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黄茶加工技术要点
2017-06-23
1.采摘
鮮叶的采摘质量关系着茶制品的质量和等级。一般按加工要求采摘,鲜叶质量要求无红变、无异味、无污染、无杂质、无病虫危害。用于同批次加工的鲜叶,其嫩度、匀度、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
采摘时一般采取双手提采技术,要保持芽叶完整、匀净,不夹带鳞片、茶果与老枝叶,采后应及时进行摊晾。
2.摊晾
鲜叶到加工厂后,立即摊晾在摊晾架上,厚度不超过5厘米,摊放6~8个小时,中间可轻翻轻拌,当鲜叶含水量为68%~70%开始透发清香时,即可进入杀青阶段。
3.杀青
可运用电炒锅或滚筒杀青机、微波杀青机进行杀青,要求高温杀青。杀青锅温较绿茶锅温低,一般黄茶杀青温度控制在120~150℃。杀青采用多闷少抖,形成高温湿热条件,这可为形成黄茶醇厚滋味及黄色创造良好条件。茶叶炒到芽蒂萎软,青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30%左右时即可起锅。一般五分钟左右便可完成杀青操作。
4.揉捻
运用多功能理条机或手工炒干机,对杀青叶进行揉捻或理条。可以采用轻柔的方法,以使茶汁溢出,叶片的柔软性、可塑性及黏性增加,利于成型。要注意揉捻力度不能太大,如果太大会破坏叶片的完整性,同时茶汁过多易产生水闷味和涩味,降低茶叶品质。
5.初烘
用烘笼烘焙,温度应控制在120℃左右,每隔2~3分钟翻烘1次。烘30分钟,至茶叶七八成干,有刺手感觉,折之梗皮连在一起时,即为适度。下烘笼后摊晾2~3分钟。
6.闷黄
闷黄是形成黄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沂蒙黄茶加工采取湿坯闷黄和干坯闷黄相结合。湿坯闷黄结合杀青进行,采取多闷少抖的方法趁热堆积,杀青时延长1~2分钟促使茶坯在湿热条件下闷黄;干坯闷黄要求堆温45~50℃,空气湿度30%~50%,茶叶含水量20%~30%。干坯闷黄由于水分少,颜色变化较慢,堆闷时间一般要求48~72个小时。也可采取先初烘至六七成干、初闷48个小时,然后复烘至八成干、复闷24个小时,达到黄变要求。
7.复烘
沂蒙黄茶要求炒干后复烘至含水量达到5%即可。黄茶足火可分拉小火和拉老火两个阶段。拉小火:温度控制在100℃左右,隔5~7分钟翻拌一次,烘至九成干(大约需要烘30分钟),即可下烘笼摊晾3~5个小时,再行拉老火。拉老火:温度控制130~150℃,烘时要做到勤翻、匀翻、轻翻,烘至足干(需要烘40~60分钟),即茶梗折之即断,茶叶手捻即成粉末,梗心起泡呈菊花状,金黄色,梗有光泽,并发出浓郁的香气时就可以了。
8.储藏保鲜及包装
运用低温储藏保鲜设施,采用密封性好的包装材料,储藏室相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温度控制在0~10℃。在储藏过程中,要杜绝不清洁物品污染茶叶,确保茶叶卫生质量安全。
(山东省临沂市农业局 管恩桦 邮编:27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