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系列报道
2017-06-23中共镇沅县委宣传部
中共镇沅县委宣传部
200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新华社内参《云南镇沅苦聪人生活依然贫困》一文中做出重要批示“要贯彻人数较少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使苦聪人早日摆脱贫困。”位于哀牢山深处的苦聪人,这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
苦聪人山乡巨变
镇沅县恩乐镇复兴村大平掌村民小组,是苦聪人的聚居地,依山傍水,青山环抱,鲜花点缀,以前破败不堪的茅草房不见踪影,漂亮的小楼一家连着一家,崭新的砖瓦房一户接着一户,一条条水泥路把寨子连成了一片。
2007年,有200户1000名苦聪人搬进了田荣新所在的复兴村大平掌村民小组易地安置点。这个安置点于2006年1月开工,历时1年竣工,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00万元,建设民房200幢37000平方米,户均占地面积297平方米,配套林地、田地、猪圈、厕所、沼气,还通了水电。干净的水泥路、宽敞的广场、崭新的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广播电视、通讯设施一应俱全。走进大平掌,俨然走进了一个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在几年前,苦聪人的生活还是另一番光景。
说起苦聪人,人们总会把他们和“贫穷”“愚昧”“落后”联系在一起。镇沅县共有1.5万苦聪人,他们自称“锅锉”,他称“苦聪人”,后经政府批准归属拉祜族。8年前,复兴村、勐真村等苦聪人聚居区几乎不通车、不通电,与世隔绝,生产方式仍然是刀耕火种,种一山坡,收一箩筐,靠天吃天,始终挣扎在温饱线以下。2005年,这里的苦聪群众人均纯收入只有187元,人均口粮170公斤,人均受教育年限仅3.29年。
10多年前,镇沅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在国家、省、市各级、各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开始了苦聪人的扶贫攻坚。县里经过认真分析后,制定了切合苦聪人实际的脱贫规划,加强农田水利、交通电力、广播电视、科技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植茶叶、烤烟、核桃等产业。结合住房、沼气、畜圈、厕所等配套实施,做到项目实施村至少有1至2项地方特色小产业,基本实现人均l亩基本农田地,户均1亩经济林果、3亩经济作物。
为帮助苦聪人尽快脱贫,镇沅县委、县政府采取就地扶贫与易地安置相结合、山里发展与山外发展相結合、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长远发展和短期建设相结合、扶贫苦聪群众与带动其他民族发展相结合、集中指导与互教互帮相结合的“六结合”措施,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对居住在边远高寒山区、耕地少、缺乏生存和发展条件的贫困群众,采取易地搬迁到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安家落户,与当地群众共同生产生活:对居住条件相对较好的贫困群众,采取实施“一所房子、一块院场、一口沼气池、一个厕所、一座猪厩、一条串户路”的“六个一”工程,完善贫困群众家园建设:把外迁群众的土地调整给未搬迁的农户,配套退耕还林政策,发展核桃、茶叶、蚕桑等产业:对于易地扶贫搬迁的苦聪群众,将当地农户的部分承包地和山林调给他们,确保安置农户人均耕地面积达到1.5亩以上、人均山林达4亩以上,同时配套发展甘蔗、茶叶、烤烟、蚕桑等产业。
山上鸡羊成群,河边瓜果飘香,社会和谐稳定,家中欢声笑语,这是记者在恩乐镇复兴村、九甲镇勐真村看到的繁荣景象。在复兴村,记者还看到了这样一块石碑,上书“温总理笔定乾坤,苦聪人迈步康庄”。陈菊告诉记者,这是苦聪人的“族奉碑”,上面的铭文表达了他们对政府的由衷感恩之情。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镇沅苦聪人扶贫攻坚已成为有口皆碑的典型,它对镇沅县乃至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影响意义深远。其核心亮点在于,镇沅苦聪人脱贫项目,不仅仅是盖了几间砖瓦房,建了几幢富有民族特色的小楼,而是把“扶志”与扶贫相结合,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植和科技培训相结合,让苦聪人“自我供血”,从根本上推动了其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等领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镇沅县发出了“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声音,对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了更高要求。镇沅,做好了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的准备。
镇沅将把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县委、政府的首要任务,着力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培植、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扶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量,形成全社会、全方位协作的“大扶贫”格局。
“十八大”以来,镇沅每年投入扶贫资金7000万元左右,实施整村推进90个,解决贫困人口8000人。2013年投入扶贫资金7110万元,完成了2个行政村综合扶贫开发项目,完成92个整村推进项目,解决8800人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镇沅的这种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无疑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有益探索,并延伸为“造血式扶贫”的另一新模式,既能有效解决贫困村产业开发资金缺乏的困难,又能探索出农村扶贫互助社融资服务、技术服务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新路子。此举,不仅为贫困户提供了脱贫发展的“本钱”,而且促使借款群众不断自我加压、努力提高经营能力,大大增强了发展后劲,还促进了和谐新农村建设,充分体现了互助资金“民管、民借、民用、民受益”的宗旨。