版。

《金罍山人印存》三册,又名《金罍道人印存》。内有篆刻家吴隐题识:“吾浙以刻印名天下,然皆籍浙西,而浙东自董小池后寥寥无闻。咸同以后得二人专,一为赵撝叔,一为徐辛穀。辛穀名三庚,号袖海,又号金罍道人。工篆隶书,《王象碑》尤佳,其刻印综汇百家,上窥秦汉,旁通浙西诸前辈,而抚刻小篆能于撝叔以外别树一帜,近时学者尤多师之。今辛榖归道山久矣,余故为辑其印以问世。后学吴隐。”1912 年由西泠印社出版。

《徐三庚印谱》,由日本松丸东鱼编。松丸东鱼曾先后访问中国四次,其对篆刻有浓厚的兴趣,自创白红社,出版多本晚清印人的印谱。徐三庚在日本篆刻界有相当的影响力,除了杨守敬与圆山大迂、秋山碧成的功劳,这位东鱼先生也颇有贡献。1958 年日本白红社出版。

《柴子英手辑印谱》七种中有《徐三庚印谱》上、下二卷,由柴子英手辑贴裱、题签。卷首有柴书徐三庚小传。谱内收徐三庚刻印百余方且附边款。据卷首跋知:该印谱收望云草堂旧藏徐三庚印 62方,借得张鲁盦所拓《徐三庚印谱》二卷敷正,内含考证文字。

以上徐三庚印谱现今少见,后有 1987 年香港博雅斋出版的《徐三庚印谱》、二玄社小林斗盦编的《中国篆刻丛刊》28 卷与 29 卷、1990 年西泠印社出版的《西泠印社藏徐三庚印集》二册、1993 年上海书店的《徐三庚印谱》、2011 年人美出版社根据有正书局辑的四册印谱再版《金罍山民手刻印存》、2013 年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徐三庚印举》等。以上有些是再版选编,所收录的作品有增补,大多互见重出。展览图录《金罍野逸—徐三庚书法篆刻集》则较全面地收录了其一生作品,印章原石与边款、印面照片与墨拓、册页题签与跋文都非常清晰,并撰有年表,是目前研究徐三庚较为全面的资料。

徐三庚为秋山碧城书肄业文凭 25.3cm×53.6cm

注释:

1《上虞县志·人物卷》载:“徐三庚,号西庄山民,大勤乡西山村人。以‘徐’字切音,名其室曰‘似鱼’。生于贫苦农家,稍大即出外谋生,曾在一道观中当差打杂。观中道士擅长书法篆刻,得其传授,遂入此门。”

2《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见“附录四:清末画苑纪事补白”,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 年。

3诗一:人生如断萍,风激始一聚。识君岁戊申,英气扑眉宇。舣棹鸳鸯湖,登楼眺烟雨。俯槛发狂吟,意兴迈俦侣。余技治印章,文字究孳乳。力扫浙派纤,颇合汉人矩。忽忽三十年,流光迅飞羽。世事多坎坷,漂泊间寒暑。访秋记游杭,避兵各趋沪。握手辄匆匆,旅食同辛苦。动足即天涯,离愁绕南浦。朅来游京师,君亦翩然至。曲江(同年家少兰庶常桢)雅好客,招饮入酒肆。躞蹀风尘间,得君欣把臂。须鬓各已苍,风神了无异。为言耽名山,襥被纵轻骑。避雨通潞亭,看云潭柘寺。胜地恣流连,吊古辄挥涕。摩挲断碑碣,椎拓满巾笥。翦烛一评赏,翠墨饫心醉。留证金石缘,夫岂酸咸嗜。诗二:君家金罍山,诛茆营新宅。听风倚长松,搜云种奇石。墙角补青藤,垂花蔽帘额。榜书署似鱼,墨酣字盈尺。册户用反切,一例破常格。君言五世来,大祧系一脉。风诗衍螽诜,丹山产凤翼。何如濠梁间,噞喁依蒲碧。生意乐无穷,鲲鹏变顷刻。此愿良非奢,娱老足自适。行将访名山,重蜡阮生屐。

4《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十五《方伎》载:“凡书画家图章多出其手,名动公卿。先后为徐学使树铭、杨抚军昌濬、连将军成幕宾。”

5同2

6黄惇著《中国印论类编》中《印学今义·派别》,荣宝斋出版社,2010 年。

7同6。

8同6。

9《金罍野逸—徐三庚书法篆刻集》书法部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 年。

10《印学史》,沙孟海著,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 年。

(本文作者为浙江省博物馆馆员)

责编/杨元元

猜你喜欢

印谱西泠印社篆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术作品展
古意盎然说印谱
西泠印社:老字号文化品牌的IP化之路
《西泠印社》风云百年 西泠不冷
篆刻
进德修业—李刚田捐赠作品展
特殊的“古籍”
印谱:古籍中的另类收藏
麦积山石窟艺术印谱
——王明亚篆刻作品
《三十六计》篆刻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